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趣味公司

          每經網首頁 > 趣味公司 > 正文

          陜西資本市場的最大事件?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2 19:59:29

          每經記者 高苗 史香玲    每經編輯 畢華章    

          即將過去的2019年,陜西資本市場大戲不斷,故事紛呈。

          包括陜西私募基金首破千億、陜企硬氣亮相科創板、西安首例城投平臺“爆雷”、英雄互娛借殼兩度“折戟”、“曲江系”買買買、邁科以類REITs融資33億、省內城投單筆最大銀團貸款(70億元)落定浐灞…

          資本市場,被視為區域經濟開放度,以及運行效率的重要參考。

          粉巷財經(ID:nbdfxcj)開啟陜西年度資本市場大事件盤點,哪一件能夠代表你的年度印象,歡迎投票!

          20個資本大事件

          1、陜股ST宏盛變身“河南籍”

          在陜西“混跡”九年的ST宏盛,經歷數次重組失敗后,選擇“出走”。

          5月21日,ST宏盛更名、搬遷注冊地,正式入駐河南資本市場,被宇通集團收入囊中ST宏盛的離開,目前看來只是導致陜西上市公司的數量少了一家,雖然影響不大,但也要預防別人“挖墻腳”。

          2、陜西私募基金規模首破千億

          截至今年5月底,陜西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002億,迎來歷史性一刻。

          在資本市場,私募基金已成為舉足輕重的金融力量。尤其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市場方面,私募基金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超千億的體量,將為陜西區域經濟發展不斷賦能、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3、陜企硬氣亮相科創板

          一直以來,陜企在資本市場的存在感偏弱。全省上市公司數量,甚至趕不上東部地區某些市。

          7月22日,陜西終于硬氣一回。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中,鉑力特、西部超導均來自陜西,成為西部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上市公司。

          科創板企業的上市,不僅為陜西的資本市場帶來活力,也為西安硬科技之都的打造提供發展機遇。 

          4、西安首例城投平臺“爆雷”

          今年8月,西安渭北投資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渭北建設),因無法按期償還信托資金違約。

          雖是西安市城投平臺的首例,但就全省而言,渭北建設并非第一個倒下者。

          城投公司大額融資背后,高負債率帶來的風險如影隨形。就陜西而言,若以70%的資產負債率為紅線,一些地市城投平臺的相關數據,并不樂觀。

          當其負債規模超出地方財政償還能力,出現“爆雷”并不意外。只是,還有多少城投平臺存在類似隱患,對兩年內連發兩起違約案例的陜西而言,其余各大城投平臺,亟需防患未然。

          5、陜企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出臺

          8月21日,陜西省政府官網公布《推進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文件內容專注于資本市場領域,對資本意識相對薄弱的陜西而言,確實罕見。

          即使放眼全國,亦不多聞。文件下發后,官方層面立即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兩個月后,陜西舉辦專題會議,明確建立“一辦三組”工作協調機制。

          緊接著,各地市相繼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工作計劃。其中西安市深入推進“龍門行動”計劃,取得積極成效。

          6、延長石油控股陜天然氣

          兩大國企聯手,陜西燃氣巨頭實力再擴充。

          9月20日,延長石油以資產置入方式,向陜天然氣增資擴股。此次增資擴股完成后,延長石油將持有陜天然氣52.45%的股份,成為陜天然氣的控股股東。

          至此,陜西省屬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已經正式浮出水面。

          延長石油與陜天然氣的重組,也意味著國內首個集上游勘探開發、中游管道和下游燃氣終端為一體,這一天然氣全產業鏈巨頭或將誕生!  

