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0 20:31:34
今日,深創投在珠海發布了其募集的第一期S基金。據悉,深創投S基金目標規模達100億元,預計首期規模約50億元,深創投和格力集團為基石投資人。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12月10日),深創投公開向外界發布稱,此前在橫琴注冊的創投S基金宣告成立,目標規模100億元。
據了解,當前市場中存續基金投資退出率低催生二級交易需求,與此同時,產業配套趨于完備的優勢地帶更容易激發二手份額的流動和權益互換積極性。深創投此次S基金的設立或為國內頭部機構發起設立S基金并結合地緣經濟優勢發揮資本助力效能探索新經驗。
12月10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深創投)對外宣布成立百億S基金。記者從深創投方面獲悉,該基金目標規模100億元,預計首期規模50億元。該基金于2019年10月16日在珠海橫琴新區注冊,深創投和格力集團為基石投資人。
基于目前龐大的國內股權市場管理資本量規模,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公開表示,中國發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的系統性機會已來臨。在他看來,原因有三:一是中國的股權市場管理資本量已接近11萬億,具備強大的二級交易基礎;二是海量的存量項目尋求退出機會;三是大批基金到期,清算迫在眉睫;四是LP的多樣需求進一步催生私募股權二級交易。
可見,從退出端來看,私募股權二級市場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有益探索,將增加私募股權市場的流動性。事實上,僅以目前國內的股權市場大背景來看,流動性差依舊是制約股權流動的制約因素之一,而這也是多數機構對落地S基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成因。
僅以目前已落地的S基金規模來看,根據母基金研究中心之前的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場S基金規模總量大約在310億元。該機構分析稱,賣家不足是導致S基金落地難的因素之一,其中,有關信息不對稱導致很多GP和LP對可利用S基金作為退出路徑的方式認知有限;其次,本就小眾的S基金尚未形成規模,GP和LP對其實際運作的可靠性方面也存在疑慮。
此次深創投的百億S基金落地,在業內人士看來是件大事。一方面出自于二手份額的甄選需要有頭部機構的示范帶頭作用以示后人,另一方面在紓困當前股權流通及投資人兌付壓力方面予以緩解。
據了解,本次百億S基金運作的機構人士稱,當前能夠著力打造S基金的機構并不多,且主要靠母基金管理機構發力,不過由于需要對S基金投資和項目評估進行專人專項對接,想真正做好并非易事。
記者也從深創投方面了解到,對于本次S基金的運作及投研將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投資行業也會向政策熱點及熱門產業靠攏,對于基金份額的選擇,將優先中后期等成熟項目,為的是兼顧高退出預期的同時縮短投資回報周期。
另外,由于此次深創投百億S基金注冊地在珠海,也為S基金結合特定地域經濟特點和周邊產業配套更好助力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提供了可鑒樣板。珠海市副市長、黨組成員張宜生就此對外表示,落地珠海是珠海市發展澳珠特色金融的重要舉措,未來珠海市將持續探索多層次、特色化金融創新,積極打造私募股權二級市場交易所,為國家金融環境改善和金融政策創新進行更多有益探索。
深創投在本次發布S基金的現場也對外發聲:S基金將成為許多“斷供”基金的穩定器,亦從募資角度對當前存續基金投資退出率低影響基金管理人再募新資予以重點關注。
來自深創投的統計,從歷年投資和退出數量來看,存量項目越來越多。近十年國內累計投資案例超過5.4萬筆,投資金額超過5萬億,退出比例只有24%左右。另據母基金研究中心對中國S基金全名單的統計,國內S基金份額總共只有310億人民幣左右,PE/VC機構通過S基金退出的比例非常少,不超過1%。
可見,現在的主要投資方對于S基金沒有真正認同,短時間內難以成為主流退出方式。
而這也漸漸成為二手份額交易的一大催化因素。前述機構人士稱,部分中后期成熟項目及基金份額是有安全邊際的。“關鍵是國內一批有母基金投資管理經驗的機構要著手準備接盤基金的運作和投研,為高效完成復雜的私募股權二級市場交易提供保障。”
在他看來,如何更好地追蹤底層資產是做好項目評估的先發要素,特別是在掌握信息主動權之前,首先需要對S基金的運作有清晰的認知,包括如何挖掘交易機會,以及怎樣同多家機構建立聯系,對接需求。
對此,深創投副總裁劉波認為,S基金的中長期目標主要有三個。一是建立私募股權二級市場交易所。將私募股權二級交易標準化,通過交易要素拆分、結構化安排等操作,設計出標準化產品,再將標準化產品在私募股權二級市場交易所進行交易,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人參與其中。二是破解行業難題。募資難的核心問題是投資機構不能給投資人帶來預期收益,不能創造絕對收益。希望通過S基金的運作,不僅選出優秀的機構,更要選出優秀的管理團隊,創造有競爭力的回報,從根本上破解募資難、投資難問題,進而使VC/PE機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三是探索估值體系。目前,賣方、買方、第三方都會進行估值,但缺乏統一的估值體系。希望S基金能夠探索出一套有市場影響力和公信力的估值體系、估值方法,為行業發展提供借鑒。
對于成立S基金承接二手份額這件事,業內??醋銎涫且婚T有利可圖的生意,主要來自于投資成本的優勢明顯,有些基金的投資在賬面收益其實已經超過4、5倍之多,但出于投資人回籠資金的需求,大部分份額被“賤賣”。
這對S基金的投資是個機遇,但不可忽視的是,由于許多S基金都會采取極度分散化的策略,涉及投資組合中有關時間、地區和行業方面的搭配以及不同打法隱含的風險系數,仍需機構重點防控,不應讓好項目在轉手途中失去原有的靈性和色彩。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