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5 21:27:35
2019年1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刊登《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對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新規的實施效果進行了評估。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何劍嶺 實習記者 唐宗全 每經編輯 謝欣
2019年1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刊登《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對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新規的實施效果進行了評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3月末,金融機構存續資管產品共13萬只,募集資金余額79.3萬億元。資管新規發布以來,各行業資管業務有序轉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持續下降;公募基金持續增長,不合規產品逐步整改;銀行理財產品穩中有降,結構持續優化;信托公司資管產品下降,凈值化水平提升;保險資管產品基本穩定,非標投資規模下降。
2018年4月,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資管新規發布以來,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不斷完善資管業務標準規制,全力以赴防范化解影子銀行風險。《報告》表示,總體來看,影子銀行風險高位釋放,資管行業亂象得到初步治理,資管業務轉型升級實現了良好開局。
《報告》提到,人民銀行持續完善資管業務標準規制,出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完善產品分類,規范投資運作,強化流動性管理要求,提高合規水平。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持續下降。由于通道業務占比較高,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余額顯著下降,截至2019年3月末,產品余額21.1萬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前下降21.7%。根據證監會已出臺的相關操作指引,投資者人數不受200人限制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將逐步轉變為公募基金或私募資管計劃。
公募基金持續增長,不合規產品逐步整改。由于采取凈值化運作,信息披露較規范,公募基金余額有所增長。截至2019年3月末,公募基金余額13.9萬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前增長7.8%。同時,公募分級基金和保本基金正在逐步轉型為其他類型基金,或按照基金合同和有關法規,通過提前清盤等方式進行整改。
銀行理財產品穩中有降,結構持續優化。截至2019年3月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21.4萬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前減少1.4萬億元,下降6.1%。從產品結構來看:一是短期封閉式理財產品逐步出清,90天以內封閉式理財產品余額5749.1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前下降59.2%;二是老產品持續收縮,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余額14.6萬億元,占比68.2%,較資管新規發布前下降18.6個百分點。
信托公司資管產品下降,凈值化水平提升。截至2019年3月末,信托公司資金信托余額19.0萬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前減少2.4萬億元,下降11.2%。信托公司凈值型資管產品余額較2018年末增長8.0%,占比增加1.2個百分點。
保險資管產品基本穩定,非標投資規模下降。截至2019年3月末,保險資管產品余額2.6萬億元,與資管新規發布前基本持平。保險資管產品整改主要涉及配置部分非標的組合類產品,截至2019年3月末,組合類產品投資非標規模1227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前下降4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