          7、西安民生再簽“賣身契

          海航商業掌權16年后,擬退出西安民生(供銷大集)第一大股東位置。

          9月26日,海航商業與供銷大集第二大股東——新合作集團,簽署合作協議。

          新合作集團有意購買海航商業所持有的供銷大集約3億股股份,占總股本5%。若股份轉讓實施完成,供銷大集控股股東將變成新合作集團。

          而這位新東家也是“來頭不小”,背后站著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供銷大集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8、陜股交科創專板試點突破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中,區域性股權市場是一支重要力量。今年9月,陜股交設立科技創新專板,開辟了私募證券發行轉讓的新模式。

          截至11月末,陜股交各板塊新增掛牌企業221家,掛牌總股本60.52億股,為企業融資23.59億元,其中私募可轉債發行15.65億元。啟動了陜西股權交易中心增資擴股工作,為全省區域性股權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9、西部證券再“踩雷”

          借出5億的西部證券,前腳還未走出樂視網的股票質押危機,而今,又踩雷*ST信威。

          據*ST信威公告披露,其控股股東王靖,已收到北京市一中院印發的《執行通知書》,時間是今年9月9日。過去幾年,金融機構各項業務狂飆突進,埋下不少地雷,隨著市場環境變化,這兩年正逐漸引爆。西部證券再踩雷,不僅反映出自身管理和業務風控機制的欠缺,也為相關機構敲響了警鐘。

          10、西安地鐵出海拿下“歷史性首單”

          10月17日,西安地鐵、中國港灣、中車長客與加拿大龐巴迪,組成聯合體中標哥倫比亞地鐵,業界稱之為“歷史性首單”。

          該項目運營期為20年,總投資39億美元。其中,西安地鐵將負責日常運營維護工作。將運營經驗用于國際項目,或可看作是西安地鐵邁出“管理輸出商業化”的重要一步。

          11、陜西牽手深港交易所拓展戰略合作

          10月18日,深交所陜西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暨西部企業路演服務中心,在西安高新絲路資本大市場舉行揭牌儀式。至此,深交所陜西基地正式成立。

          基地建立后,除了為陜西各地各部門上市工作提供專業化指導,也將成為省級企業融資項目常態化路演機制的承載主體。一周后,陜西又與港交所加強合作,此舉為陜西企業多元融資,再次增加了新的渠道。

          12、新晉獨角獸“量子概念”首投西安

          10月21日,估值80億元的獨角獸——北京眾創為量子通信技術公司,在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落子,成立西北總部。此外,擬投資20億元建設的“中國量子科技西部產業園”亦同步啟動。

          聚集優勢技術,設立“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西北研發中心”之外,中創為量子西北總部基地項目還力求在當地打造量子保密通信完整產業鏈。

          研發與生產并重的布局,對于西安推進戰略新興產業落地和產業化,意義重大。

          13、中航飛機資產整合大幕拉開

          11月5日晚間,中航飛機披露資產重組計劃。

          這預示著西飛、陜飛將合為一家,形成中國的“航空巨頭”。作為航空大省,陜西航空產業實力位居全國前列,西飛、陜飛兩大航空企業,也是中國航空產業版圖的重要支撐。

          此次整合,不僅是執行專業化的整合規劃,更讓西安成為“中國西雅圖”的猜想,備受熱議。

          14、延安首家科創板企業誕生

          11月15日,三達膜成功登陸科創板,至此,“全球分離膜材料第一股”在國內A股掛牌,這是延安市誕生的首家科創板企業。

          作為強科技屬性公司,三達膜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擁有較高的行業壁壘。此類科創企業成功闖關,對于延安乃至陜西的資本市場而言,鼓舞人心。

          15、本土金融力量反哺“硬科技”

          11月21日,中興通訊聯合3家陜西本土投資機構,共同推出陜西省中興創新投資基金。該基金整體預期規模10億元。

          部分本土財經觀察者給出評價,這是中興通訊第一次以“省市區+企”的方式介入西安硬科技,對西安ICT(信息通訊技術)產業優勢的進一步發揮,提供了諸多助力。

          16、電競第一股英雄互娛借殼兩度告吹

          11月25日,東晶電子中止資產重組,英雄互娛借殼告吹,1億保證金待解。

          資料顯示,頭頂“中國移動電競第一股”光環的英雄互娛,對于登陸A股謀劃已久。但沒想到,今年兩次“借殼”,均以失敗告終。

          一直以來,陜西上市公司數量相對稀少,而通過IPO途徑尋求叩開A股之門,則需要足夠的實力和耐心。此番英雄互娛兩度“折戟”,也給鐘意于殼資源的一些陜西企業,敲響了警鐘。

