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30 10:36:27
6月28日,第二屆長三角民企發展大會順利召開。地方政府領導、知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使命與挑戰”。
每經記者 張曉慶 每經編輯 文多
6月28日,第二屆長三角民企發展大會特別環節“市長與市場對話”。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長三角區域一直是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創新活力的區域。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地區一體化按下“加速鍵”,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長三角一體化目前的進程如何?民營企業如何把握機遇,布局長三角?政府、企業如何更好地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6月28日,由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長三角商會組織聯席會議理事會為指導單位,上海新滬商聯合會主辦,每日經濟新聞為戰略合作媒體的第二屆長三角民企發展大會順利召開。地方政府領導、知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使命與挑戰”。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陳寅在大會上表示,當前三省一市正在按照《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緊鑼密鼓地制定地方實施方案。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陳寅。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上海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終要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當中,上海首先要發揮龍頭作用,這是總書記對上海提出的明確要求。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我們要積極探索打破行政區域的瓶頸和障礙,更多地為企業發展創造空間、打通通道。”陳寅表示。
對于長三角一體化,杭州市副市長胡偉打了一個比方:“長三角區域的每一座城市就像一個個引擎,現在每一個引擎都有各自的方向,整體發展中難免有動力損耗。上海一定是主引擎,是中心。”
胡偉進一步表示,杭州將主動接軌上海“老大哥”,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結合區域基礎和資源稟賦,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重點打造集成電路、航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醫療等產業鏈。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等方面謀劃一批大平臺、大項目,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旅游會展等特色產業,努力打造新經濟重要策源地、長三角創新發展新引擎。
杭州市副市長胡偉。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企業家心中的長三角一體化又是一個怎么樣的概念呢?在上海新滬商聯合會會長、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看來,長三角一體化,實際就是拆除行政壁壘。“行政圍墻拆開以后,各個城市之間的資源關系將發生變化。比如,上海作為長三角區域的龍頭,擁有豐富的科研、人才、金融服務資源,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這些資源的能量將得以釋放,輻射到整個長三角區域。”鄭永剛說道。
圓通速遞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喻渭蛟,把對長三角一體化的愿景概括為了九個字:政通、人通、路通、商務通。
今年5月,中央通過的《規劃綱要》中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極大的區域帶動和示范作用,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和華東地區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既缺不了政府的規劃,也離不開企業的參與。為此,本屆長三角民企發展大會特別設置了一場接地氣的長三角“市長與市場”的對話環節。杭州市副市長胡偉與陳琦偉、蔣錫培、林中、王紅新、袁岳、戴志康這6位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家面對面,共話長三角一體化的使命與挑戰,暢談對長三角一體化的期待與建議。
新滬商聯合會輪值主席、上海證大董事長戴志康表示:“我認為一體化就是三省一市在行政上沒有壁壘,在江蘇辦的證在上海管用,在上海辦的證在浙江也管用,行政壁壘要打通,另外就是要交通一體化。”
新滬商聯合會輪值主席、亞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陳琦偉認為,長三角一體化可以從不同層面理解,包括政府角度、基礎設施角度、企業生產環境角度,而從資本配置來說,更看重的是企業生產環境,這反映出政府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效率。
新滬商聯合會輪值主席、旭輝集團董事長林中眼里的長三角一體化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促進包括人才、資金等要素的流通,保障流動是無障礙的,流動起來才有價值;二是協同發展;三是長三角地區產業的有效分工布局,不要站在城市,而應按長三角整體的優劣勢分工;四是良性競爭,避免惡性競爭。
對于長三角一體化未來如何發展,企業家又有怎樣的建議?對話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聽到得最多的聲音,包括“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效率”、“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民間力量”等等。
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談道:“長三角地區最大的成本是制度成本,最為核心的是法治環境,最為重要是開放改革,最為根本的是不忘初心、同頻共振。如果這些得以實現,長三角一定是越來越有活力的地區,不光在中國,一定是在全球。”
新滬商聯合會輪值主席、上海管會教育董事長王紅新觀察到,現在長三角一體化,政府推動力量更強,民企和企業家主動融合的速度偏慢。他提出了三個要素:“都市圈的形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交通,還有產業布局。”
6月28日,第二屆長三角民企發展大會現場。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新滬商聯合會輪值主席、零點有數董事長、飛馬旅聯合創始人袁岳建議稱,長三角一體化要更加尊重市場規律、要素分布規律、產業規律。
胡偉對此十分贊同,他認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市場,也就是“無形之手”的力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些市場覆蓋不到的地方,比如公共產品、基礎設施就需要“有形之手”——政府發揮積極的作用,進行合理規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少企業已開始積極布局長三角。比如旭輝集團,林中談道:“我們非常看好長三角一體化未來的前景,旭輝已經開始加大在長三角的投入,無論是在地產、長租公寓、養老還是教育方面。”
本屆大會上,長三角民企融合發展服務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將為長三角地區民企的共同發展搭建橋梁,并帶來更多專業跨界、資本融合、政策福利等方面的機遇。
最后,胡偉強調:“長三角一體化,不僅僅是城市間的相互開放,更是相互融合,需要一定的過程,相信長三角區域一定會成為世界級的城市群,讓長三角的每一個老百姓、企業和城市受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