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0 20:35:13
今年第四次“吃肉”行情,似乎拉開了帷幕,滬市交易額雖然沒上2000億元,但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勢頭已經熱起來。今天,局長就給大家分享經濟數據的解讀,讓大家明白一些熱門板塊的運行邏輯。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年第四次“吃肉”行情,似乎拉開了帷幕,滬市交易額雖然沒上2000億元,但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勢頭已經熱起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5%,環比上漲0.4%。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0.2%,成為推動CPI數據上漲的一個主要因素。
那么,這是什么概念呢?
剔除上市不足120個交易日的次新股,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超過豬肉價格漲幅的A股股票只有107只,占比不到3%。豬肉價格的漲幅可以排在這個前3%里。
從CPI環比來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勢頭有所減弱。明年1月下旬迎來春節,有關穩定物價的工作還是很艱巨。
豬肉不同于牛羊肉,作為老百姓主要的肉食來源,價格的上漲會引發大量的轉移消費,導致雞肉、雞蛋等動物蛋白產品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有所收窄。1-11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下降0.3%。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介紹說,從同比看,11月份PPI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5%,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6%,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
從數據趨勢來看,生產資料價格開始見底,加上明年專項債額度的提前下達,目前PPI繼續下滑的空間可能很小了。經濟短期會有止跌回暖的預期。
一邊是CPI在上漲,一邊是PPI在下滑,用炒股的行話來說,就是給局長一種賺指數不賺錢的感覺。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溫和的通脹有利于經濟發展。
目前PPI和CPI的背離,讓調控的難度加大:一方面需要刺激需求,讓上游工廠開工招人,讓工廠老板們進貨補庫存,通過補庫存,拉動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回升(PPI回暖);但又要防止下游產品的價格過快上漲,引發投機炒作。
在局長看來,這也是為什么降息遲遲不來,而LPR利率微降的根本原因。這個復雜的狀態,只能通過調整經濟結構來實現破局。
通過精準扶持,防止資金流入產能過剩領域,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產能過剩行業實現出清。
通過科技創新和消費升級,創造新的就業領域和生活需求,通過需求多元化來釋放儲蓄,實現不放水情況下的“儲蓄刺激”。
通過對CPI和PPI的局長式解讀,我們大概就能理清經濟轉型所帶來的機會,上游就是產業集中,下游就是消費升級。懂了這些,你就看懂了新能源汽車、無線耳機、半導體、周期股的運行邏輯。這些板塊的機會,你才會一目了然,提前布局。
前天,財富贏家學院分享了一個ETC級別的板塊,今天龍頭股漲停。
昨天,局長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分享了一家龍頭超市的邏輯,今天漲勢不俗。
干貨從不缺席,邏輯永遠比代碼重要。把握行情節奏,就來“道達號”微信公眾號的財富贏家學院做客吧,晚上我們繼續解讀經濟數據,這里面局長看到了一個大機會!
今晚9點半,學院不見不散……
快來加入財富贏家學院吧
福利一:學院有國內唯一一款針對股市情緒的量化工具——情緒寶,協助你抓住每年的波段行情;
福利二:不定期分享投資的實戰研究和行情感悟;
福利三:每日分享一篇近期精華研報,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助你對股市越看越透徹,越走越順利。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