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進博會上看中外藥企合作:“走進來”的外國企業,也在推動國內企業“走出去”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0 22:46:15

          在禮來中國高級副總裁王軼喆看來:“我覺得進博會看到的直接結果是‘引進來’,但越來越多的‘引進來’會推動更好地‘走出去’,‘走出去’需要有好的環境和扎實的技術,這需要國家、企業、專業研究人員和整個醫療大環境去共同完成,我覺得現在做得還不錯,相信未來會完成得更好。”

          每經記者 張瀟尹    每經編輯 湯輝    

          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國家會展中心的7號館作為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成了跨國醫療、制藥企業的“根據地”,展會的頭兩天,各大企業展臺上,幾乎每半小時就有新品發布、簽約儀式等配套活動舉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配套活動中,“中外合作”始終是繞不開的關鍵詞:禮來制藥與信達生物的高管在此相聚,共同探討醫藥合作創新之路,此前,雙方聯手開發的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是PD-1領域中屈指可數的中外合作產品之一。

          另一頭,默沙東與智飛生物共同慶祝雙方合作在中國公共衛生事業中作出的貢獻,在過去八年里,智飛生物負責默沙東創新疫苗在中國的銷售,在HPV疫苗和輪狀病毒疫苗上市的兩年內,雙方的合作讓國內的接種人次達到500萬。

          而在醫療器械領域,奧森多與潤達醫療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建立研發驗證實驗室,同時共同商討未來建立聯合參考實驗室的可能性;阿斯利康與安翰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并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從品牌、渠道、產品線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走進來”的外企:看重中國的市場與政策

          第二屆進博會會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是此次進博會反復被提及的話題。奧森多大中華區總裁林妍認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口最多的國家,奧森多持續看好中國市場,高度重視中國病患和醫生的需求以及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進博會期間(11月8日),奧森多與本土醫療器械企業潤達醫療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惠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雙方將建立研發驗證實驗室,同時共同商討未來建立聯合參考實驗室的可能性。這也是奧森多在脫離了強生成為獨立公司之后,第一次在中國市場與本土IVD企業就新產品上市前的研發驗證、參考實驗室共建等進行深層次的合作。

          而禮來中國總裁季禮文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其體會到近年來中國的醫療衛生環境更加開放,而這主要得益于三個關鍵因素,“一是審評審批的加速,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兩年,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來加快創新藥的審評審批,臨床上急需的一些海外創新藥物得以更快地進入中國;二是擴大藥品的準入,也就是說藥品獲批后能夠更快惠及廣大患者,比如說政府目前對國家醫保目錄的評審采取了動態調整的方式,三是政府在過去幾年采取強有力的舉措來保護知識產權,這對藥品創新而言非常關鍵。”

          據季禮文介紹,今年是禮來第一次參加進博會,“去年的進博會非常成功,讓我們看到了進博會是一個非常高端的平臺,今年能參加(進博會)我們感到非常榮幸。禮來中國在過去一年里推出了五款創新藥物,其中有兩款與信達展開合作,我們相信今后禮來在中國的合作將不僅集中在腫瘤領域。”

          “走出去”的本土企業:國際化進行時

          “信禮有約”高層訪談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

          季禮文提到的兩款與信達生物合作的創新藥物,指的是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和新型糖尿病藥物胃泌酸調節素創新化合物(OXM3)。其中達伯舒于今年3月正式銷售,信達生物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達伯舒貢獻營收3.32億元,而后者新型糖尿病藥物目前尚處于臨床開發中期階段。

          信達生物首席商務官劉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際化一直是信達生物的重要戰略,包括我們與Incyte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以及與禮來在腫瘤和糖尿病領域展開的合作,我們不僅希望把好的產品引入中國,更希望能把自己的科研技術和成果推到國際的市場,目前信達已經成立了國際部,希望能盡快將我們的產品和技術推到國際市場。”

          抱著國際化的想法同外企展開合作的本土企業還有潤達醫療,據介紹,針對潤達醫療與奧森多在進博會期間達成的合作,潤達醫療將配備20人左右的技術團隊參與其中,潤達醫療董事兼副總經理仝文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潤達醫療與奧森多此次共建研發驗證實驗室,一方面是奧森多出于加速拓展中國市場、在中國本土開展研發驗證工作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對潤達醫療來說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在IVD行業里,產品的品質方面國內相比國外仍有一定差距,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技術團隊可以非常系統地學習到跨國企業在工業端的管理能力。”

          仝文斌進一步告訴記者,“從歷史經驗上看,潤達醫療此前在商業端與奧森多的合作很成功,這次通過工業端的合作,我們給他們補充中國本土的資源、他們給我們帶來國際化的經驗,因為對于我們來說,‘走出去’還相對比較陌生,但奧森多擅長海外市場的拓展,這是一個互補、雙贏的局面。目前的合作是一小步的探索,希望未來會有更進一步的接觸與合作,也希望奧森多將來能夠成為我們重要的全球合作伙伴。”

          奧森多與潤達醫療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業內專家:國內企業從“趕潮”走向“領潮”

          那么,中外合作未來將呈現何種趨勢?本土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在禮來中國高級副總裁王軼喆看來,過去國內創新領域做了很多“引進來”的工作,未來要更多地“走出去”,“我覺得進博會看到的直接結果是‘引進來’,但越來越多的‘引進來’會推動更好地‘走出去’,‘走出去’需要有好的環境和扎實的技術,這需要國家、企業、專業研究人員和整個醫療大環境去共同完成,我覺得現在做得還不錯,相信未來會完成得更好。”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陸舜則以中外合作的臨床研究為例,分享了他的觀點,在他看來,在臨床研究領域,中國的角色正經歷“趕潮兒—弄潮兒—領潮兒”的轉變。“我是搞肺癌研究的,中國的肺癌藥物研發大概分為三個時期,1999年到2009年,不管是中國的本土企業,還是中國的醫生,主要借助跨國企業做國際多中心臨床的機會,在學習怎么做臨床實驗,那時我們還只是趕潮兒的角色,在跟著人家玩。”陸舜說道。

          陸舜進一步表示,“2009年到現在,我們會看到中國學者加入到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擔任研究委員會成員,參與臨床方案的討論。相比十年前我們只能貢獻病人,沒有資格參加方案的討論,現在我們已經跟著國際一起走。那么再放眼十年,隨著中國本土制藥企業走向國際,那時候也會給中國醫生帶來機會,我們就有可能成為臨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實現從趕潮兒到弄潮兒,再到領潮兒的轉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中文影院 | 中文字幕无碼在线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