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3 15:46:54
沉寂了半年后,咪蒙似乎要回歸了。這一次,她瞄準了短視頻領域。6月開始,一則疑似咪蒙發布的招聘廣告在朋友圈流傳開來。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年2月,“咪蒙”及旗下多個微信公眾號被注銷,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彼時就有媒體評論稱,“全部關閉,不得轉世”。
不過根據近期的各方消息來看,咪蒙或許真的“轉世”成功了,并且還將進軍MCN(全稱Multi-Channel Network,短視頻機構)行業;還有消息稱,其已經在為參與的MCN招兵買馬。
MCN行業真有那么好混嗎?咪蒙又為何會選中了這個行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找到專業投資人來聊了聊這個火熱的細分領域。
8月在豆瓣上就有人爆料稱,咪蒙搞了個新公司,“又要換個殼重新出來蹦跶了”。并且準確地指出了公司叫“銀色大地”,在招聘。
根據近日的媒體消息,從6月開始,一則疑似咪蒙發布的招聘廣告在朋友圈流傳,招聘崗位包括時尚美妝副主編、時尚美妝內容編輯、造型師以及攝影師。
除此之外,一家名為“銀色大地”的MCN也確實開始發布招聘廣告,其簡歷投遞郵箱的前綴也是mm_hr,與6月份咪蒙發布的招聘廣告一致。據36氪報道,多位投資圈和新媒體業內信源亦向其證實,“銀色大地”確有咪蒙參與。
咪蒙本人是否參與了“銀色大地”?公開信息還無法顯示,但二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家MCN的背后是一家名為“上海銀色大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企業在運營,其法定代表人為張靜思,全資母公司名為“上海另一種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都是張靜思。
那么張靜思是何許人?天眼查信息顯示,張靜思擔任法人或股東的共有7家公司。其中,其擔任股東的上海秒飯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上海樹梢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其法定代表人都是馬凌,也就是咪蒙的本名??梢哉f,張靜思是咪蒙的其中一個合作伙伴。
種種跡象表明,咪蒙似乎真的歸來了,并且選擇了時下最火熱的MCN行業。
據稱,“銀色大地”在招聘公告中寫道,其單個賬號僅“發布了10個視頻,就做到100萬粉絲。開號僅一個月,登上抖音開屏廣告”。單個視頻的最高點贊超過600萬,播放量過億。不過這則招聘信息中并未提及這個抖音號的名字。
事實上,網紅開設MCN早有先例。2016年4月,papi醬聯合泰洋川禾創始人楊銘創立了短視頻MCN機構papitube。2018年6月,papi醬啟動“百人計劃”簽約達人,至今達人數量已經超過150人。
第三方機構克勞銳今年發布的《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MCN在國內的發展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爆發期和當前正在進行的進化期。尤其是在2015~2016年,在資本風口下,短視頻PGC創業浪潮興起,出現了從單一賬號到多賬號矩陣的孵化模式,開始進行電商、付費等多種商業嘗試。
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對每經記者指出,MCN發展20年以來呈現了三套體系,分別是傳統媒介、第一代互聯網媒介和第二代自由分發的互聯網媒介。而近兩年有一個特點,就是進一步碎片化,“渠道越來越多,比如這兩年有個順口溜叫‘兩微(微博、微信)一抖,知乎小紅書快手’,這個就是典型的MCN的描述”。
他進一步解釋道,“MCN整個碎片化和多渠道的過程,有兩個最明顯的趨勢。第一個是從傳統媒介走向新媒介,并且傳統媒介和新媒介并存的過程。這種模式里咱們細化剖析一下:傳統媒介是電視、線下、紙媒、報刊等,這些媒介是中央化的體系,傳播方式是多點對多點傳播。它們的流量在被拆分,并且已經拆分了15年時間了。而第二代互聯網媒介是點對面的傳播。當2G、3G出現之后,整個媒體、媒介渠道都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他們不再依托于傳統媒介。第三代媒介則由兩件事來引領,一是硬的,4G;一是軟的,H5,代表的是網上信息的流轉分發更加活躍。有了4G和H5之后,技術的發展使網頁變成了可以分享和可流轉的,特點是信息更加靈活,更加去中心化,流轉速度和散播能力都更快。第三代媒介和第二代媒介的傳播力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楊歌看來,第三套媒介本身渠道更加多樣化、靈活性也越來越多,并且還在層出不窮新產品,很難揣摩。“在第三套媒介里,MCN得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提升,在不同渠道里都有傳播能力。”
在這樣碎片化的傳播環境里,應行業發展和規?;屖梗饾u演變出了不同類型的MCN機構。例如熱度傳媒、薇龍文化等,依據投放平臺類型的不同被分為了短視頻MCN、電商MCN以及直播MCN;而根據內容所屬行業類別,又可以把這些MCN分為汽車、母嬰、音樂、科技、二次元、軍事等;除此之外,依據量級規模、主營業務和團隊基因的差異,也可以將MCN劃分為多個維度下的不同類型機構。
白皮書顯示,作為內容產業的鏈路,國內MCN經歷了2017年的爆發式增長,截至2018年12月,機構數量已經超過了5000家。楊歌則表示,國內MCN的玩家非常多,“3萬~4萬家都是說少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