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4 14:50:03
十年一覺鞏華夢。
每經記者 王佳飛 薛暉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夢妤
“我是住在昌平區沙河鎮的熱心群眾,我向領導反映一下,我們小區東邊不遠的鞏華城很多年了一直都是一片廢墟,里面垃圾遍地,斷壁殘垣,好像還有少數人在廢墟里生活,就像‘貧民窟’一樣,與周圍現代化的高樓建筑非常不和諧。”
這是一位北京市民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的留言。
2019年12月16日,一場冬雪過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個曾經的皇家行宮小鎮——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鞏華城,距市中心不到30公里。
滄桑巨變始于10多年前的一幅美好藍圖。
鞏華城是沙河鎮核心區,由于地處京昌高速公路旁,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一度是京北最繁華的衛星小鎮之一,10年前居住在沙河的人口就已達到6萬。
鞏華城建于明永樂年間,曾是明清兩朝帝王的行宮,1995年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而如今這里是一片廢墟,瓦礫堆旁稀稀落落地矗立著幾棟未拆遷的樓房。
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9月,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作為主體對鞏華城地區進行土地一級開發,負責籌措資金完成征地、拆遷、市政、安置房建設工作,北京成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成泰房地產)受委托負責具體招標,以及項目的具體組織、管理、實施。
根據網上流傳的一份鞏華城項目報告,鞏華城將打造成“居住核心區”和休閑服務基地,將建設超過100萬平方米的低密度居住區和30萬平方米的商業金融區。全部舊改項目分為鞏華城區和北區兩個區域開發,其中北區約170公頃,鞏華城區486.59公頃。計劃運作周期為4年(2004~2008),總投資64.87億元,預計整個項目收入能達到75.64億元。
但報告同時承認,項目最大資金缺口為20億元,且前期占用資金量較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個注冊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政府后樓”的成泰房地產頗有背景。啟信寶顯示,該公司最終受益人為朱偉航,為合生創展董事長朱孟依次子。合生創展是中國第一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房地產公司,其被王石稱為“中國真正的地產航母”。
2005年的《昌平區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表示:“沙河鞏華城改造基本具備了啟動條件”。
2006年的《昌平區政府工作報告》則表示:“鞏華城、沙河高教園區等重點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穩步推進。”
2009年5月,鞏華城區及北區土地一級開發指揮部正式成立,時任昌平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陳秋生擔任總指揮。
正式的動遷始于2009年。
遷拆進展一度很順利,僅用了一兩年時間,絕大多數村民的自建房都被拆除,集體農田也被收諸國有。昔日車水馬龍的京郊衛星城一天天寂靜下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兩年后,拆遷漸漸停滯。
鞏華城現狀
年過八旬的沈先生坐著電動輪椅車開始遛彎,他是沙河醫院退休職工,在本地生活了幾十年年。當年,沈先生接受了拆遷條款,搬進了鞏華城外的新樓房,但舊地重游,看到的只是熟悉的街市和宅院漸次變成瓦礫堆。
