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5 15:12:36
每經記者 杜蔚 每經編輯 杜毅
近日,《中國機長》發布最新預告片,演員李現的鏡頭被曝光后,迅速在網絡上掀起熱議。“有李現,票房穩穩的”“不管是主演還是客串,只要有現哥就去支持”……截至9月4日13時僅抖音平臺就有逾5.1萬人為李現點贊。
《中國機長》劇照 片方供圖
出演《親愛的,熱愛的》的男主角,讓李現一夜爆紅,順利晉級7月人氣男演員。電視劇之外,李現的新電影沖進2019年國慶檔,再度激起了粉絲的熱情。不止李現,《中國機長》星光璀璨:張涵予、歐豪、杜江等悉數在列,讓#相信中國機長#成為最近航空圈乃至社會熱議的話題。
與以往國慶檔不同,今年國慶被視為最強“獻禮”檔期 ,據每經記者統計,截至9月4日,已有11部影片定檔。其中,《中國機長》強有力的對手是上海電影集團出品、吳京、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聯袂主演的《攀登者》。距離兩部影片公映還有20余天,但二者宣發已進入競爭白熱化:微博、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都成了它們的競技場。爭相較勁的主旋律影片能否引爆2019年國慶檔?
《攀登者》PK《中國機長》 誰能坐上2019年國慶檔“王座”
暑期檔告一段落,影視公司們又將目光聚焦到國慶檔。作為影視行業的重要風向標,國慶檔既關乎來年電影市場走勢,又對全年票房成績至關重要。
2019年國慶檔尤為不同,將迎來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華誕。為此,《中國機長》《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等獻禮大作紛紛沖進這個檔期,其中《中國機長》和《攀登者》被視為今年國慶檔爆款影片的兩大種子選手。截至9月4日14時,兩部影片在貓眼專業版上的想看人數分別達到了16.5萬人、25.8萬人。
作為“中國驕傲三部曲”的壓軸之作,《中國機長》是博納影業探索主流商業大片的又一精品力作。影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備降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自立項起就不斷引發關注,主創團隊陣容豪華,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配角李現也成為該片看點之一。“中國民航局非常重視《中國機長》的拍攝工作,為了講好英雄故事,中國民航有上千名工作人員直接和間接參與了協拍工作。”6月19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在“中國驕傲三部曲”推出時直言,《中國機長》是中國電影人和中國民航人共同向新中國70周年獻出一份作品和禮物。
同為獻禮作的《攀登者》,是《中國機長》的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影片集齊吳京、章子怡、張譯、胡歌、井柏然等知名演員,由李仁港導演、徐克監制,同樣定在9月30日上映?!杜实钦摺凡⒉皇且徊矿w育競技題材的影片,它講述的是中國幾代登山人登頂珠峰的故事。今年4月,每經影視(meijingyingshi)記者曾奔赴珠峰大本營,與《攀登者》主創一同見證中國影史上最高海拔關機儀式。這部影片對其出品方上影集團而言,意義非凡。上海電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表示,與共和國同齡的上影集團,在2019年要出一批經典影片,一批扛鼎之作。
《攀登者》劇照 片方供圖
《攀登者》和《中國機長》同天上映、演員團陣容均不容小覷,究竟誰能在2019年國慶檔稱王,值得期待。
11部影片定檔 于冬距離“中國驕傲三部曲”破60億的目標有多遠
其實,在《中國機長》《攀登者》的背后,是博納影業和上影集團兩大公司間的較量。
每經記者根據燈塔專業版統計發現,過去5年里,博納影業曾兩度成為國慶檔票房冠軍。2016年《湄公河行動》收獲11.88億元票房、2018年《無雙》奪得12.74億元票房,取得高票房的同時,上述兩部影片還備受贊譽,在豆瓣電影上的評分分別高達8分、8.1分。
值得注意的是,據悅幕中國電影觀察報道,此前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曾對“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票房進行過預測,“《烈火英雄》破30億,三部曲票房預計突破60億,另外有一部掉隊我都不好意思叫三部曲。”
不過,率先在暑期檔開畫的《烈火英雄》,截至9月4日15時許,上映35天,累計票房為16.54億元,只完成了于冬目標票房的一半。而定檔在9月12日的《決勝時刻》,處于暑期檔和國慶檔“夾層地帶”,于冬對該片的票房預測是6億~8億元。
因此,票房重任已然落在了《中國機長》的肩上,每經記者粗略估計,該片至少要取得35億元以上的票房成績,才能達成于冬對“中國驕傲三部曲”破60億元票房目標的希冀。
與博納影業不同,上影集團雖未在過去幾個國慶檔取得佳績,但卻在《攀登者》中請來了“百億票房先生”吳京。56.8億元票房的《戰狼2》讓吳京一戰成名,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也取得了46.6億元的票房成績。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至目前,吳京導演或主演的作品累計票房已達到121億元。不少影迷認為,有吳京在,便是票房的保證。
《攀登者》主演吳京、張譯 片方供圖
除了《攀登者》《中國機長》外,今年國慶檔亦十分熱鬧。每經影視(meijingyingshi)記者梳理發現,截至9月4日,已確認上映(從9月30日起到10月7日)的影片有11部,超過去同期上映的影片數量,且影片類型豐富。除了主旋律挑大梁外,還有奇幻、動畫、動作等類型片,如《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雪人奇緣》《利刃破冰》等,能滿足觀眾的多元化需求。
反觀前幾個國慶檔,據燈塔專業版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分別錄得12.49億元、20.86億元、17.79億元、29.53億元和21.75億元票房。據《2018國慶檔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2018年國慶檔(9月30日—10月7日)總票房21.7億元(含服務費),同比下降20%,總人次超6150萬同比下降23%。票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分影片大幅減少及觀眾對口碑反應速度加快。
今年國慶檔能否一改2018年國慶檔票房、觀影人次“雙下降”的頹勢,重返票房高峰?頭部影片《攀登者》《中國機長》的表現至關重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