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6 17:15:42
2014年8月8日,成都國際鐵路港迎來第一個國家館落地——摩爾多瓦國家館。在那之后,意大利、法國、荷蘭、白俄羅斯等國家館紛紛集群式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在這些國家館集群落戶背后,譜寫的是一部城市與創業者的創夢之傳。
每經記者 余佩穎 每經編輯 劉艷美
?
為全面打造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拉動經濟穩定增長、回應市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戰略載體和發展引擎,成都決定要持續鞏固西部消費中心、西南生活中心地位,加快建設體現天府文化特色和國際時尚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在此背景下,12月16日,成都市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正式舉行。
“成都市民的消費能力讓我驚嘆,在我看來這證明了中國人民的成長和崛起。(在消費力上)成都無疑正在追趕中國沿海城市,而當這里的人們對外國商品有了更多了解之后,他們對這些商品的需求無疑將長足增長。”成都國際鐵路港法國和荷蘭國家館負責人葉堯榮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曾供職全球知名軟件公司甲骨文、作為一名技術工作者在硅谷打拼,葉堯榮于2016年回國創業,而他選擇開啟事業新篇章的地方,正是成都。除了像葉堯榮這樣具有多年海外生活經驗的創業者,在北京從事多年國際貿易的女企業家溫茜,同樣選擇在成都開啟一次新的實踐,即通過獲得歐洲相關國家政府授權,在四川自貿區內以國家館形式開展國際貿易、促進雙邊交流。
2014年8月8日,成都國際鐵路港迎來第一個國家館落地——摩爾多瓦國家館。在那之后,意大利、法國、荷蘭、白俄羅斯等國家館紛紛集群式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在這些國家館集群落戶背后,譜寫的是一部城市與創業者的創夢之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