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調查| 上海存量酒店式公寓成“一手房” “類住宅”購買仍存巨大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3 15:46:22

          “類住宅”卷土重來。

          每經記者 劉柏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哥,上海市區地鐵口不限購的商住公寓,價格實惠,你考慮么?”

          “一手酒店式公寓,過戶肯定沒問題,大開發商!”

          記者近日接連收到類似推銷電話,而上海住建委早已停止審批“公寓式辦公項目”,并規定商業辦公項目交付使用前,相關部門要再次聯合驗收,不符合商業辦公要求的,不得交付及辦理房屋交易登記手續。

          政策嚴控之下,為何“類住宅”卷土重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位于上海幾處“熱銷”的酒店式公寓,卻發現了另一番景象。

          實探:酒店式公寓“一手尾盤”

          上海寶山、嘉定、松江、青浦等區域,是中介代理們最為熱推的酒店式公寓所在地。一位自稱綠地集團工作人員的置業顧問推薦說,寶山顧村公園地鐵口綠地公園廣場,3號樓還有十幾套“尾盤”,面積30~60平方米不等,房型均為一室一廳,單價3萬元左右。”

          這些所謂的酒店式公寓中,部分房源已經接通燃氣,使用功能與住宅幾乎相同。他一再強調,全部一手房源,客戶跟開發商直接交易、房款打入開發商賬戶。

          記者走訪了綠地公園廣場及其他中介推薦的綠地北郊廣場,從建筑外觀看,兩處項目并不符合“新盤”的描述。從歷史資料看,這兩個項目至少建成8年。

          綠地公園廣場 每經記者 劉柏 攝

          在綠地公園廣場的幾棟酒店式公寓內,記者見到各類公司、美甲店、兒童培訓機構,但也有居民入住。

          記者向綠地方面求證,對方表示,公園廣場、北郊廣場兩個項目早已經全部售罄,不可能有綠地的人員進行銷售。其中,公園廣場2010年12月開盤,2013年就銷售完成了;北郊廣場2011年開盤、2016年12月完成了去化。

          早已完成銷售的項目,為何還有“一手尾盤”?

          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中介人員神秘地說:“當年酒店公寓管得嚴,房子先賣給了一批人,現在再賣出來。不過你放心,稅費都和一手房一樣,你只需要出3個點契稅,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現在上海市場所有的房子都是這樣,還有松江青浦的,為了規避風險,把資產整體打包向個人或其他公司出售,再進行二手交易。”上述人士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整棟進行打包交易,然后再轉手,其實是一種所謂‘漂白’的技術,即回避一手房監管。這種情況后續也需要積極管控,防范各類打擦邊球的做法出現。”

          “類住宅”交易風險巨大

          事實上,上海市住建委在2017年1月即開始了對此類“酒店式公寓”的集中核查與清理,期間暫停了此類項目網簽。5個月后的2017年6月,上海市《關于開展商業辦公項目清理整頓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明確全面清理整頓“類住宅”項目。

          《意見》明確,對“已售未交付入住”項目,未來將按照商業辦公房屋功能進行全面整改,由相關部門聯合驗收,不符合商業辦公要求的,不得交付,不得辦理房屋交易登記手續。

          那么此類“類住宅”如果進入二手交易環節,是否受到限制?

          當時《意見》規定,對已交付入住的項目,從嚴管控,相關信息記入房屋交易登記信息系統。未按照規定整改存在插層等違法建筑的,在房屋登記時予以注記,限制交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多個購房平臺看到,仍有不少帶有插層的酒店式公寓在售。當記者以購房人身份向上海購房熱線咨詢,得到的答復是:只要購房手續齊全,就可以辦理過戶,無論是住宅還是辦公室。

          對于某些有違規插層、接通燃氣及上下水的“酒店式公寓”是否會被限制交易,上海購房熱線表示,這需要實際辦理時去具體所在區縣的窗口詢問,看他們怎么說。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分析認為,此類房屋必須先恢復原狀,才能進行銷售。對買家來說,是以二手房方式進行交易的,在這一過程中,主管部門應當對其性質進行鑒定。如果沒有被相關部門查出來,就等于是“混”過去了。

          事實上,經過兩年多來嚴厲的清理與整治,上海“類住宅”交易確有收斂,但仍有抬頭之勢。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位于閔行區的綠地峰尚匯、萬樂城以及松江區的鈺豐商都等曾受到監管部門點名整改,但大多還保留了插層、水電、燃氣等違規建筑。

          嚴躍進指出:“類住宅項目由開發商自持,收益其實不好,所以會有出售的做法。此前包括廣州,也有類似‘松綁’的做法,本質上還是因為很多商住兩用房的去庫存壓力比較大,所以會有松動。當然如果政策不松動,而開發商私下交易,那么后續房產交易的風險是會放大的,甚至可能會被認定為違法建筑。”

          6月3日,閔行區再出重拳整治,一份《關于規范辦公項目銷售管理的通知》顯示,以6月3日為界,辦公房單元小于150平方米的只能售于企業,大于150平方米的可以售于個人,別墅、聯列等獨門獨院的辦公樓只能售于企業。

          而在上海其他區縣,打擦邊球的案例不在少數。

          另一位代理悄悄向記者推薦了嘉鑫國際、新虹橋公館等“一手”公寓,并保證:“原先這些公寓都是開發商自持的,現在像嘉鑫國際這樣是整棟拿出來賣,也拿到了預售證,你買房的時候可以要求他們拿給你看。”

          但記者試圖請該代理出示預售證和相關審批時,卻被其以各種理由搪塞。

          這一宣稱類住宅、天然氣入戶、總價75萬元起的嘉鑫國際,其開發企業——上海國際機電五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啟信寶平臺顯示風險等級為“嚴重”,共有52條失信信息,截至7月1日,該企業累計欠稅金額達546015.24元。

          此外,在楊浦區、松江區等,類似自持項目轉出售的情況也并不少見,且以低總價、可居住、通上下水作為推銷“王牌”。

          “從當前上海的做法來看,核心內容就是不允許商辦項目和居住功能掛鉤,當然二手房本身更為復雜。從監管角度看,對于存量項目需要穩妥處理。后續新增供地中,尤其是商業辦公用地中,要謹防拿地時就有各類私下改規劃的做法。”嚴躍進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海 酒店式公寓 類住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 |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看片 | 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