“聽說是哪個大老板拆到一半沒錢跑了,我們這些局外人也搞不清楚。”沈先生說。
這是本地居民中流傳最廣的版本,細心的人仍可以從官方文件中窺知一二。2017年8月,《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的意見》中對鞏華城的定位有了新變化,變成了“科技金融島基金總部基地”。鞏華城舊改實施主體變成了未來城科技公司,為昌平區國資委下屬開發企業。
一切似乎回到了原點。
在沈先生眼里,10年過去了,藍圖中古色古香的宮廷建筑仍不見蹤影,瓦礫堆一直在曬太陽。每年夏秋之際,這座廢城會被齊腰的荒草湮滅,到了晚上,只剩幾幢未拆遷樓房的燈影。
記者在實地探訪中了解到,未拆的樓房主要是沙河中學、沙河醫院以及個別企業的宿舍樓。至于未拆遷原因,沈先生介紹,民間流傳著不同版本:一是拆遷公司認為拆遷獲得土地太少,投入產出比太低,所以不拆了;二是認為學校和醫院是基礎服務,不會拆遷,只待以后重新修繕。
然而,仍生活在此的居民卻一天天發現自己深陷于瓦礫堆和垃圾堆包圍的世界里。
2019年,離家多年的何老師和老伴最后還是決定回到鞏華城這個半荒廢的家里生活。
何老師和老伴都是沙河中學的退休教職工,10年前拆遷開始的時候,她和部分已退休老師一樣,選擇投親靠友,暫避這個終日暴土揚天的大工地,想等到重建完成后再回來。
何老師的女兒在北京海淀區定居,她和老伴就住在女兒家,每天接送外孫,過上了含飴弄孫的退休生活。她在鞏華城里的那套兩室一廳出租了。
“人家的房子都升值了,而我們的房子一天天在貶值。”何老師一直抱怨著。
10年間,北京的房價漲了近10倍,但沙河除外。
“開始還能租一千多(每月),后來降到八九百,再后來都沒人租了。”何老師說。
房子閑置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老伴回來發現屋子里有了耗子,老兩口才決定回來“保衛家園”。
“被閑置的家園”
但,回來容易,生活卻難。
拆遷后的鞏華城滿目瘡痍,沒有飯館、商店、菜場,購買生活用品都要去舊城外。盡管如此,老兩口還是堅持每個周末回自己家。每次回家,他們都要帶足周末兩天的飯,吃的時候再用微波爐熱一下。
生活的不便不僅僅是一日三餐。
“有一天我在家具城訂了一個床墊,結果送貨的打了10個電話問我們怎么走。拆成一片廢墟,沒有路標,沒有居民,送貨的人根本找不到門,哎……”
何老師家的冰箱幾乎是空的,因為不方便購物,故一切從簡。雖然有暖氣片,但還是備了一臺電暖氣——由于鄰近的單位都被拆遷了,交暖氣費的用戶少了,供暖質量也打了折扣。
這10年來,北京人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但像何老師這樣的“拆遷遺民”卻無奈地接受著“消費降級”。
他們也想過賣房,但小區周邊沒有任何生活配套,加之前景不明,房子根本賣不上價。
10年間,一些退休老教師已離世,直至臨終也沒見到藍圖兌現。
鞏華城西二村的吳大爺一直生活在這里,對于這里的一切似乎已經司空見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見到他時,他正準備出門遛狗。
狗是這里最常見的客人,在這座廢城中自由穿行。“自己的房子成了危房,村里也不讓我翻修,我現在住的是村里安排的房子,不然我住哪里呢?”吳大爺說,“自然是對補償條件不滿意我才不走的,就這么耗著唄。”
據他介紹,這里目前還通水通電,仍能夠居住,只是冬天沒有暖氣,需要用電暖爐來取暖。
吳大爺用手指了指身后的一片廢墟:“那兒有個小市場,生活必需品都去那買。”吳大爺說的小市場,也就是商家們架幾張桌子賣東西,就像是農村時聚時散的集市。
一片片廢墟中經常有一些拆除一半的危房,鋼筋混著塑料油布在冬日的風中獵獵作響。一處僅剩一半的房屋邊上,一位中年婦女正在照看她的家禽。房子已經沒有了屋頂,被她改造成了雞舍。“我是已經搬遷走的村民,這房子是別人的,我是來替主家守房子的。主家不同意拆遷條件,自己又不在這里住,怕房子被強拆就讓我在這里看著。”
悠閑散步的雞
記者看到,房屋不遠處,她自己用板材搭建了一個小屋子就是廁所了,這種簡易廁所在廢墟中隨處可見,像是一個個孤零零的堡壘。
拆遷形成的大片空地則成了一些運營車輛的免費停車場,很多大型貨車和快遞三輪車都停在這附近。
不遠處的人們正在裝貨物,那里似乎已經變成了倉庫,時不時傳來刺鼻的煤氣味(燒煤取暖),而當地政府對防止煤氣中毒的宣傳語還貼在玻璃上。
沒有天然氣和集中供暖,安全隱患已經顯現。
