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9 09:15:32
2017年5月24日,創業板發審委拒絕了普元信息的上市申請,曾對公司提出4點質疑,其中銷售費用比例過高的問題目前依然存在。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實習編輯 湯輝
公司全稱:普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實控人:劉亞東
控股股東:劉亞東
主營:國內專業的軟件基礎平臺提供商,面向金融、政務、能源、電信、制造業等行業大中型用戶,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云應用平臺、大數據中臺和SOA集成平臺軟件及技術服務
所屬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發行股份數量:2385萬股
募集資金投向:云應用平臺研發升級項目(投資額度1.49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49億元);大數據中臺研發升級項目(投資額度1.21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21億元);研發技術中心升級項目(投資額度6413.36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6413.36萬元)
近三年研發投入:3.15億元、3.17億元、3.40億元
研發投入占比:13.93%、14.23%、13.63%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高端技術人才相對不足風險、技術迭代風險、收入季節性波動和前三季度可能存在虧損風險等
問詢關注點:7月2日,普元信息科創板受理狀態顯示為“已問詢”。截至發稿,公司暫未回復問詢。
數據來源:招股書(申報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立于2003年的普元信息是國內專業的軟件基礎平臺提供商。在云應用基礎設施市場,公司憑借在PaaS領域豐富的產品能力和針對企業用戶的定制服務能力而處于市場主要供應商地位;在大數據基礎設施市場,公司憑借在政府客戶中積累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經驗,處于市場主要供應商地位。
目前普元信息已掌握軟件基礎平臺領域41項相關核心技術,取得授權發明專利24項,軟件著作權166項,公司同時還建立了自身獨特的iPALM研發體系,并已通過軟件開發過程成熟度和過程規范性評估標準最高等級的CMMI5級認證。
2017年5月24日,創業板發審委拒絕了普元信息的上市申請,曾對公司提出4點疑問,其中銷售費用比例過高的問題目前依然存在。2016-2018年,普元信息銷售費用分別為9760.50萬元、9378.87萬元和9488.57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0.95%,29.56%和27.89%,遠高于所列舉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從業績來看,2016-2018年普元信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15億元、3.17億元、3.40億元,較此前增速放緩,分季度來看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受客戶預算制度和預算執行的影響呈現季節性波動,一般為上半年確認收入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較少,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確認收入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較多。
公司對此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分布于金融、政務、能源、電信、制造業等行業領域。基于預算管理制度的特點,主要客戶通常在每年年底編制下一年IT預算,次年上半年啟動項目,年中采購、年末驗收和付款。
除此以外,客戶個性化要求高、實施復雜和高級專業人才需求較大是公司面臨的主要挑戰。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