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3 00:24:35
6月10日-12日,第五屆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舉行。作為成都新經濟發展的一次集中亮相,本屆創交會圍繞新生態、新場景,共簽約38個重大項目、成交總金額達333.37億元。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均超出預期。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成都飄著創新的香味。”在6月10日-12日舉行的第五屆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現場,談及對成都創新創業環境的評價,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柏華這樣說道。
據悉,本屆創交會以“新經濟 新生態 新場景”為主題,圍繞新經濟思維組織開展了特色展覽、要素交易、高端峰會等多種活動。來自美國、歐盟、韓國、新西蘭、泰國等22個國家的著名高校、行業協會、知名企業、產業園區、投資機構、新媒體等600余名嘉賓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成交總金額達333.37億元
不久前,央視大型人文類科技紀實紀錄片《新經濟在中國》拍攝第一站選擇在成都,該片負責人表示“從給優惠向給機會轉變,成都的新經濟發展具有代表性。”
作為成都新經濟發展的一次集中亮相,本屆創交會圍繞新生態、新場景,共簽約38個重大項目、成交總金額達333.37億元。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均超出預期。
在培育金融生態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西部基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服務基地、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成都基地等共建項目簽署合作協議,工銀投資與成都市簽署市場化債轉股項目合作協議;在創新生態培育上,北京師范大學與成都市簽署共建腦與學習科學中心合作協議;在供應鏈場景打造上,百勝中國與成都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都全球創投資本對接日”76個項目現場與投資人達成初步投資意向,融資意向預期超過2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創交會的專場活動一席難求。在以企業和創投資本面對面深度對話、創意孵化、項目路演為主要內容的“成都全球創投資本對接日”專場活動現場,原計劃選擇60家機構和80家企業參與,活動預約現場共有98家國內外投資機構、234家企業排隊報名,報名截止后仍有機構和企業排成長龍,表達希望參會的強烈愿望。大咖云集的“興隆湖畔論壇”,原定50家新經濟企業席位,最終收到120余家企業報名,主辦方不得不臨時在主會場旁設置視頻直播分會場以解企業之需。
人才、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是創新之源,在本屆創交會特別為要素交易設置了專場活動。在人才要素交易專場,300余家企業共發布了8027個崗位,算法工程師、大數據工程師、數字娛樂工程師等一大批新興崗位倍受青睞;在技術要素交易專場,技術交易3811項圓滿達成,成交額達112億元;而資本要素交易簽約總金額達221.37億元,其中現場簽約項目多達35個,簽約金額達137.4億元。
場景化方式成最大亮點
記者了解到,本次創交會吸引576家企業,6萬人次參觀展覽,共收集到近3000項技術成果和需求,促進15項符合成都現代產業體系、具有市場前景的科技創新成果同本土優勢企業實現精準對接。
例如,成都源智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城市機會清單,為政府提供路燈節能整體解決方案。成都中醫藥大學數字醫藥研究所開發的中醫云健康平臺項目,提供云健康、大數據、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平臺,與多家企業初步建立合作意向。
而本次創交會的最大亮點,當屬以應用場景精準匹配供需雙方。
在京東第三代無人超市體驗現場,即拿即走、無支付、無排隊的購物體驗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感受到高科技帶來的購物便利后,20余家企業在現場就達成意向合作。
“在新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覺得場景特別重要,它是新技術和新模式落地的一種重要載體,同時它也是新經濟生態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市新經濟委副主任周洪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這也是將此次展覽定位為‘應用場景展’的原因。”
借創交會之機,成都以創交會為平臺載體擴大對外交流合作,與世界各國城市共建創新共同體,傳遞開發合作、共同發展的強大正能量。歐盟駐華大使郁白先生發來親筆簽名賀信,預祝2019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圓滿成功。
記者了解到,2019成都國際友城市長創新論壇共吸引來自22個國家的25個成都國際友城、友好合作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以及1個國際組織參加,與會城市中,有接近一半的首都城市,如英國倫敦、希臘雅典、泰國曼谷等,創歷年國際友城市長創新論壇首都城市參會之最。
金熊貓全球創新創業大賽的28個人工智能和泛娛樂產業項目在創交會集中展示,德國Mimic工作室在創交會現場用視頻展示了逼真的數字替身和3D角色,荷蘭的Abstraction Games、英國的特種機器人組和AI機器人等項目也吸引了觀眾眼球,其中20家企業表示有落戶成都的意向。“成都全球創投資本對接日”活動上,8個在成都創業的外國團隊得到了投資機構的進一步溝通邀約。
“成都正創造充滿活力與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環境。”福布斯環球媒體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邁克•佩里斯(Mike Peris)如是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