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改革先鋒”謝高華:37年前給“雞毛換糖”一條活路 活出義烏4500億元小商品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5 21:29:54

          義烏古稱稠州,三面環山,從小商販走街串巷手搖撥浪鼓“雞毛換糖”,到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盡管謝高華在義烏擔任縣委書記的時間只有兩年多,但他是“義烏傳奇”當之無愧的創始人。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實習記者 鄭潔    每經實習編輯 湯輝    

          義烏小商品作為中國制造的名片之一聞名世界,義烏小商品26個大類、180多萬種商品已出口到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平均每10件飾品中,有7件產自義烏。

          義烏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義烏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1248.1億元,實現出口總額2521.6億元,小商品市場實現交易額4523.5億元。然而,在30多年前,義烏還是全國有名的農業貧困縣,“一條馬路七盞燈,高音喇叭響全城”。從這樣一窮二白的境況起步,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的巨變啟幕于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的“老書記”謝高華。

          2019年10月23日下午,浙江省原義烏縣委書記、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謝高華去世。

          “給一條活路”的謝高華

          得知謝高華去世的消息后,年近耄耋的馮愛倩失聲痛哭。她是改革開放后第一代義烏小商品商人,是義烏小商品市場多年變遷的親歷者,1982年4月,當謝高華履新到義烏任縣委書記時,義烏稠城鎮的北門街和廿三里鎮商戶自發形成的“山貨市”已經發展起來了,本地工商部門和小商戶經常玩“貓和老鼠”的游戲(謝高華語)。有一天謝高華剛出縣委大院大門,就被馮愛倩等一群商戶圍住詢問:“縣委、縣政府為什么不讓我們做生意?”

          一番傾訴后,馮愛倩得到了可以繼續擺攤的承諾,謝高華則決定開展重點調查研究、了解更多情況,他帶著工作人員往稠城等義烏各個鄉鎮和農村跑,了解群眾訴求。4個月的調查后,謝高華認為義烏“雞毛換糖”的傳統或許是能脫貧致富的一大優勢,1982年8月25日,義烏縣政府、稠城鎮、義烏縣工商局城陽工商所三級部門成立的稠城鎮市場整頓領導小組下發了開放小商品市場的一號通告,義烏共開放兩個“小商品市場”,一個是稠城,一個是廿三里。

          這在當時是全國絕無僅有的大膽舉措,相當于肯定了專業小商品市場的合法性。謝高華內心清楚,雖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已如風潮漸涌,但在當時既無明確政策規定和無先例前提下,作出這樣的決定要擔風險。面對提醒,謝高華毅然拍板明確表態:如果出了問題我負責,寧可不要“烏紗帽”。后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謝高華表示,當時的義烏老百姓太窮,太可憐,“馮愛倩冒著風險和我‘爭吵’,不就是想求一條活路嘛?”

          1982年,除了“一號通告”外,謝高華和他領導的義烏縣委還制定了容許農民進城經商、允許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的“四個容許”政策。1984年10月,謝高華提出了“興商建縣”(義烏1988年撤縣建市,撤縣建市后改為“興商建市”)的發展戰略,指出要“以貿易為導向,貿、工、農相結合,城鄉一體化,興商建縣”。“四個允許”和“興商建縣”為義務小商品市場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當年,湖清門市場攤位爆滿,每市交易人數少則3000多人,多則達5000余人,成交額較上一年增長221%。

          1984年7月,當時的義烏縣委、縣政府建起了第二代棚架小商品市場,經營者告別了露天設攤的日子。后幾經搬遷擴建,至目前已發展為分中國小商品城和針織市場、賓王市場、國際商貿城三大區塊,數十條專業街,經商戶達10余萬戶,從業者達幾十萬人的龐大規模。

          從1982年僅有數百戶小百貨攤販,到2018年義烏小商品市場交易額實現4523.5億元,這就是義烏小商品城宏大敘事的由來。浙商博物館館長、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謝高華老書記最突出的特征是有擔當精神和為民情懷,不計個人得失,“謝書記也并不是盲目冒險,他能把黨中央的政策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結合起來,給了人民群眾發展工商業活動的自主權,這是最難得的。”

          義烏難忘謝高華

          2018年10月20日,義烏小商品市場舊址公園揭幕,謝高華再搖撥浪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義烏古稱稠州,三面環山,小商販走街串巷手搖撥浪鼓“雞毛換糖”,到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盡管謝高華在義烏擔任縣委書記的時間只有兩年多,但他是義烏傳奇當之無愧的創始人。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謝高華作為“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接觸過謝高華的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描述道,謝高華平易近人,善于聽取群眾意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句話被謝高華踐行,在謝高華身邊從事文秘工作的楊守春,曾對媒體引用名言評價謝高華: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面對外界加諸于身的光環,謝高華曾說:“開放小商品市場,這不是哪位領導者的功勞,而是義烏人民從祖先那兒繼承的血脈里就有一股敢為天下先、敢說實話辦實事的精神所致!”在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的榮譽后,謝高華表示,“榮譽歸功于黨、歸功于人民”。

          1995年5月,謝高華從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位子上退休,退休后的每一年,謝高華都會回義烏看看,參加義烏小商品博覽會。2007年10月20日,謝高華從衢州出發,參加一年一度的義烏小商品博覽會。在高速公路義烏出口,上百輛奔馳轎車一字排開,車身上一律張貼著“飲水思源”四個字。自發迎接謝高華的都是義烏小老板,他們因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崛起而致富,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念謝高華老書記。

          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章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謝高華為代表的改革開放初期這一代領導干部,在義烏、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帶頭引路、承前啟后的作用。章奇將改革分為兩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謝高華老書記是勇于開拓的領導干部。在改革初期,謝高華等基層干部是先行者,解讀中央政策,對于當地群眾和商戶,起到信號燈的作用。而對于上層領導者來說,謝高華的工作帶來的反饋使得他們確信改革的方向。”

          2019年10月16日,義烏市委號召全市向謝高華同志學習,要學習謝高華同志堅定信仰、任何時候都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牢記宗旨、踐行福祉留于百姓的公仆情懷,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思想藩籬的改革勇氣,直面矛盾、敢冒丟烏紗帽風險的擔當精神,腳踏實地、堅持問題導向實干干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干凈干事、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道德情操。

          謝高華履歷

          謝高華,男,1931年11月出生,浙江衢州人,195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期間任義烏縣委書記。2017年4月16日,榮獲“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終身貢獻獎”。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謝高華作為“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謝高華被評為全國“最美奮斗者”之一。

          本文參考:澎湃新聞、《浙商》雜志、《改革開放口述史(地方卷)》、浙江新聞、義烏市人民政府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謝高華去世 改革先鋒 義烏 小商品市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动漫 | 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偷乱在线看 | 亚洲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