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4 23:14:48
競拍的五宗地塊,均以很快的速度達到最高限制地價。房企最終的膠著和猶豫唯有在競拍人才房面積時才得以體現。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林菁晶
6月24日下午,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大廈3樓的交易中心里人聲鼎沸,37家房企代表和眾多媒體云集于此,共同參與和見證近十年來深圳的“最強”土地競拍。
此次拍賣以掛牌方式公開出讓五宗居住用地的使用權,累計供應土地面積約為1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69萬平方米。包括龍華區地塊、寶安區地塊、坪山區地塊以及光明區大小兩宗地塊。
最終,寶安區地塊被越秀地產摘得,龍華區地塊由龍光地產摘得,坪山區地塊被平安拿下,大小兩宗光明區地塊則分別被中海地產和電建地產收入囊中。
當日,五宗地塊均以最高限價被拍出,共計金額223.84億元。
制圖:每經記者
今天深圳天氣悶熱,還下著雨,但這也無法澆滅房企們的拍地熱情。距離土拍開始還有一個小時,人們已經在交易大廈門口排起了長龍,等待領號牌入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獲知,電建、東亞新華、佳兆業、力高、金地、招商蛇口、新城、華潤、龍光、中海、保利、陽光城、深業、雅居樂、天健、首創、越秀、萬科、金茂、平安、建發、深振業等37家房企代表均有到場。
拍地之前,各房企都透露過此番前來的決心。
新城控股代表就告訴記者,這或將是新城首次進入深圳的機會,會聯合招商蛇口共同競拍光明小地塊,如果能夠競得,未來規劃以剛需產品為主。
另據深圳樂居報道,金茂也曾表露對龍華地塊的志在必得;甚至聽聞有房企領導還下了“軍令狀”——怎么也要拿下一兩塊地,不然明年就在深圳揭不開鍋。
然而事實上,在“狼多肉少”的土拍現場,真正有足夠底氣頻頻舉牌的房企并不算多,最后的贏家更是屈指可數。甚至還有一大半交了巨額保證金的開發商連露臉的機會都沒有,來現場權當是湊了個熱鬧。
此次出讓宗地均采用“單限雙競”的辦法以掛牌方式出讓,即:限成交地價、競成交地價、競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面積;競買人最高報價未超過最高限制地價時,按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和成交價。
參與五宗地塊競拍的企業均超過了10組,其中,競爭最激烈當屬龍華地塊,包括華潤、龍光、中海等11家房企經過百余輪舉牌,光在競拍人才房面積階段就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最終龍光地產以最高限價65.85億元,配建人才房面積14100+22600平方米競得,折合樓面地價66988元/平方米,一舉打破該區域2016年6月,由金茂與電建聯合體以82.92億元取得,樓面地價56781元/平方米的單價地王。
自2012年深圳新一輪繁榮周期來,龍華區是深圳樓市中成長最快區域之一。因而在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看來,相較于該區域目前的房價,龍光最后競得的價格并不算太貴。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出讓的紅山地塊,是位于龍華的中心區,房企們看好該區域,因而競爭比較激烈。龍光曾對龍華的布局收到了很好的收益,對龍華也是非常鐘情。
在此次競拍中,五宗地塊中面積最小的光明區小地塊,報名房企最多且競拍過程最短,有23家房企參與競拍。開拍僅五秒鐘,報價已過五輪,并已然沖到最高競價。最終,電建地產以閃電般的速度拿下這宗地價20.12億元、配建人才房面積12400+6630平方米的光明小地塊。
事實上,今天競拍的五宗地塊,均以很快的速度達到最高限制地價。房企最終的膠著和猶豫唯有在競拍人才房面積時才得以體現。
關于此次大規模土拍,業內不少專家認為,其與政府要完成人才住房的建設目標不無關系,因而要通過賣地捆綁人才住房的原則來完成。
李宇嘉也表示:“未來配建人才住房常態化后,深圳保障性和人才住房將會占到新房供應的60%,這樣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兩個體系形成后,商品住房就可以完全市場化運作,即使高價取得地塊后,打造的高端產品也就能被市場接受。”
競拍結束后,記者采訪到贏家之一的中海地產代表,其表示,因為房企自身要求的節奏比較快,地塊拍下后一般會在9個月左右入市。“這次競得的光明區地塊上,我們需要配建的42330平方米人才房,未來都將會精裝交付。”他愉快地說道。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甄素靜 文章來源: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