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2 17:59:12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成立滿1年,并有凈值更新的共有6706只私募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25.83%。其中,斌諾資產旗下的斌諾啟航2號以年度收益率1409%獲得了2019年度的私募冠軍。此外,收益翻倍的產品合計有122只,其中有17只產品收益率在200%以上。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0年1月,中國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為123.86,對比2019年12月該信心指數環比上漲13.19%。從倉位比來看,平均倉位比為80.65%,也是環比大幅上漲。
另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成立滿1年,并有凈值更新的共有6706只私募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25.83%。其中,斌諾資產旗下的斌諾啟航2號以年度收益率1409%獲得了2019年度的私募冠軍。此外,收益翻倍的產品合計有122只,其中有17只產品收益率在200%以上。
回顧去年A股市場的表現,在科技與消費雙主線的刺激下,誕生了不少業績優秀的私募。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成立滿1年,并有凈值更新的有6706只私募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25.83%,其中實現正收益的有6084只,占比90.74%。從收益率情況看,合計502只私募產品收益率超60%,其中收益翻倍的產品合計122只,這其中還有17只產品收益率在200%以上。
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斌諾資產旗下的斌諾啟航2號以年度收益率1409%獲得了2019年度的私募收益冠軍。位居第二的是萬方資產旗下的萬方傳奇1號,該產品2019年度的收益率為610%。位居第三位的是八陽資產旗下的八陽6號,該產品的年度收益率為518%。
在2019年年末的排名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出現了不少新面孔。如圖斯投資旗下的圖斯熒皎11號,年度收益率為294%;等觀資產旗下的等觀風險5號,年度收益率為275%。此外,深圳前海正帆投資旗下的正帆敏行1號年度收益率也高達284%。
這些高收益私募到底買了啥?對此,正帆投資合伙人朱修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019年全年的板塊配置策略中,進攻以科技板塊為主,主要配置5G、人工智能、芯片、物聯網等等細分行業的龍頭股票,防守時以大消費、醫療、金融股為主。在深耕基本面情況的同時,對個股的估值以及風險做出了詳細的考量和風控計劃。
那么2019年的私募收益冠軍——斌諾啟航2號究竟是在哪些板塊上賺到如此高的收益呢?斌諾資產總經理劉亮曾在2019年10月底接受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當時他表示,該產品主要是受益于前瞻布局,在2019年上半年全面覆蓋了5G、養殖、稀土、黃金等牛股迭出的板塊,再加上團隊的強項——擇時,所以表現較好。此外該產品還部分使用了融資融券業務,前期參與了科創板的交易。
對于2020年的市場,私募機構的信心如何呢?據私募排排網2020年1月的中國對沖基金經理信心指數顯示,1月該信心指數為123.86,對應2019年12月環比上漲13.19%。
從倉位比來看,目前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比為80.65%,相比2019年12月同期的67.04%,環比上漲13.61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倉位比持續上升。具體倉位分布方面,22.36%的私募目前處于滿倉狀態,相較2019年12月的15.17%增長7.19個百分點。中高倉位的私募基金數量有較大增加,其中在五成倉或者五成倉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94.72%,相較2019年12月的76.30%環比有較大增長,其中倉位在80%以上區間的私募占比48.37%,相較2019年12月的34.60%環比增長較大。
對于2020年的投資機會,朱修賢認為,當前A股的估值仍處于一個偏低的區域,以金融類、消費類及周期類的股票,如銀行、房地產等板塊的估值作為兜底,以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為主的高新技術類板塊作為估值擴張的方向,仍然是以能夠提高股市質量為主的板塊作為產品的主要配置。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此前的存量博弈已越發激烈,要突破此瓶頸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的話,肯定要以提高生產率為主的高新科技企業為突破口,在政策上給與了高新科技企業一個較好的投融資環境,幫助孵化催生這些企業,將一些市場存量資金從以前的房地產、基建等蓄水池中引導至高新科技領域,讓行業有更大的潛力和發展。
“所以我們特別關注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為主的板塊。同樣的,2020年的防守策略還是以消費、醫療為主,當前外資等資金不斷涌進A股市場,也要多方面考量是否會對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及發展有較大影響,結合情況不斷更新策略及股票的估值情況,才能更好更穩定地做好我們的產品。”朱修賢這樣表示。
北京星石投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期決策層已經多次釋放將通過降準、定向降準等舉措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信號,而且1月是資金到期高峰期、企業繳稅高峰期以及專項債集中發行高峰期,需要保持銀行間流動性的合理充裕。此次降準還有望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對沖LPR存量貸款換錨對銀行的影響。此次全面降準,帶動無風險利率下行,有助于提振權益資產的估值水平。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下,成長股更為受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