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2 15:17:32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何劍嶺
12月12日,在“2019年中國西部資本創新峰會”上,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與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陳詩一教授作了題為《科創板注冊制一年來的實施及未來發展》的主旨演講。
陳詩一在演講中指出,截至11月30日,科創板總共受理企業180家。從這些行業的定位來看,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共計76家,占比42%;生物醫藥產業,共計41家,占比23%;高端裝備制造業共29家,占比為16%,前三個行業累計占比達到80%。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最多,有149家,占比83%;西部地區比較少。從受理企業的市場地位來看,企業相應的市場行業占有率前三,或者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有126家,有一定的競爭力。從營業收入來看,5億元以下比較多,總共有108家,占比為60%。總體來看科創企業的營業收入水平不是很高,而且企業之間差距較大。從凈利潤來看,受理企業的凈利潤平均是0.77億元(不含中國通號),其中有11家是凈利潤為負,占比比較高的是凈利潤在0.5億元到1億元之間的企業。受理企業的科研支出比較高,均值是0.82億元,小于0.5億元的居多,占比為58.9%,總體來講研發水平高于A股其他板塊企業的水平,這也體現出科創板的特色。另外,研發支出占營收比小于10%的居多,占比10~20%的也有,總體來講這個占比比例要比A股其他板塊企業高。
“從上述數據不難發現,科創板受理企業呈現出行業集中、區域分布集中、部分企業市場競爭力強、營業收入水平整體不高且企業間差異大、研發水平較高等特征。”陳詩一教授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