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6 21:12:30
近期,可轉債發行密度,新債申購數量、頻率都有所增加。轉債市場發行火熱以及個股上漲也傳導至可轉債基金的收益表現。
每經記者 王晗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臨近年底,轉債市場變得熱鬧起來。今天(12月16日),4只可轉債同日啟動申購,還有兩只轉債也將于明日啟動網上申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年以來,可轉債發行變得異?;馃?。有多熱?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以網上發行日期來看,今年可轉債已發行和即將發行的共110只,合集募資2559.99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內發行規模甚至超過2014年~2018年總和。
轉債市場發行一片火熱也增厚了投資者打新收益——可轉債破發機率有所下降,89只可統計的可轉債基金年內平均凈值漲幅達到15.35%,高于同期全市場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7.96%的平均凈值漲幅。尤其在年底一波回調過程中,可轉債市場投資韌性更加凸顯。
那么,今年可轉債發行市場為何如此活躍?明年可轉債又有哪些投資機會呢?
近期,可轉債發行密度,新債申購數量、頻率都有所增加。12月16日,明陽轉債、木森轉債、仙鶴轉債、鴻達轉債4只可轉債同日申購。記者發現,單單12月網上發行的可轉債就有13只,為發行高位月份,僅次于3月、4月。
從今年以來可轉債市場發行境況看,2019年成為當之無愧的發行大年。
Wind資訊顯示,以網上發行日期來看,截至12月17日,今年可轉債已發行和即將發行的共有110只,合計募資2559.99億元,這也是公募可轉債年度發行數量首次超過100只,較去年發行67只、融資787.5億均呈現大幅增長。其中,發行數量同比增長64.18%,募資規模大幅增長225.08%,創歷史新高。
為何可轉債會在今年有如此大力度的擴容呢?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謝首鵬解釋道,“首先是政策方面影響。2017年監管出臺了系列新規,其中定增、減持新規受限影響比較明顯,上市公司發轉債反而可以更便利地去融資。2018年債市行情表現比較好,盡管有一些信用風險,但轉債發行較之前也有較好表現。另外,證監會調整可轉債、可交換債發行方式由資金申購改為信用申購,信用申購條例令市場需求端被打開。通過轉債發行,上市公司可以轉股,這樣就算發生極端風險通過轉股也可以保證一定收益。其次是市場原因。2019年權益市場漲幅比較好,也帶動市場對轉債的風險偏好。綜合幾個原因來看,轉債在今年迎來一波發行爆發。在一些機構看來,轉債收益介于債券和權益市場之間,回撤比權益更低。加上市場對股市預期偏樂觀,需求熱情也比較高。另外,轉債估值水平在中位數偏下,和A股估值水平相匹配。”
盈米基金FOF研究院投資總監楊媛春稱,目前的市場情況下,發行可轉債是上市公司,尤其是銀行以及部分民企比較青睞的再融資方式,所以近一年多以來轉債發行大幅提速。從轉債基金投資的角度來看,目前政策方面比較偏暖,權益市場的交易也開始活躍,而轉債是向上具有權益的彈性,向下具有債底的投資品種。在當下權益市場行情出現初步啟動的情況下,轉債基金在2020年還是有比較不錯的投資機會。
年底A股顯示出較強韌性,滬指在12月走出9根日陽線,個股大漲也帶動可轉債表現強勁。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12月以來,滬指漲幅近4%,年內累計漲幅為19.67%,中證轉債指數今年以來大漲22%。
A股上漲,可轉債隨著股市上揚走勢強勁,而當股市下行時,可轉債則下調較小,尤其在9月中下旬A股進入震蕩市后,可轉債市場的投資性價比越發凸顯。Wind數據顯示,9月16日以來,上證綜指跌幅達1.55%,中證轉債指數斬獲1.77%正收益。
與此同時,可轉債打新破發的機會也在降低。Wind數據顯示,下半年來,45只上市可轉債中僅有智能轉債、迪貝轉債出現上市破發情形,打新收益更加穩定。
轉債市場發行火熱以及個股上漲也傳導至可轉債基金的收益表現。89只可統計的可轉債基金年內平均凈值漲幅達到15.35%,高于同期全市場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7.96%的平均凈值漲幅。其中,收益最高的一只銀華中證轉債指數增強B年內業績漲幅為68.19%;還有一只東吳中證可轉換債券B份額漲幅也在60%以上,為60.8%;另有51只可轉債基金年內凈值漲幅超過10%。放眼債券市場,可轉債基金更是包攬了年內債基業績前十名,僅有兩只產品年內業績虧損,表現最差的一只跌幅為2.82%。
謝首鵬認為,“對于明年來說,可轉債發行動力仍在,可轉債排隊發行規模還是比較大的,還有一些巨型可轉債還得等候發行。也就是說,供給還是強勁的。需求端看,大家對市場看法比較樂觀,外部環境的利好也對轉債市場偏利好。明年的不確定性因素在于定增融資松綁對轉債市場規模擴容上的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