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24 14:17:57
1月23日晚間,證監會正式發布了新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將于2020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葉峰
券商行業在豬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喜迎利好。為推動證券行業持續穩健發展,進一步增強證券公司風控指標體系的有效性和適應性,1月23日晚間,證監會正式發布了新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將于2020年6月1日正式施行。
出臺背景:為適應新形勢下行業發展需要
證監會表示,2016年6月16日,證監會發布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及配套風控指標計算標準》,完善了以凈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的證券公司風控指標體系。三年多來的實踐表明,現行風控指標體系有效提升了證券公司風險管理水平,切實增強了行業抵御系統性風險的能力。同時,隨著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的發展變化,有必要進一步完善證券公司風控指標體系,特別是部分新業務的計算標準,以適應新形勢下風險管理和行業發展的需要。
征求意見對放寬部分高風險業務計算標準予以謹慎
證監會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起草了《計算標準》,并于2019年8月9日至9月9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從反饋意見來看,社會各界普遍認可《計算標準》,并結合實踐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證監會經逐條研究,對大部分建議已充分吸收,未完全吸收的意見主要涉及放寬部分高風險業務的風控指標計算標準。
與現行風控指標相比有五大不同
證監會指出,《計算標準》遵循“框架不變、風險導向、局部完善、寬嚴相濟”的原則,根據不同業務、產品的風險特征進行差異化調整,完善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完備性,進一步提升對證券公司資本配置的導向作用。與現行風控指標體系相比,調整完善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鼓勵價值投資,引入長期增量資金。對證券公司投資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基金、成分股等適度“松綁”,推動資本市場引入長期增量資金。
二是有針對性強化資本約束,防范突出風險點。重點規制股票質押、私募資產管理、私募基金托管和代銷服務等高風險業務,并對高杠桿、高集中度資管產品,第一大股東高比例質押、履約保障比例較低等特定情形,進一步優化了計算標準。
三是結合市場發展實踐,提升指標體系完備性。結合“資管新規”以及近年來相繼推出的滬倫通、科創板、信用衍生品、股指期權等新業務,明確風控指標計算標準,實現對證券公司業務和風險的全覆蓋。
四是滿足差異化發展需求,擇優釋放資本空間。結合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將“連續三年A類AA級及以上的證券公司”的風險資本準備調整系數由0.7降至0.5,進一步提升優質券商的資本使用效率。
與征求意見稿相比有三大放寬 對股票質押新老劃斷
此外,證監會指出,在經過充分論證后,正式出臺的《計算標準》與征求意見稿相比,從三個方面作了適度放寬:
一是為引導行業防范股票質押業務增量風險、穩妥化解存量風險,對該業務的信用風險計算標準設置了“新老劃斷”的安排;
二是優化信用債券投資的計算標準,將AA級信用債券的市場風險計算比例由50%降至15%,將BBB級信用債券的計算比例由80%降至50%,并適當放寬上述信用債券的流動性指標計算標準,有利于行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三是為滿足母子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的合理需求,允許證券公司為其投行、資管等證券業務子公司提供的流動性擔保承諾,計入子公司可用流動性資產轉移。
分析師:逆周期調節引導優化資本配置
盡管征求意見稿發布已經臨近春節長假,但仍然在券商行業引起了較大關注。尤其是相比去年8月的征求意見稿,本次正式出臺的《計算標準》在某些方面顯然對券商行業開展各項業務更加友好。
從證券行業近年來的杠桿周期來看,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是一個因市場需求而全行業主動加杠桿的周期。但2015年6月中旬之后至去年8月,伴隨監管趨嚴與市場低迷,券商整體杠桿率大幅下降。而現行的風控計算標準于2016年6月實施,恰好也是處于2015年6月之后去杠桿的中間時段。
某大型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日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2015年6月之后,由于監管趨嚴,整個券商行業經過了一輪去杠桿過程。去年8月,監管有了明顯松綁意圖,修改風控標準就是其中一項。要提高券商盈利能力,即凈資產收益率,加杠桿是必要的途徑。內地券商要做強做大,才能在金融開放之下更好面對海外投行競爭。
華泰證券非銀分析師沈娟亦在當時就證監會修改風控標準向社會征求意見時進行了點評,指出此次修訂將進一步完善行業風控體系,引導行業穩健向上。同時修訂體現出監管逆周期調節的政策導向,通過寬容相濟的指標調整,對不同風險特征的業務進行差異化監管,有效引導行業優化資本配置。“制度完善實現創新業務風控指標全覆蓋,也將助力衍生品、場外業務、跨境業務等創新業務規范發展。我們認為,此次制度修訂將引導券商持續夯實風控實力,也為業務及風控實力扎實的券商提升杠桿水平奠定基礎。”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