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8 17:43:34
今年以來,各大公募基金指數產品發行變得迅猛起來。主流寬基指數賽道變得愈發擁擠時,另一邊卻有部分基金選擇了清盤。
每經記者 王晗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019年又被稱之為核心資產年,反映藍籌股整體表現的滬深300指數走勢可圈可點。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滬深300指數漲幅達34.25%,表現最好的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收益率達到45.16%。
各大基金公司正在跑馬圈地加緊對主流寬基指數布局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有一只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卻悄然清盤。
12月17日,安信滬深300指數增強型發起式發布基金合同終止公告,成為年內首只清盤的滬深300指基。與此同時,落幕的被動投資基金還有11只。
指數投資大年,這只滬深300指數基金黯然離場?清盤的指數基金都有哪些特質?
今年被動投資之風越刮越猛,各大公募基金指數產品發行也變得迅猛起來,尤其是對主流寬基指數布局更為積極——新成立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就有37只(A、C份額分開計算),包括嘉實、天弘、匯添富等20余家基金公司在此領域有所布局。
主流寬基指數賽道變得愈發擁擠時,另一邊卻有部分基金選擇了清盤。
12月17日,安信滬深300指數增強發起式基金發布了合同終止公告。據悉,該基金已經于10月13日進入清盤程序,財產清算期限為期六個月。
公開資料顯示,安信滬深300指數增強成立于2016年10月12日,其基金合同約定“基金合同生效滿3年后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自動終止合同”。隨著三年大限到來,這只基金隨即宣告清盤。截至10月12日,這只基金份額僅有1600余萬份。
翻看該基金成立以來的規模走勢,每經記者發現,安信滬深300指數增強成立時僅有65戶認購1261.28萬元,其中近80%都是公司自有資金。盡管2017年二季度曾出現過短暫的大額資金增量,并于同年三季度末規模達到1.5億元以上規模,不過這依然難以保證規模持續效應。2017年底,這只基金規模掉落至1億元以下,并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無法翻身。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只基金遭遇“用腳投票”也許并不完全是因為業績關系。Wind數據顯示,安信滬深300指數增強A、C份額年內收益率達24%以上,略低于同期指數增強基金28.77%平均收益率。而將時間周期拉長來看,成立以來,安信滬深300指數增強A、C份額凈值漲幅分別為20.44%、18.95%,大幅跑贏行業平均。
那么,為何這只基金叫好不叫座?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可能是該公司出于集中優勢的考慮,畢竟基金規模一直不是很大,清盤后可以減少資金、精力等方面的投入。”
在某資深公募人士看來,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目前已經很多,這類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同類產品競爭也十分激烈。另外,指數增強策略其實并不好做,充分競爭的環境中,這類產品清盤也是正?,F象。此外,指數基金還要看跟蹤誤差大不大,增強指數基金有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要求,一般7.75%/年。記者查詢Wind數據發現,這只基金自成立之日起,年跟蹤誤差在8.2%以上。
自去年以來,國內指數基金發展搭上成長快車道。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股票型指數基金規模大增211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34%以上。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股票型指數基金共計262只(A、C份額分開計算)。
而在指數基金爆發式增長的同時,相關基金清盤也屢見不鮮。安信旗下的這只是年內首只清盤的滬深300指數基金,卻并不是第一只清盤的指數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了今年以來市場上已經清盤的12只被動投資基金:
這些清盤的指數基金都有哪些特質呢?
從基金業績表現上看,A股大漲盛宴下,被動投資基金凈值大漲,這些清盤基金也不例外。剔除分級、被動指數債基,僅有華潤元大中創100今年以來收益微虧,剩余股票型指數基金今年均有10%以上凈值漲幅;收益最高的一只易方達深證成指ETF聯接C年內收益率為28.92%,不過這只基金已經于今年6月走上清盤程序。按照基金成立之日收益率算,七成清盤指數基金都為投資者賺到了錢,3只非分級產品凈值漲幅在20%以上。
基金清盤,往往是因為無法達到資產規模要求觸發清盤。從發行份額上看,這些基金成立時募集資金能力本就不強,規模也難以做大。上述12只基金中,僅有諾安上證新興產業ETF、諾安500募集規模在8億元以上,其他產品募集規模并不大。
另外,這些基金跟蹤指數各異,除了滬深300外,還有中證800、中證500等主流寬基指數,也有跟蹤上證新興產業指數、中創100指數、深證成份指數等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