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2 19:02:49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易啟江
金融行業一年一度的全景掃描——11月2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2019中國金鼎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上午,在銀保資管與金融科技分論壇上,一場來自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圓桌對話圍繞“中小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轉型與社會責任擔當”熱烈展開。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廊坊銀行副行長陳樹軍指出,城商行回歸當地服務,應該是商業銀行自身主動的選擇,因為本地有群眾基礎,這是城商行的主戰場,要把主戰場守住。
廈門國際銀行信息副總監張宏從金融科技的角度介紹,廈門國際銀行更多通過科技的力量來服務實體經濟比如小微企業,APP除了金融服務外,還幫助客戶實現辦公管理,以及日常的商城訂購機票等。
針對保險業如何應對新一輪對外開放,中英人壽副總裁馬旭指出,外資最大的問題是不懂中國市場,中國有自己的特色。隨著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外資一定會加速進來作為局中人,進一步在中國市場上進步。
同方全球人壽總經理助理兼首席人力資源及行政官王前進則指出,外資公司在市場經營方面不注重于規模的發展,注重價值的發展,從其核心理念、產品開發到投資,以及風險管控等都如此,這種理念雖然發展慢但在中國市場上能持續推動發展。
隨著大行業務下沉力度加大,中小銀行在服務當地實體經濟上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對此,廊坊銀行副行長陳樹軍主張,城商行回到當地服務,應該成為商業銀行自己主動的選擇,因為本地有群眾基礎,在當地生根的老百姓對當地銀行有感情,“我們的口號也是‘廊坊銀行,廊坊人自己的銀行’,這自然有親近的感覺。”他說。
此外有地理的優勢,大行在基層是分行甚至是二級分行,但對于城商行,這里是主戰場,“所以你用一個總行的資源來守一個地方,而別人以一個二級分行來做,力量當然是有差別的。從戰略層面來講,你能把這個地方守住。”陳樹軍對此顯示出信心。
廈門國際銀行信息副總監張宏結合自身實踐指出,廈門國際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更多依賴于科技力量。
小微市場變化很快,按照傳統銀行內部決策流程,發現某個商機,首先寫報告,然后向中后臺征求意見,再等領導去批,張宏說,這個時候機會都已經過去了。這就要求中后臺能夠靈活應對,廈門國際銀行在機制上做出改革,并試點成立了線上貸款工作室,集合了前中后臺資源專門開發線上貸款,一旦發現商機,決策后便推向市場,這類似于建立一種敏捷機制。
對于中小銀行,競爭來自各大銀行的業務下沉,而對于保險機構,在新一輪金融開放背景下,來自外資機構的競爭顯得更為突出。
中英人壽副總裁馬旭結合自身從業經歷指出,外資強在哪里?強于風控。外資保險業發展已有兩三百年,幾乎市場所有發生過的風險狀況都遇見了,他們風控體系非常完善。外資最大的問題是對中國處理各種風險的方法和手段不了解,對中國高速發展狀態不明白。
馬旭認為,新一輪開放窗口下,外資會感到再不進來就來不及了,“隨著近期開放不斷加強,對于外資,我覺得他們一定會加速進來作為局中人。”
同方全球人壽總經理助理兼首席人力資源及行政官王前進則指出,外資公司不注重規模的發展,而注重價值的發展,從產品開發到投資、風險管控等都體現出這一理念。
王前進介紹,在過去近二十年,合資公司或者外資公司發展過程當中,也碰到了很多瓶頸,有些是機制上的問題,比如很多外資合資公司股權只有兩家股東,股權各自持股50%。這一體制下,決策方面會受到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在中國本土化發展,同方全球全部聘請市場上有15年以上行業經驗的管理者,這樣更好地把外方先進的東西跟本土實際情況結合。
科技賦能金融是大勢所趨,對于中小金融機構來說更是一次新的起跑。
如何應對和運用金融科技力量?對此,陳樹軍認為,像廊坊銀行這樣的中小城商行,在科技上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因為我們資源有限,所以一定要把有限的資源放到我們的主航道上。”他說,主航道就是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那就在這個方面下工夫。中小銀行最忌諱不聚焦,什么地方都投,最后發現每個都沒投好。
在運用金融科技方面,中小金融機構通過引進外部模型聯合建模較為方便快捷,但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合規問題也不容忽視。
對此,張宏指出,信息安全特別是關于客戶隱私的安全問題確實需要高度重視。在和外部合作過程中,廈門國際銀行對數據合規性開展調查,使用過程中還會有部門專門負責監控。他強調,特別是當前階段,除了合作協議以外,更多地關注對信息合規的監測。
保險業在金融科技方面不斷有新進展,不過馬旭指出,從保險發展三百多年來看,一直是科技引領。他同時指出,中國尤其是保險業在做市場營銷的時,受了不少誤導,其實內容才是互聯網真正能夠做到的。“在整個服務體系里,我個人認為有兩種,一種非常固化的,這部分是非常需要系統來處理,但還有很多是有彈性的,需要在提出問題的時給一些人性化的關懷。在科技進步的時候,廢棄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這完全不是服務的初衷了。”他說。
對于科技賦能金融,在王前進看來,現在很多第三方平臺都會跨界到保險,有一些直接是和保險公司合資,有一些是作為銷售平臺,這些傳統行業和新技術的結合都是非常好的情景,會進一步推動我們保險行業讓客戶體驗更好。另一方面,他也提醒行業和客戶去關注科技會帶來一些變化。保險是風險管理,新的技術可以抵御一些風險,但也可能帶來一些不可預測或者以往沒有出現過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