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5 15:33:18
作為國內CVC機構的代表,聯想創投成立以來無論是在協同聯想集團主營業務,還是開拓新業務領域等方面都做出了諸多成功的嘗試。
在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王光熙看來,國內CVC機構正在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活躍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市場,成為了創投領域新的第三級。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016年,作為聯想三大業務集團之一的聯想創投宣布成立。三年多的時間里,這家聯想集團的CVC(企業風投)頻頻出手,目前已經投資了100多家企業,其中不乏每日優鮮、寒武紀、寧德時代、曠視科技等當下炙手可熱的“獨角獸”。
另一方面,聯想創投還在集團內部孵化創新業務,目前已經完成了對聯想云、平安聯想智慧醫療、聯想新視界等10家子公司的孵化。
從早期聯想云服務業務集團投資平臺脫胎,目前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頻繁出手,聯想創投的定位到底是怎樣的?有著怎樣的投資思路?對國內CVC的發展趨勢又有怎樣的看法?《每日經濟新聞》就這些問題專訪了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王光熙。
聯想創投的成立目標非常清晰,其使命一是在內部孵化創新業務,二則是通過風險投資去投資產業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和創業公司。
王光熙介紹道,聯想創投是聯想集團的CVC,目標是掃描未來IT領域的高成長、高潛力機會,通過投資創新企業的方式,不斷為聯想注入新鮮的血液,尋找聯想未來的科技方向。但與傳統的CVC設限有所不同的是,在兼顧聯想業務的同時,聯想創投還承擔了瞄準未來領域高成長、高潛力產業機會的任務,在推動聯想主營業務與IT的未來更多融合。在運作模式上,聯想創投不只有外部投資,還包括內部孵化新業務,在集團內部孵化了大量優秀公司。
今年以來,聯想集團宣布全面發力三大戰略領域的轉型——智能物聯網(Smart IoT)、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和行業智能(Smart Verticals)。而作為CVC,聯想創投也圍繞著“3S戰略”在多個行業和領域探索智能化升級,包括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和智慧零售等,累計投資的企業已超過百家。其中,有30余家已經與聯想開展業務合作。沿著這些產業鏈,聯想創投投資的企業共同組成了聯想智能化轉型非常重要的一環。
舉個例子,聯想中國區DCG團隊和聯想創投被投企業深圳智能交通,兩家合作為蘇州打造城市交通大腦,其原理是利用實時交通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預測和控制交通信號燈和道釘等來達到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根據官方數據,改造后的路況通行效率提升了12%,早高峰平均車速也提升了20%。這種情況在聯想創投投資的案例里并不少見,很好地推動了母公司傳統業務與創新業務方向的結合。
在談到如何選擇投資標的時,王光熙表示,聯想創投的投資對象90%圍繞其投資方向智能互聯網(IoT+邊緣計算+云+大數據+人工智能),一類偏重于技術本身,包括IoT、云計算、AI、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另一類是核心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包括制造、醫療、交通、教育、物流等行業。除此之外,還會關注消費升級。
其實從中已經能窺探出這家機構當前的投資重點。對聯想創投來說,當前著重布局的領域無疑是智能互聯網。正如王光熙所介紹的,由“IoT(物聯網)+邊緣計算+云+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鏈條組成的智能互聯網領域,是該公司目前著重投資的賽道,并且還關注著這些領域與行業結合的機會,例如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和智慧零售等。“未來3~5年,我們仍會堅持投這個方向,同時也將持續關注消費升級。”
例如,在聯想創投的被投公司名單中,有一家名為杉數科技的企業,主營業務是通過“運籌學+人工智能”來優化供應鏈。其服務的一家啤酒企業,通過各個環節多年積累的數據,運用“運籌學+人工智能”優化后,生成新的派送,用車量比以往減少了1/4,大大提升了效率。
王光熙指出,未來五到十年甚至更長將會是智能互聯網的時代,而這恰好是聯想創投投資的重點。“智能互聯網跟移動互聯網的最大區別就是終端和載體,移動互聯網僅限于C端的移動設備,連接的主要是人;而智能互聯網是把觸角進一步伸到各行各業的各類設備上,以及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設備上,從而提升各行各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效益。”
作為國內CVC機構的代表,聯想創投成立以來無論是在協同聯想集團主營業務,還是開拓新業務領域等方面都做出了諸多成功的嘗試。過去幾年來,這家公司在資產管理規模等方面都獲得了快速發展。
在王光熙看來,國內CVC機構正在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活躍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市場,成為了創投領域新的第三級。“很多CVC機構在做投資決策時,并非由業務部門拍板,而是呈現出決策越來越獨立化的趨勢。在智能互聯網時代,CVC對未來科技產業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在對被投企業賦能以及退出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和傳統PE、VC機構不同的是,前者管理的基金都有明確的投資期限,在做投資決策時也自然會受到影響,而多數CVC并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以聯想創投為例,其每期基金周期都在十年左右,并不會迫于短期資金周期壓力,急于退出而影響被投公司的發展節奏。王光熙笑言,所謂“做時間的朋友”,第一陪著被投公司成長,第二想得長遠一點。
“目前中國基金的退出主要依賴IPO,但是隨著產業互聯網發展,未來也將出現大公司的并購。”他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