          17、陜西國資收購上市公司

          11月24日,北京上市公司乾景園林公告,陜西水務將成為乾景園林的控股股東。而陜西水務背后的陜西省國資委,也將成為乾景園林的實控人。

          今年以來,陜西國資動作頻頻。從外界看來,印象中頗為保守的陜西,頗有一番變化的新氣象。

          此次陜西水務收購乾景園林,是繼灃西新城、陜煤化集團、曲江文化集團、陜西新華出版之后,陜西“國資力量”再度發起的收購動作。 

          18、“曲江系”買買買

          12月2日,曲江金控6400萬收購港股上市公司世紀金花,在資本運作中大顯身手,“曲江模式”2.0版本呼之欲出。

          此前,“曲江系”便動作不斷。先是曲江金控11.49億元收購山東創業公司華仁藥業,之后曲江文化又以7.23億元將人人樂收入囊中。

          通過一年多的攻城略地,曲江旗下除了已有的6家上市公司,還同時擁有了港股和A股上市平臺。

          這對曲江“走出去”的戰略布局,打通境內外資本市場,以及后續發展,均提供了資本支撐。

          19、邁科商業“類REITs”創新融資33億

          12月初,西安邁科商業中心有限公司出現股東變更,邁科集團退出。目前,邁科商業中心由北京大潮資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早在今年8月下旬,大潮資本已成立邁科商業中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此次,邁科以“類REITs”的方式融資33億元。

