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4 13:42:39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從我近期的路演來看,外資也跟我們一樣,他們對核心資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跟他們交流中發現,他們在買科技類的品種,在未來可能會推升市場對大型科技股的投資熱情。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11月2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在上午的“2019中國公募基金高峰論壇”上,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今年中國整個證券行業對外資的放開提前了一年,特別是海外頭部機構已經入場了。從我近期的路演來看,外資對中國的學習能力比大家想象得要快。外資也跟我們一樣,對核心資產有極大的興趣,在未來可能會推升市場對大型科技股的投資熱情。
11月22日上午,在“2019中國公募基金高峰論壇”上,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發表了主題演講,主要是談到金融科技對市場的影響,對股權投資以及公募行業帶來的變化。
邵宇表示,今年中國整個證券行業對外資的放開提前了一年。我們看到大量的資金、機構,特別是海外頭部機構已經入場了,從實際情況來看,外資對中國的學習能力比大家想象得要快。
從我近期的路演來看,外資也跟我們一樣,他們對核心資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跟他們交流中發現,他們在買科技類的品種,在未來可能會推升市場對大型科技股的投資熱情。
另外邵宇還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股市場中的外資越來越多,這些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會不會擔心海外頭部機構進來,會和國內的機構產生競爭?而實際上誰能夠對中國的良好企業的把握,誰就會在未來成為贏家。
他認為,整個資本市場的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一方面在需求端,一方面在供給端。以前服務的客戶是公募基金的大佬,現在的客戶是商業銀行新成立的理財公司。
到2018年底,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總規模大概在150萬億元左右,主要包括銀行理財、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第三方理財機構等。其中,銀行理財規模約30萬億,保險業總資產為18萬億,券商資管、基金公司等加起來大約55萬億,然后就是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信托和期貨等。
邵宇在演講中指出,目前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市場提供不了足夠多的核心資產,只有提供足夠多的優質公司作為配置標的,才可能出現慢牛、長牛。
在科技競爭的背景下,A股推出了科創板,我們對科創板抱有耐心和寬容。最近我們在做研究,如果華為能夠上市,整體上估值差不多在7萬億左右。所以,問題就在于市場缺乏足夠多的高質量上市公司,只有優質的制度才能把資金的需求喚醒。
好的財富管理機構有待發展,金融整體起步晚,財富管理意識形成晚,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更晚,好的財富管理模式有待探索。而好的投資者教育體系有待建立,金融市場的供給側的引導有助于市場趨于理性。
未來如果我們從科技的角度來看有什么樣的變化?大致的邏輯沒有變化——怎么樣把資金轉移到核心資產配置上?整個外部資金的進入,投資理念的長期化,有足夠吸引力的硬科技企業不斷涌現,才能保證未來的市場有長期的發展。
其實這么多年公募基金在權益這塊的增長是非常有限的,然而權益才是真正的獲取經濟增長的紅利,特別是阿爾法能力的體現。那種考慮投資者的口味,與投資者的邏輯相配合以及具有良好投資邏輯的產品,獲得了最大的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