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8 17:18:31
近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近日聯合召開了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會議指出,三季度整治工作將繼續嚴格落實 “三降”要求,加大良性退出力度。在四季度,將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
每經記者 謝婧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近日聯合召開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下一階段整治網貸機構的方向。會議指出,三季度整治工作將繼續嚴格落實 “三降”要求,加大良性退出力度。在四季度,將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
對于此次會議上提出的“監管試點”,市場也頗為關注。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試點”的表述,肯定了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加強對P2P網貸行業的監管。
近日,據新華社報道,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近日聯合召開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下一階段網貸專項整治的工作方向。
其中,轉型和退出仍為主旋律。會議提出要以轉型發展和良性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嚴禁新增互聯網金融機構,及時處置隨意變更股東或注冊地遷址的機構,引導絕大多數機構通過主動清盤、停業退出或轉型發展等方式實現風險出清。這也意味著平臺未來出路包括:持續運營、轉型、退出。
在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看來:轉型方向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和網貸小貸,而滿足轉型要求的P2P網貸平臺并不多,需要平臺具備資本金和專業管理能力。張葉霞認為,退出將是下半年網貸行業的常態,包括隨意變更股東或注冊地遷址的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已成立400多個風險處置專班,加大對高風險機構的管控力度。從監管部門的前期檢查情況來看,歸集資金池、違規放貸、變相承諾保本保息、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違規行為依然較為普遍。部分平臺甚至存在股東自融、制造假標、虛假注資、資金挪用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行業重大風險隱患不容低估。
為了化解風險,此次會議表明了下一步網貸專項整治工作將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
會議指出,在2019年第三季度,整治工作將繼續嚴格落實降機構數量、降行業規模、降涉及人數的“三降”要求,加大良性退出力度。對于少數在資本金和專業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條件的機構,允許并鼓勵其申請改制為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對于擬轉型或清盤的機構,督導企業盡快制定兌付方案并抓緊付諸實施。
在2019年四季度,在合規檢查、接入系統、數據核驗等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將逐一對在線運營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多措并舉化解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
會議表示,下半年整治工作還將加大對已出險機構追贓挽損的力度,及時回應投資人關切和訴求,暢通投訴和維權渠道。
對于此次會議上提出的“監管試點”,市場也頗為關注。張葉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試點”的表述,肯定了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加強對P2P網貸行業的監管,監管方式包括動態監測和穿透式監管;同時,未來也將部分P2P網貸平臺納入試點,不會出現整個行業的所有平臺全部退出或轉型的狀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繼續開展出借業務的運營機構數量已降至707家,比2018年初下降57%;借貸余額比2018年初下降27%,出借人次比2018年初下降75%;行業借貸規模、出借人次已連續11個月下降。
一方面行業仍在出清不合規機構,另一方面監管也仍延續“壓降行業規模,降低總體風險”的思路。
此次會議也提到,今年上半年,各部門各地方圍繞存量壓降、風險出清,對網絡借貸機構深入開展企業自查、行業自律檢查與行政核查。到6月底已初步完成430余家網貸機構合規檢查,相關企業正在對標整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各地監管部門已采取不同動作,就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而言,近期網貸專項整治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如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監督局發布《關于加強深圳市網貸行業嚴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工作的通知》,將對嚴重失信網貸借款人加強聯合懲戒。6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上海市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第一批失聯類網貸機構的公告》,《公告》不僅首披了99家失聯類P2P網貸機構,還特別提出名單內網貸機構應積極主動處置存量網貸債權,主動與相關區金融工作部門進行聯系。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也曾發布《打擊網貸惡意失信行為的公告》,對惡意逃廢債網貸平臺借款人、出險平臺失聯跑路的高管人員等典型失信人實施信用懲戒。
各地監管的“三降”要求、防控風險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平臺主動減少發標數量,降低成交規模。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僅2019年6月,北京、上海、廣東三地網貸成交量共計為721.65億元,較上月減少34.66億元,環比下降4.58%。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目前的監管態勢,各網貸機構均需要制定嚴格的“三降”規劃,預計三季度行業規模會下降態勢會更加明顯。自2016年8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以來,網貸就已經被正式納入監管了。而對于此次會議提出的監管試點,王詩強則認為還需進一步觀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