          起初,大眾對于邁科商業中心的股權變動頗為不解,待邁科正式回復,外界才意識到此舉對于民營企業融資的創新意義。

          陜西資本市場的普及與提升,很有必要。

          20、省內城投單筆最大銀團貸款落定浐灞

          12月中旬,西安國際會議會展中心銀團貸款項目在浐灞落地。

          作為總投資約124億元的西安市重點工程,是省內城投企業中單筆規模最大(70億元),期限最長(18年),審批時間最短(3個月),利率最低的一筆銀團融資。

          除了項目本身,該合作也將在銀行、證券、資本市場產生聚集效應,帶動眾多金融機構和大量資金涌向西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即將過去的2019年,陜西資本市場大戲不斷,故事紛呈。 包括陜西私募基金首破千億、陜企硬氣亮相科創板、西安首例城投平臺“爆雷”、英雄互娛借殼兩度“折戟”、“曲江系”買買買、邁科以類REITs融資33億、省內城投單筆最大銀團貸款(70億元)落定浐灞…… 資本市場,被視為區域經濟開放度,以及運行效率的重要參考。 粉巷財經(ID:nbdfxcj)開啟陜西年度資本市場大事件盤點,哪一件能夠代表你的年度印象,歡迎投票! 20個資本大事件 1、陜股ST宏盛變身“河南籍” 在陜西“混跡”九年的ST宏盛,經歷數次重組失敗后,選擇“出走”。 5月21日,ST宏盛更名、搬遷注冊地,正式入駐河南資本市場,被宇通集團收入囊中。ST宏盛的離開,目前看來只是導致陜西上市公司的數量少了一家,雖然影響不大,但也要預防別人“挖墻腳”。 2、陜西私募基金規模首破千億 截至今年5月底,陜西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002億,迎來歷史性一刻。 在資本市場,私募基金已成為舉足輕重的金融力量。尤其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市場方面,私募基金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超千億的體量,將為陜西區域經濟發展不斷賦能、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3、陜企硬氣亮相科創板 一直以來,陜企在資本市場的存在感偏弱。全省上市公司數量,甚至趕不上東部地區某些市。 7月22日,陜西終于硬氣一回。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中,鉑力特、西部超導均來自陜西,成為西部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上市公司。 科創板企業的上市,不僅為陜西的資本市場帶來活力,也為西安硬科技之都的打造提供發展機遇。 4、西安首例城投平臺“爆雷” 今年8月,西安渭北投資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渭北建設),因無法按期償還信托資金違約。 雖是西安市城投平臺的首例,但就全省而言,渭北建設并非第一個倒下者。 城投公司大額融資背后,高負債率帶來的風險如影隨形。就陜西而言,若以70%的資產負債率為紅線,一些地市城投平臺的相關數據,并不樂觀。 當其負債規模超出地方財政償還能力,出現“爆雷”并不意外。只是,還有多少城投平臺存在類似隱患,對兩年內連發兩起違約案例的陜西而言,其余各大城投平臺,亟需防患未然。 5、陜企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出臺 8月21日,陜西省政府官網公布《推進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文件內容專注于資本市場領域,對資本意識相對薄弱的陜西而言,確實罕見。 即使放眼全國,亦不多聞。文件下發后,官方層面立即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兩個月后,陜西舉辦專題會議,明確建立“一辦三組”工作協調機制。 緊接著,各地市相繼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工作計劃。其中西安市深入推進“龍門行動”計劃,取得積極成效。 6、延長石油控股陜天然氣 兩大國企聯手,陜西燃氣巨頭實力再擴充。 9月20日,延長石油以資產置入方式,向陜天然氣增資擴股。此次增資擴股完成后,延長石油將持有陜天然氣52.45%的股份,成為陜天然氣的控股股東。 至此,陜西省屬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已經正式浮出水面。 延長石油與陜天然氣的重組,也意味著國內首個集上游勘探開發、中游管道和下游燃氣終端為一體,這一天然氣全產業鏈巨頭或將誕生! 7、西安民生再簽“賣身契” 海航商業掌權16年后,擬退出西安民生(供銷大集)第一大股東位置。 9月26日,海航商業與供銷大集第二大股東——新合作集團,簽署合作協議。 新合作集團有意購買海航商業所持有的供銷大集約3億股股份,占總股本5%。若股份轉讓實施完成,供銷大集控股股東將變成新合作集團。 而這位新東家也是“來頭不小”,背后站著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供銷大集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8、陜股交科創專板試點突破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中,區域性股權市場是一支重要力量。今年9月,陜股交設立科技創新專板,開辟了私募證券發行轉讓的新模式。 截至11月末,陜股交各板塊新增掛牌企業221家,掛牌總股本60.52億股,為企業融資23.59億元,其中私募可轉債發行15.65億元。