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20 19:54:14
快運市場的競爭本來就相當殘酷,加上快遞公司不斷下沉搶食蛋糕,行業的競爭將在2020年開始白熱化,而未來還將有更多具有強區域屬性、全網屬性、新型的組織參與競爭,這些“潛水”在基礎市場的零擔快運企業將對頭部企業產生超強壓力。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安能物流提供
在屢次被傳赴美上市之時,安能物流在2020年初傳出新一輪融資信息。
1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安能物流官方獲悉,大鉦資本完成對安能物流超過3億美元的投資。安能物流將通過此輪融資,進一步加大運營、信息化等方面的投入,持續提升公司運營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大鉦資本在2019年7月剛剛宣布完成首支美元基金(Centurium Capital Partners 2018 L.P.)資本募集,募資總額超過20億美元;而2019年5月納斯達克上市、創造18個月最快IPO紀錄的瑞幸咖啡就是大鉦資本的首筆美元基金投資項目。
在七家快遞公司集體上市之后,快運頭部企業的上市前景一度引發關注,而此前已經獲得5輪融資的安能物流此時高調獲得大鉦資本加持,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也因此顯得更加牽動人心。
對于此輪融資,安能物流董事長王擁軍表示:“快運行業集中化趨勢明顯,未來五年安能發展面臨更大機遇,安能將以此次融資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網絡,優化運營效率,提升服務品質,為實現日均貨量達到十萬噸,市值超千億的戰略目標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安能物流已經完成E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鼎暉資本、紅杉資本等明星機構,但是其最近一次融資消息則要追溯到兩年前(2018年1月)。而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安能物流的戰略重點也發生了不小變化。
2019年2月19日,安能物流在其官方公眾號上正式宣布將安能快遞升級為“安銳速運”,同時提出“轉型升級、聚焦快運”的業務結構調整方向。據其稱,此次業務升級是安能發展9年多來一次關鍵的業務結構調整。而轉型的另一面,也堪稱“壯士斷腕”,全面砍掉了曾被寄予厚望的快遞業務。
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2月,安能物流日均貨量已達到近4萬噸,網點門店數超過20000家,鄉鎮覆蓋率達到96%。據安能方面透露,在目前的體量下,安能物流規模效應持續強化,單位成本業內領先,MiNi電商系列產品訂單占比超70%。
大鉦資本合伙人陳偉豪表示,安能是中國零擔物流的領先者,通過加盟模式輔以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持續整合市場,希望大鉦本次的資本助力,進一步擴大安能的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大鉦資本在2019年7月剛剛宣布完成首支美元基金(Centurium Capital Partners 2018 L.P.)資本募集,募資總額超過20億美元,遠遠超出原定募資目標規模。大鉦該只美元基金的LP包括全球頂級機構投資者,包括政府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家族基金、企業養老金、母基金、金融機構等。
而迄今為止,大鉦資本美元一期基金已完成多筆投資,其中包括新零售咖啡連鎖品牌瑞幸咖啡(NASDAQ:LK)、血制品企業泰邦生物(NASDAQ:CBPO)、幼教SaaS平臺掌通家園、新物流SaaS領軍者凱京科技、以及快時尚眼鏡連鎖品牌LOHO眼鏡。
公開資料顯示,在上述五個項目中,大鉦資本皆為被投企業中最大的機構投資方。其中,2019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是大鉦資本的首筆美元基金投資項目,也是基金的首個被投企業IPO,而瑞幸咖啡本身也創造了產品推出18個月即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最快IPO紀錄。
早在2020年1月初,就有安能物流赴美上市的消息傳出。而整個公路貨運市場也早已暗流涌動。
無論是中通快運、順豐快運,電商物流平臺京東物流,還是貨運平臺型公司滿幫、壹米滴答快運公司均被傳出短期內有上市的打算,在業內看來,2020或成為公路貨運在資本市場的變局之年。
有數據顯示,未來幾年公路零擔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以上,但頭部企業市場占比卻整體偏低,但也正是如此,相比于快遞市場,快運市場依然充滿著機遇和發展空間。
不過,在安能等傳統頭部快運企業之外,快遞公司和電商巨頭的觸手也開始伸向這個領域,順豐、圓通、韻達等各個上市快遞企業在2017年紛紛跨界快運。中通快運董事長賴建法在2020年度工作會議上表示,中通快運的目標是三年內做到業務量居于行業前三位,預計2019年全年中通快運總運量達到450萬噸。
除了傳統快遞、快運公司外,以滿幫、G7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也加速切入快運市場。滿幫集團在獲得19億美元融資后對外宣布收購志鴻車隊,這些通過互聯網技術切入傳統貨運領域的平臺型公司,也拓展了快運、公路貨運市場的想象空間。
中物聯公路分會特約專家韓雪峰此前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快運市場的競爭本來就相當殘酷,加上快遞公司不斷下沉搶食蛋糕,行業的競爭將在2020年開始白熱化,而未來還將有更多具有強區域屬性、全網屬性、新型的組織參與競爭,這些“潛水”在基礎市場的零擔快運企業將對頭部企業產生超強壓力。
而快遞專家趙小敏此前則表示,滿幫、G7這些利用互聯網切入貨運領域的公司對行業還是產生了很大的促進,但是一直以來都被傳統快遞、快運企業所忽視,未來這些公司的上市必將超出市場預期。在這種環境下,貨量對傳統的快遞快運公司來說則顯得更為重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