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每經專訪壹賬通保險業務中心市場總監徐陽:揭秘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如何化解“人傷案件”痛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30 11:33:12

          壹賬通保險業務中心市場總監徐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智能人傷定損系統邏輯在于,以往是偏事后的理賠,系統在前端搜集信息,通過系統規則和模型向管理者發出提示性信息,能幫助保險公司的管理者和查勘人員迅速調配資源、堵住風險。”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盧九安    

          現今,隨著“保險科技”概念的提出,各家傳統保險機構、互聯網巨頭、乃至科技公司爭相入局,探索賦能保險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幫助行業實現保險產品運營的“重新定義”、保險價值鏈的“重新塑造”、保險服務生態的“重新構建”。

          據了解,保險公司在承保和理賠等環節存在諸多風險,風險管控面臨挑戰,存在欺詐頻發、依賴人工、信息割裂等痛點,嚴重影響風控效果和效率。據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測算,全球每年約有20%-30%的保險賠款涉嫌欺詐。就我國而言,以車險為例,欺詐滲漏比例約達20%。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科技到底如何解決行業痛點?

          據了解,運行已有五、六年的智能人傷定損平臺,是壹賬通瞄準了“人傷案件”信息不對等、服務能力不匹配的癥結所在,提供的一個科技落地理賠場景的案例。壹賬通保險業務中心市場總監徐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智能人傷定損系統邏輯在于,以往是偏事后的理賠,系統在前端搜集信息,通過系統規則和模型向管理者發出提示性信息,能幫助保險公司的管理者和查勘人員迅速調配資源、堵住風險。”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解決人傷案件癥結

          NBD:近年來“人傷黃牛”等騙保事件越來越受到行業關注,您認為“人傷案件”問題的關鍵點是什么,保險公司是否能破解?

          徐陽:人傷理賠問題,個人理解很多時候來自于信息不不對等、服務能力不匹配。首先是人傷服務做不好,我們沒有照顧好傷者,黃牛比我們“照顧”得更好,天天噓寒問暖的,受傷人員就認黃牛,這確實是一個行業的通病。其次在人傷的鏈條中參與者眾多,包括交警、司法、醫院、鑒定所等,保險公司的人員沒有那么多專業能力,跟各個方面去溝通。改變傳統的、偏事后的理賠方式,如何把最有效的資源匹配到最應該服務的客戶上去,是應對“人傷案件”的關鍵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碰撞外傷斷了幾根肋條,可能原來的模式是看看醫院開出什么病例,把信息拿回來,等傷者治完了黃牛已經介入了,拿一堆材料投訴,或者最后仲裁。就人傷整個的賠付來說空間彈性是比較大的,很多是要有效的談判談出來的,一旦談判,就需要保險公司業務人員要有各方面的技能,但實際上這樣的人很少,也很難做到,我們就用系統把他武裝起來。

          NBD:從試運行保險公司數據來看,2016年-2018年人傷賠付費降低10.3%,您如何評價該智能平臺運行的效果?

          徐陽:從保險公司理賠的角度來說是不惜賠的,正常的合理賠付一定是希望能夠快速給客戶賠的。然而很多人傷的風險來自于最后的賠款沒有到客戶手里,傷者本身并沒有拿到。可能保險公司賠了30萬,客戶就拿了15萬,剩下的15萬就被黃牛或者其他利益相關方拿走了,長期的超額賠付是有損客戶利益的。

          這是個全方面協作系統,人傷賠付下降,包括了一些很關鍵的指標,如訴訟在下降。跟客戶談不了,黃牛介入就直接打官司了,很多保險公司把控訴作為一個很關鍵的指標。一旦訴訟了,這個案件賠款就會上升,本身它有訴訟成本。

          其次是案均的醫療費也在下降。通常醫院用藥一旦走商業保險跟走社保完全是不一樣,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賠付的下降是果,它前面會有很多因,因為系統在各個關鍵的節點做了控制以后,帶來了這些改變,最后的結果才開始下降。

          數字化轉型落地難

          NBD:目前不少保險公司都在積極嘗試數字化轉型,不乏中小保險公司,在您看來科技落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徐陽:隨著保險市場的發展,保險產品不斷創新并海量推出,這就考驗著保險企業的產品運營能力,部分保險產品數字化運營較為粗放,客戶服務不智能化、缺乏精細化運營手段。

          給一把鋒利的廚刀,能不能切出那么好看的菜出來,其實還在于如何去使用這個工具。這可能不是純的科技公司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大量的實踐的經驗,不停地模擬、反饋、內化,才能夠達到想要的效果,現在很多的技術在實際落地當中,就出現這樣的問題。

          從系統本身來說,最大的價值就是底層數據的積累,這需要行業里面的垂直公司自己一點一點花時間和人力去做;另一方面,還需要利用技術方面的管理上的經驗,以及走過的試錯的機會成本。

          NBD:海外成熟車險市場是否存在車險“人傷案件”的問題?

          徐陽:以德國為例,他們面臨的整個市場環境是比較類似,高訴訟,高賠償,及缺少管控。對他們而言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人傷的數據根本沒有被電子化,紙質的數據掃描來錄進系統。很多頭部保險公司,雖然知道很難,但是無從下手。

          NBD:如何看待國內市場在科技運用的程度,不同市場之間是否有可借鑒參考之處?

          徐陽:首先是法律法規和保險條款有差異。我們在國內很多數據做的“顆粒化”很多,我可以知道一段時間的賠付賠出多少藥錢、賠出多少醫療錢、賠了多少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各種賠付項目都可以按比例看到;這些方面在歐洲是拿不出來的,他們的賠款還是一頁一頁的紙,錄進系統里面,根本沒有把這些數據電子化。所以建模任重道遠,面臨的問題是每年的人傷賠償率越來越高,達到50%。

          其次是必須花時間。行業交流的結果是沒有更高效的辦法,有些基礎性的東西,尤其是數據積累層面的東西,很少有更高效的辦法。要花時間去積累,但是只要你做了,明天就比今天好,總會一天比一天好。我們在國內建立了大量的底層數據和規則,但是在歐洲還是要自己去解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專訪 保險業務 人傷 壹賬通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第一区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本有码 | 亚洲国产国语自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