啟動了陜西股權交易中心增資擴股工作,為全省區域性股權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9、西部證券再“踩雷” 借出5億的西部證券,前腳還未走出樂視網的股票質押危機,而今,又踩雷*ST信威。 據*ST信威公告披露,其控股股東王靖,已收到北京市一中院印發的《執行通知書》,時間是今年9月9日。過去幾年,金融機構各項業務狂飆突進,埋下不少地雷,隨著市場環境變化,這兩年正逐漸引爆。西部證券再踩雷,不僅反映出自身管理和業務風控機制的欠缺,也為相關機構敲響了警鐘。 10、西安地鐵出海拿下“歷史性首單” 10月17日,西安地鐵、中國港灣、中車長客與加拿大龐巴迪,組成聯合體中標哥倫比亞地鐵,業界稱之為“歷史性首單”。 該項目運營期為20年,總投資39億美元。其中,西安地鐵將負責日常運營維護工作。將運營經驗用于國際項目,或可看作是西安地鐵邁出“管理輸出商業化”的重要一步。 11、陜西牽手深港交易所拓展戰略合作 10月18日,深交所陜西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暨西部企業路演服務中心,在西安高新絲路資本大市場舉行揭牌儀式。至此,深交所陜西基地正式成立。 基地建立后,除了為陜西各地各部門上市工作提供專業化指導,也將成為省級企業融資項目常態化路演機制的承載主體。一周后,陜西又與港交所加強合作,此舉為陜西企業多元融資,再次增加了新的渠道。 12、新晉獨角獸“量子概念”首投西安 10月21日,估值80億元的獨角獸——北京眾創為量子通信技術公司,在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落子,成立西北總部。此外,擬投資20億元建設的“中國量子科技西部產業園”亦同步啟動。 聚集優勢技術,設立“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西北研發中心”之外,中創為量子西北總部基地項目還力求在當地打造量子保密通信完整產業鏈。 研發與生產并重的布局,對于西安推進戰略新興產業落地和產業化,意義重大。 13、中航飛機資產整合大幕拉開 11月5日晚間,中航飛機披露資產重組計劃。 這預示著西飛、陜飛將合為一家,形成中國的“航空巨頭”。作為航空大省,陜西航空產業實力位居全國前列,西飛、陜飛兩大航空企業,也是中國航空產業版圖的重要支撐。 此次整合,不僅是執行專業化的整合規劃,更讓西安成為“中國西雅圖”的猜想,備受熱議。 14、延安首家科創板企業誕生 11月15日,三達膜成功登陸科創板,至此,“全球分離膜材料第一股”在國內A股掛牌,這是延安市誕生的首家科創板企業。 作為強科技屬性公司,三達膜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擁有較高的行業壁壘。此類科創企業成功闖關,對于延安乃至陜西的資本市場而言,鼓舞人心。 15、本土金融力量反哺“硬科技” 11月21日,中興通訊聯合3家陜西本土投資機構,共同推出陜西省中興創新投資基金。該基金整體預期規模10億元。 部分本土財經觀察者給出評價,這是中興通訊第一次以“省市區+企”的方式介入西安硬科技,對西安ICT(信息通訊技術)產業優勢的進一步發揮,提供了諸多助力。 16、電競第一股英雄互娛借殼兩度告吹 11月25日,東晶電子中止資產重組,英雄互娛借殼告吹,1億保證金待解。 資料顯示,頭頂“中國移動電競第一股”光環的英雄互娛,對于登陸A股謀劃已久。但沒想到,今年兩次“借殼”,均以失敗告終。 一直以來,陜西上市公司數量相對稀少,而通過IPO途徑尋求叩開A股之門,則需要足夠的實力和耐心。此番英雄互娛兩度“折戟”,也給鐘意于殼資源的一些陜西企業,敲響了警鐘。 17、陜西國資收購上市公司 11月24日,北京上市公司乾景園林公告,陜西水務將成為乾景園林的控股股東。而陜西水務背后的陜西省國資委,也將成為乾景園林的實控人。 今年以來,陜西國資動作頻頻。從外界看來,印象中頗為保守的陜西,頗有一番變化的新氣象。 此次陜西水務收購乾景園林,是繼灃西新城、陜煤化集團、曲江文化集團、陜西新華出版之后,陜西“國資力量”再度發起的收購動作。 18、“曲江系”買買買 12月2日,曲江金控6400萬收購港股上市公司世紀金花,在資本運作中大顯身手,“曲江模式”2.0版本呼之欲出。 此前,“曲江系”便動作不斷。先是曲江金控11.49億元收購山東創業公司華仁藥業,之后曲江文化又以7.23億元將人人樂收入囊中。 通過一年多的攻城略地,曲江旗下除了已有的6家上市公司,還同時擁有了港股和A股上市平臺。 這對曲江“走出去”的戰略布局,打通境內外資本市場,以及后續發展,均提供了資本支撐。 19、邁科商業“類REITs”創新融資33億 12月初,西安邁科商業中心有限公司出現股東變更,邁科集團退出。目前,邁科商業中心由北京大潮資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早在今年8月下旬,大潮資本已成立邁科商業中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此次,邁科以“類REITs”的方式融資33億元。 起初,大眾對于邁科商業中心的股權變動頗為不解,待邁科正式回復,外界才意識到此舉對于民營企業融資的創新意義。 陜西資本市場的普及與提升,很有必要。 20、省內城投單筆最大銀團貸款落定浐灞 12月中旬,西安國際會議會展中心銀團貸款項目在浐灞落地。 作為總投資約124億元的西安市重點工程,它是省內城投企業中單筆規模最大(70億元),期限最長(18年),審批時間最短(3個月),利率最低的一筆銀團融資。 除了項目本身,該合作也將在銀行、證券、資本市場產生聚集效應,帶動眾多金融機構和大量資金涌向西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精品分类在看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新婚少妇真紧视频 | 日本一二三区免费 | 在线看免费Av免费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