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2 16:52:59
每經記者 高湘山 每經編輯 王朋
▲ 陳國紅 圖片來源:陜西環保產業集團官網
急流勇退,謂之知機。 道理都懂,能做到者,卻甚為稀少。
執掌西北首家A股上市城商行,手握215萬高額年薪,西安銀行原行長陳國紅,在一周多前遞交了一紙辭呈。
西安銀行今年3月成功上市,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等諸多業績,均在其任期內實現。
形勢一片大好,此時離場,有何深意?
一個版本是,西安銀行公告,其系個人原因辭職。至于具體什么原因,并未說明。
另一版本是,消息人士稱,原副省長、趙正永的“大管家”陳國強,系其胞弟。這對安徽籍的陳氏兄弟,曾在陜西政商兩界,顯赫一時。
然而,隨著陳國強落馬,陳國紅的命運,陡然轉變……
相傳華人首富有句名言——“知識改變命運”。 與名言達人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異曲同工。 好長一段時間,這句話也被奉為圭臬。
陳國紅亦不免俗,工作生活學習不輟。 投身金融系統后,先后考取了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
畢竟,以知青身份來到陜北洛川,而后幾年,扎根八百里秦川的陳國紅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
公開場合的陳國紅,方臉、大眼,著裝講究。 臉上多有一抹溫和笑意,文化氣質渾然天成……
陳國紅在金融界馳騁的同時,與其名一字之差的陳國強,也在陜西政界一步步往上爬。
陳國強的仕宦生涯,粉巷君此前已多有提及,這里僅敘其十年前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2010年11月,有一場影響持久的人事變動。
彼時起,陳國強由省人社廳調至省政府,任副秘書長。 隨后的2013年2月,在趙正永升任省委書記后,陳國強正式變身為其“大管家”。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高苗 攝
兩個來自安徽宿州的南方人,一個官場春風得意,另一個商海沉浮小有所成。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4年,陳國紅轉任西安銀行高管。 此前,其一直在中國建設銀行西安市分行履職。
從支行副科長起步,陳國紅歷任分行辦公室副主任、計劃處、信貸處主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行行長、黨委書記等職務。
一定程度上,正是此段經歷,令其對銀行金融業務,積累了較為系統的認知和實踐。
當然,金融業務,誘惑亦不少。
就信貸部門而言,因業務屬性特殊,多易滋生“貓膩”,行業內因此倒下者,不可計數。 如何在工作中抵住誘惑,也是諸多圈內人從業中的一大考驗……
數十年銀行經驗,等到轉場西安銀行時,陳國紅已是西安金融圈里公認的“老人手”。
而西安銀行,作為西北首家A股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伴隨造富的資本盛宴,向來備受關注。
一榮俱榮,陳國紅見諸媒體報端的曝光增多,也與其成功上市,不無關系。
彼時,經監管部門批復同意,陳國紅擔任西安銀行副行長。 2016年8月,其受聘為西安銀行行長,正式成為董事會一員。
事實上,陳國紅的到任,與西安銀行沖擊IPO的時間軌跡基本一致。 謀劃上市以來,無論是遞交招股說明書,還是審批過會、拿到批文……均在其任期內完成。
▲ 陳國紅 圖片來源:上證路演中心
做事細致干練,對外穩重低調。 某種程度上,一母同胞的陳家兄弟,在行事風格上,倒也默契。
2017年,時值西安銀行成立20周年。 陳國紅當時曾表態,要密切銜接地方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為西安的追趕超越探索最佳金融模式。
其中,針對高精尖“獨角獸”和“硬科技”企業,推出多款特色產品,逐步構建區域覆蓋的科創服務業務體系。
而在對外宣傳方面,其雖不及董小姐一般硬核,但也不乏自我推銷。
最具話題的是2018年,陳國紅曾與美國知名投資家吉姆·羅杰斯一同參加活動,相談甚歡。
面對這位金融“大佬”,陳國紅大力邀請其來西安投資,并稱西安銀行將發揮地方法人銀行的金融服務……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如今的陳國紅,已辭去西安銀行行長職務,不復當年在職期間的豪情。
回想起來,在其擔任行長的三年里,西安銀行不僅完成了A股上市計劃,經營業績還保持了穩定增長。 近期披露的業績信息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西安銀行總資產增至2571億元。
業績背后,其個人回報的薪資也很可觀。
2017年,陳國紅的年薪已達158萬元,去年則飆升至215萬元。 不僅普通人可望不可即,也令多少金融同行羨煞不已……
此時離任,令外界多少有些猜疑。
對此,西安銀行表示,陳國紅因個人原因辭職,對公司整體發展不會造成影響。
不過據消息人士稱,陳國紅此次辭職,實為配合調查,為規避風險,與上市公司做了切割。
▲陳國紅 圖片來源:上證路演中心
其胞弟、趙正永的“大管家”陳國強,從副秘書長到秘書長,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副省長的時間不過一年。
期間,其分管的省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等領域工作,頻頻爆出“蒼蠅老虎”。 說是純粹巧合,難以令人信服。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隨著趙正永的落馬,陳國強35年的仕途,一朝折戟。
早前亦有媒體爆料,趙正永落馬后暗潮涌動,部分政界官員、商界富豪,抑或國企負責人,陸續被核實“清算”。
一系列背景下,陳國紅此時的辭職,引人遐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