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9 18:44:44
9月2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在北京舉辦了“環境資本 賦能互動”——中國上市公司董秘俱樂部閉門研討會(環保產業專場)活動,活動中,多位與會者認為綠色債券市場仍需提升需求適配度。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宋思艱
經濟與環境,二者的發展緊密相連。在環保產業中,綠色債券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為具有環境效益的項目進行融資的渠道。
業內將2016年視為中國綠色債券元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綠色債券發行數量及規模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長,且在二級市場交投活躍。綠色債券正成為調動債券市場滿足綠色投資需求的有力工具。
綠色債券助力環保業解決融資需求,仍有不小提升空間。9月2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在北京舉辦了“環境資本 賦能互動”——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對話活動閉門研討會(環保產業專場)活動,活動中,多位與會者認為綠色債券市場仍需提升需求適配度。
清新環境(002573,SZ)副總裁、董秘李其林建議,綠債在產品設計上應進行引導性設計,以滿足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發揮綠色金融的效率。啟迪環境(000826,SZ)董秘張維婭則表示,期待綠債細化立項標準,形成更為良性的生態系統。
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的報告顯示,中國綠色債券的發行從2015年底中國農業銀行在倫敦發行綠色債券開始。隨后的2016年,中國發行人發行的綠色債券迅速增長,從幾乎為零,增長到人民幣2380億元,占全球發行規模的39%。
“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經過兩年多的井噴式的發展,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已快速從起步階段邁入規?;l展階段。”2019年6月披露的《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研究報告》顯示。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境內綠色債券累計發行84只,發行規模1311.81億元,發行數量及規模較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大幅增長75%和150%。
但目前的綠債市場被認為仍有諸多障礙需要跨越。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劉君言博士在研討會中就表示,由于信息共享沒有打通渠道,綠色金融的交易成本仍相對較高。
此外,中國綠色債券市場中,3~5年期綠色債券占全部貼標綠債發行絕大多數,而10年期以上的債券數量較少,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平均發行期限僅為5年左右,遠低于國際市場6.8年的平均水平。
“期限錯配是現在企業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算現在花了很大精力,通過了一些認證和評估來發行綠色債券,或者向銀行去申請綠色信貸,但是期限到了,如果不能夠續期或者順利回購,這部分融資成本還是要企業來承擔。那么企業是不是還愿意花這個時間、精力和成本來做這個事?我覺得這個是有待考量的。”劉君言表示。
研討會上,多位上市公司高管都對目前企業發行綠債的效率表示滿意。張維婭稱,從監管審批角度來看,在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整個過程中,從申報一直到核準批復,都是非常順暢和高效的。
縱觀環保產業上市公司的發展,細分領域窗口期有限,走過工程推動、運營推動的階段,以創新推動企業發展成為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新要求。
“我們在講產業整合的時候,往往認為兩類公司有前途,一類是大而強的,做產業整合的,有錢、有平臺;另一類是技術型的公司,產業最需要扶持的就是這類技術創新型公司,但這些公司發展初期往往是困難的。我們的綠色金融、綠色債券如何支持他們的發展?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問題。”李其林表示。
綠色金融要做傳統金融做不了的事——多名上市公司代表對此有共同觀點。李其林提出,要想真正發揮綠色金融的效率,應該進行具有引導性的產品設計,以鼓勵金融機構買綠債,若純市場化,或許只能導致“強者恒強”,而“弱者”的需求很可能會忽視。
“綠債的意義方面,除了審批的流程會加快一些,市場也會更關注到債券的主體,包括債券融資的項目中是否包含綠色的含義。”高能環境(603588,SH)證券事務代表郝海星表示,在融資項目符合綠色標準的條件下,應適當減弱對主體性質的要求。
在張維婭看來,目前綠債更多發揮“標簽”作用,而這一“標簽”,一方面需要市場的認可,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機構能夠給予內生價值的認可。從投資者角度,對于綠色債券的追求依然是短期高收益,為形成利于綠債良好循環的生態系統,期待政府在產業政策支持、稅收以及綠色金融項目立項標準方面,進行更多細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