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4 22:53:04
從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科創板新股在經過上市初期的大漲后歸于平淡。對此,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總體而言,科創板實現了最初的改革設定目標,目前整體估值并不高,對科創板短期漲跌應理性看待。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科創板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本周四、周五,科創板有10只新股集中申購,再加上目前已經上市的34家科創板公司,不出意外科創板上市公司很快將突破50家大關。
由于交易制度與主板不同,科創板新股的走勢受到市場極大關注。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科創板新股在經過上市初期的大漲后歸于平淡。對此,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總體而言,科創板實現了最初的改革設定目標,目前整體估值并不高,對科創板短期漲跌應理性看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24日收盤,科創板已上市的34家公司中,有14只股價漲幅較發行價超過100%;14只個股較發行價上漲60%~100%;另有6只個股漲幅低于60%。其中漲幅最大的是7月22日上市的安集科技,達到209.82%;漲幅最小的是國慶前上市的傳音控股,漲幅為26.12%。
作為對比,自7月23日至今,共有8只個股在創業板掛牌。其中漲幅最大的是9月27日上市的壹網壹創,截至10月24日收盤股價較發行價上漲303.39%;漲幅最小的是9月25日上漲的仙樂健康,截至10月24日股價較發行價上漲21.80%。
由此可見,科創板新股走勢并非迥異于創業板。不過,由于交易制度不同,兩者從K線圖上來看卻有不小的差異。科創板大部分個股在前五個交易日特別是上市首日往往大漲并伴隨著極高換手,之后成交則日漸萎縮。而創業板個股在上市首日上漲44%之后,往往會出現接連一字板漲停,至于會出現多少個漲停板,則和所屬板塊、公司質地有密切關系;漲停板打開后,一些個股經過短暫休整后會繼續上攻或高位震蕩,另一些也會進入縮量陰跌狀態。
如今科創板交易已滿三個月,如何看待新的交易制度下科創板的走勢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先生。
楊成長向記者指出,對科創板運行三個月的評價,應該從幾個維度來綜合考慮,而非僅僅只集中于市場表現。首先,從現在科創板運行的情況來看,應該說達到了最初在制度改革創新方面設想的基本目標,最直接的表現之一便是個股上市時間大大縮短,提高了上市效率。第二,科創板企業的上市注冊過程和其中的審核過程,透明度也大幅提高。第三,科創板最大的特色是在發行定價時就實現了充分的市場化,擺脫了23倍發行市盈率的限制,股價在保薦機構投資價值報告的基礎上經投資機構博弈形成,反映了市場對于發行企業所在行業的判斷以及對企業基本面的預期。
此外,楊成長還強調,科創板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建立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監管體系。因此科創板公司在發行過程中以及發行后的信息披露方面,全面性、及時性、完整性均大幅提高。同時,科創板為各地發展科創產業起到了良好帶動作用,許多地方將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數量視作科創熱度高不高、科創產業發展好不好的一個重要標志。即使某些申報數量不多的地方,也都在加速培育培養科創企業。
綜上,楊成長指出,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改革的目標整體已經達到。而從開板以來三個月的市場運行情況來看,區間波動亦是正常的。盡管科創板開板初期,可能有游資對部分個股進行了短期過度炒作,但由于發行價本身就是以市場化定價,非理性炒作的空間相對更加有限。某些個股上市初期漲幅過大后經歷一個股價回歸的過程,也非常正常。而從估值來看,目前科創板整體市盈率介于40倍~50倍之間,作為一個新興的且以高科技產業公司為主體的市場,其市盈率并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科創板上市公司也進入了三季報披露期。目前鉑力特和瀚川智能已經公布了三季報。鉑力特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20.26萬元,同比增長187.44%;瀚川智能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53.59萬元,同比增長25.50%。另也有一些科創板公司發布了三季報預告。如傳音控股預計2019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2.12億元~13.48億元,同比增長約676.92%~764.10%;山石網科預計2019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00萬元~2200萬元,同比增長143.03%~149.82%。
楊成長指出,盡管全球經濟景氣度出現下行,但從已經披露的三季報情況來看,科創板的成長性是A股幾大板塊中最好的一個。預期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科創屬性和成長性也將在三季報中得到體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