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8 11:09:24
在行業的刻板印象中,CVC對于被投企業的控制欲會更強,也會要求更多的話語權。但在平安創投合伙人季俊東看來,被投企業應該保持相對的業務獨立。在創始人持股比例最高且主導經營管理的前提下,投資機構與被投企業可以更好地實現業務聯合和模式探索?!岸鄮兔Σ惶韥y”,優秀的標的不至于過度依賴CVC的資源,也會更歡迎來自CVC的投資。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012年平安創投成立,是國內首家由綜合金融集團以自有資金成立的CVC(Corporate VC,企業風險投資)。幾年時間過去了,這家機構不負眾望,在金融科技、消費、醫療健康、汽車、新媒體等賽道投出了很多優秀企業,實現了規模和業績的多點開花。正因如此,外界對于平安創投的投資理念和邏輯都十分好奇。
在“2019中國企業創新風投高峰論壇”前夕,平安創投合伙人季俊東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詳細闡釋了這家機構的投資哲學。
和傳統PE、VC相比,CVC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會在標的財務價值的基礎上,同時考慮標的對于公司的業務或戰略價值。比如公司出于鞏固、延伸產業鏈或布局新興市場的考量,會投資圍繞公司當前業務生態的強關聯性行業,或者是創新性強而且能制造全新盈利點的新興行業等。
另外,不同類型企業對于旗下基金(或者內部投資部門)有自己的風格定位。財務收益、戰略目標實現和業務提升這三大目標同時實現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不同的CVC會有各自的考量。目前一些互聯網公司會更加注重新興行業的戰略性布局,快速攻城略地,財務考量歸于第二位。
季俊東介紹,目前對于平安創投來說,不同于其他CVC的是,“會更加注重財務回報,包括標的和行業的前景、估值合理性和交易本身的安全性,同時CVC對于平安而言是重要的市場前沿抓手,平安通過財務投資能夠更好地洞察行業發展現狀和挖掘優質的綜合金融客戶”。
正因如此,從財務投資的角度出發,當投資標的的收益預期達到時,公司將會考慮在合適的估值區間進行股權轉讓。季俊東表示,投資期限方面,平安基本以中短期財務投資為主。“考慮到集團內外部LP的退出需求,我們與IVC(Independent Venture Capital)的投資周期基本一致。但是與IVC相比,對于具備戰略意義和極為穩健的投資標的,平安擁有更強的資金實力和更長的資金期限。”
對于普羅大眾來說,CVC與被投項目的關系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在行業的刻板印象中,CVC對于被投企業的控制欲會更強,也會要求更多的話語權。但季俊東解釋,平安創投的風格并不如此。
他指出,被投企業應該保持相對的業務獨立。在創始人持股比例最高且主導經營管理的前提下,投資機構與被投企業可以更好地實現業務聯合和模式探索。“多幫忙不添亂”,優秀的標的不至于過度依賴CVC的資源,也會更歡迎來自CVC的投資。
“以平安為例,絕大多數案例中,我們僅以財務投資人的身份,在公司的日常經營中賦能,包括但不限于供應商等產業資源對接、渠道或終端客戶的交叉銷售、證券化助力、貸款資金支持等。對于財務投資而言,平安會保障被投公司在經營管理和業務拓展方面擁有較高的獨立性,并利用集團的綜合金融資源(銀行、證券、信托、租賃、私募基金等)和行業資源生態圈(金融科技、醫療科技、汽車生態、智慧城市生態),對被投企業進行充分賦能。”
不過他同時表示,平安也發起過一些典型的控股型收購,包括汽車之家、上海家化、深圳發展銀行、安想智慧醫療等。“盡管這些收購主要出于集團階段性業務擴展和布局的訴求,但同時較好地實現了長期性的財務回報價值。平安發起的參股和控股型交易,都會經過戰略和財務考量的仔細權衡。”
季俊東介紹,目前平安創投重點布局科技創新投資,繼續增強醫療健康投資的特色地位,同時其他金融科技、消費科技、智能制造等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資將進一步加強。“平安的科技戰略,是用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科創板的推出為投資增加了新的退出渠道,有力地促進了產業融資需求和資本市場的對接。”
他表示,未來平安創投將進一步深耕相關科創行業,著重尋求一二級市場聯動和投顧資源的整合,并鏈接平安集團的資源,多層次地助力被投企業增值賦能,協助戰略布局,放大財務回報。
在他看來,CVC是未來中國市場股權投資的中堅力量之一。2018年全球CVC投資事件近2800件,總交易額530億美元,相較2017年完成交易總量提升32%。“近年來,大量的CVC與IVC聯合收購標的在國內股權投資市場中互為補充,同時CVC具備更加深厚的產業資源/經驗和雄厚的資金實力,相較IVC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品牌效力、協同性產業資源以及大量資金支持。”季俊東總結道。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