2019年4月5日,根據當時的媒體報道,鞏華城一處平房內起火,消防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從中抱出了數十個煤氣罐。因為沒有集中天然氣,仍住在這里的居民只能使用液化氣,這次的著火點便是一處民宅中的液化氣站。
目前鞏華城仍有很多未拆除的房屋,這些房屋大多對外出租。一名房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這里一個小間現在是500元/月,大一些的三間套是2000元/月。”這一價格要比同區位其他社區低一半以上。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甚至看到了因為重建工作久久未有推進,一些外地來的“新村民”便在廢墟上建起了塑料大棚種菜,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停滯不僅僅影響到了鞏華城拆遷區的居民,也波及到了附近未拆遷的居民。
鞏華城附近的首鋼線材廠宿舍區,是上世紀90年代的老住宅,這里的居民對現狀已經有些心灰意冷,一名買菜歸來的大爺說:“我們一直反映這里的情況,但沒有用。這里面住的就都是我們老頭老太太了,年輕人誰還來這個地方啊。”
一河之隔,兩個世界。
雖然拆遷工作陷入了停滯,但鞏華城另一側的回遷安置房在2014年便已完工。記者了解到,鞏華城回遷安置房項目總建筑面積129萬平方米,共有66棟回遷樓,兩萬余名村民告別了平房“上樓”。
安置小區位于北沙河北岸,穿過嚴格的門禁,記者才得以進入其中?;顒又行氖且蛔鹿沤ㄖ龑χ^門口。
安置小區活動中心
一位正在使用小區健身器械的居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安置條件是每人補償40平方米房屋,我們家同意就搬遷了,有些家里人口少的可能就不太樂意。”
雖然是較新的社區,但周圍超市、餐館、商店等配套一應俱全,道路寬敞、秩序井然,甚至有了美食一條街。
附近房價也比鞏華城高出很多。公開資料顯示,沙河新城附近的二手房價格在4.3萬元/平方米上下,而鞏華城周圍二手房有的單價還不足3萬元/平方米。
鞏華城及北區土地一級開發項目拆遷主體于2017年變更為未來科學城公司。
接手之后,未來科學城公司也終于在公開的網絡平臺向公眾解釋了鞏華城重建緩慢的原因,一是“由于主體變更,拆遷手續的延期或變更存在政策性瓶頸”;二是“由于項目歷時較長,拆遷補償標準難以確定,導致后續拆遷工作開展困難”;三是“受近期財政部出臺的文件影響,國有金融機構不得為企業為主體的土地一級開發項目貸款融資,導致項目拆遷啟動資金難以落實到位”。
同時,對于鞏華城周邊非農村住宅的居民樓,未來科學城公司也表示“待資金到位、手續完善且條件具備(如該地區大部分居民均同意拆遷)后,配合政府部門適時啟動拆遷工作”。
對于本文開頭的留言,未來科學城公司的回復是:市民反映的鞏華城環境整治問題,我公司已于2018年底前完成了鞏華城城區大面積的原拆遷滯留渣土清運處理工作,近期因群眾反映鞏華城拆遷地區存在未拆除房屋安全隱患問題,正在進行鞏華城地區已簽約未拆除房屋的拆除工作。
2018年2月,北京市政府官網顯示,未來科學城發展規劃(2018年~2035年)正在研究制訂中,計劃以目前17平方公里為核心區,依托朱辛莊—七里渠、鞏華城、沙河高教園、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分別打造科技商務、科技金融、智慧人才、技術研發四個“高精尖”發展組團,將未來科學城范圍拓展至160平方公里。
而在河南岸,鞏華城人民還盼來了一個好消息:北京市政府網顯示,北京中海宏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實施建設的以辦公、酒店、商業為一體的現代商圈將在3年內建成(2019年7月起),項目建筑規模約147300平方米,將滿足鞏華城安置小區周邊居民日常消費購物需求。
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停滯已久的拆遷又開始了。一些大型機械進駐,正在拆除一些舊建筑。記者現場看到,寫著即將拆除字樣的時間都是2018年或2019年。
新修的城門和城墻已初見輪廓,施工方是北京的地方國企大龍地產。
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