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發布 2019-07-05 21:13:26
會議強調,建設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需要一個強大的證券基金行業,證券基金公司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專業機構。
7月4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帶隊赴中金公司調研,并主持召開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座談會,圍繞“資本市場踐行初心使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證券基金行業健康發展”主題,與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代表座談交流。參會機構就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風險防控等提出了意見建議。會議指出,證券基金行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認清形勢、抓住機遇,新時代實現新作為。
會議認為,證券行業32年和基金行業21年來取得了顯著成績。這期間,行業發展遇到過挫折,也走過彎路,但始終在前行。行業規模實力得到大幅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取得成效、業務類型品種逐漸豐富、合規風控水平顯著提高、監管規則體系逐步形成、行業整體形象明顯改善、人員隊伍專業水平不斷提升。
會議強調,建設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需要一個強大的證券基金行業。證券基金公司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專業機構,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通過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的核查工作有效防范各類欺詐行為發生,提升信息披露質量,保障投資者知情權。
二是直接融資的“服務商”。發揮市場組織者、交易撮合者、流動性提供者和財富管理者的作用,為直接融資源源不斷引來“活水”。
三是社會財富的“管理者”。滿足投資者財富管理需求,代表投資者在市場中形成買方和賣方有效博弈,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四是資本市場的“穩定器”。通過更強的價格發現能力、更理性的投資行為、使用有效的對沖工具,成為市場穩定的“壓艙石”。五是市場創新的“領頭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客戶服務為中心,不斷創設新的金融工具,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拓展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會議指出,當前證券基金行業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
一是外部宏觀環境為行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證券基金行業要站在政治經濟全局的高度,積極謀劃行業發展定位、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努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行業機構要主動作為、做精專業、突出主業,提升金融服務的供給能力。
三是加快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為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行業機構要主動學習借鑒國際最佳實踐,苦練內功,提升專業水平,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投資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
四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證監會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加強資本市場改革頂層設計,陸續推出一攬子改革措施,為行業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制度供給和市場生態。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行業發展還暴露或存在一些問題,要深刻反思總結,主動改進提升。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足,個別機構存在“脫實向虛”傾向。
二是部分機構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偏離中介服務本源。
三是一些機構基礎功能通道化,產品服務附加值低下。
四是一些機構合規風控基礎不牢,主動合規意識需要進一步強化。
五是行業文化建設滯后,部分從業人員職業操守、專業水準有待提高等問題。
會議提出,證券基金行業必須堅持“四個突出”。
一要突出主業,按照規律辦事。為投資者提供融資、交易、投資等中介服務是證券公司的“主業”,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以高效的服務和風險管理提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基金公司必須堅持凈值化管理,堅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行業本質,強化專業能力,不斷滿足廣大居民財富管理需求。
二要突出合規,始終依法經營。要將合規意識融進血液、裝進心頭、深入骨髓,切實做到學法守法,合規經營、依法辦事。只有依法合規經營,才能取信于客戶、取信于市場、取信于社會;只有依法合規經營,才能避免犯重大錯誤、釀成重大風險,從而打造“百年老店”。
三要突出創新,提升服務能力。創新發展是證券基金行業永恒的主題,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創新必須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具備風險控制能力、專業能力等必要條件,創新要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逐步樹立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行業氛圍。
四要突出穩健,持續健康發展。業務發展必須有“邊界”,要始終做到資本充足,要保證業務穩健、風險可控。
會議要求,要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一是不辱使命,提升格局,自立自強,強化證券公司中介機構責任和能力。具備條件的優質頭部券商要有“大格局”、“大視野”,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當好領頭羊,做好排頭兵。絕大多數券商要向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在特定行業、一定區域內精耕細作,做出特色、做出強項、做出專長、做出精品。各類機構要分工負責,圍繞解決實體經濟融資痛點多做工作。
二是把握機遇,著力推動權益類基金的發展。要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提高研究能力、豐富產品類型、提升投顧能力、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占比,讓權益類基金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長期專業投資者。要實行分類監管,支持有能力的公募基金做大做強,提供綜合性服務。
三是以行業文化建設為引領,切實提升公司自身內部約束力。要逐步打造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要構建完善的治理結構,提高治理透明度,形成合理均衡的考核機制和市場化長期性的激勵約束機制。
四是加強監管,把握重點,提高機構監管工作的有效性。機構監管必須“看得清、管得住”。要堅持監管姓“監”,強化監管力度,嚴字當頭,對違法違規行為用重典、出重拳,強化對關鍵機構、重點領域、核心人員的監管力度。五是綜合施策,共同營造行業發展良好生態。監管部門要牢固樹立“四個敬畏”,實施科學監管,不越位不缺位,給行業發展留足空間。要積極加強與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溝通協作,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中央第23指導組有關同志應邀到會,證監會副主席李超、相關部門和系統單位負責同志一同調研,35家證券公司和26家基金公司負責人參加了座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