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2 16:40:06
全球金融市場跌跌不休,3月11日道指從近期高點29568.57點已下跌逾6000點,跌幅超過20%,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與此同時,全球多個股票市場也上演“熊出沒”。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全球金融市場繼續上演“過山車行情”連續劇:本周,“黑色星期一”之后周二大翻盤,周三(3月11日)卻又再受深度暴擊。
周三,美股開盤后即大幅下挫,在世衛組織確認新冠肺炎疫情為“大流行病”等消息影響下,盤中跌幅進一步加深,截至收盤道指收于23553.22點,下跌5.86%;標普500和納指也分別下跌4.89%、4.70%。同日,歐洲三大主要股指也均收跌。
高盛等機構及市場分析人士直接敲定,延續11年的美國股市歷史最長牛市已基本確定終結。不僅如此,還有全球14個市場已經跌入了技術性熊市,難怪“股神”巴菲特也在近日接受采訪時直呼“活了89歲,也沒見過這種場面”。
全球金融市場跌跌不休,3月11日道指從近期高點29568.57點已下跌逾6000點,跌幅超過20%,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與此同時,全球多個股票市場也上演“熊出沒”。
那么,什么是技術性熊市?
即,股指從最近的高點下跌超過20%,從技術上確立熊市成立。技術性熊市是市場在持續上漲之后出現的一個回潮,而真正的熊市是經濟危機導致的市場大幅下跌。也就是說,現在也還并不是最糟糕的時刻?
來看下目前哪些市場已進入“技術性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共有14個股票市場進入“技術性熊市”。此外,印度BSE SENSEX、瑞士SWI20等指數也較近期高點下挫超17%,臨近“技術性熊市”邊緣。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股近些天的表現說明投資者認為美國政府沒有采取足夠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不論是疫情本身還是疫情對經濟的沖擊。
有分析人士稱,現在無法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時間、擴散范圍,由此產生的不確定性將持續給金融市場帶來動蕩。
面對近日的道指單日狂瀉2000點、布油跌破30美元、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0.5%,“股神”巴菲特也在前些天接受雅虎財經的專訪時直呼:“只要你一直在這個市場玩,什么都會遇見的。但是這次這個場面我也是'活久見'(It takes me to 89 years of age to throw this one into experience)。”
不過,這位奧馬哈先知也表示:“(當前的情況)沒有2008年或1987年那么糟糕。”
“如果你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將會看到這個市場上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最近的這次震蕩是由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暴跌這場'組合拳'帶來的后果,但1987年10月的崩盤(他稱之為'金融恐慌')顯然更為嚴重。”
而在談到2008年秋天的那場金融危機時,巴菲特坦言“至少到目前為止,(2008年的情況)比現在發生的任何事情都要可怕得多”。
正是由于躲過了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又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成功抄底,“股神”巴菲特的幾次神操作一直在業內為人津津樂道,“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的投資理念也被很多投資者奉為圭臬。或許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大風大浪,他對于近期市場的種種異動才如此淡定。
不過去年11月,伯克希爾正面臨著自2009年以來最嚴重的業績不佳問題,但彼時巴菲特經過多輪股票拋售,已手持創紀錄的1220億美元現金。他減持了唯一持有的科技股蘋果,第四季度更是破天荒地斥資2500萬美元買了兩只與標普500掛鉤的ETF,其實這些舉動已經在向市場發出信號:哪怕強如“股神”,或許在美股市場也找不到投得下手的標的了。這一系列操作當時招致了一些投資人的堅決反對,其長期股東、Wedgewood Partners的首席投資官羅爾夫就因為不滿清倉了伯克希爾的股票,理由是“巴菲特錯過了這個輝煌的牛市”。
說了這么多,到了最關鍵的一點:全球市場啥時候見底?你現在該怎么操作?
朋友,即便是巴菲特,很多時候也買在了半山腰,賣在了半山腰。如果你要見底,確實就幫不到你了。
不過,怎么操作?怎么投資?牛妹搜尋了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方正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近期,全球資本市場因疫情全球擴散對經濟造成的不確定性加大而走勢跌宕起伏,美元指數趨勢性下跌,美標普指數因連續大幅回落而快要觸發技術性熊市,A股市場也受到外盤的影響,大盤走勢波動加大,市場心態也是起伏不定。而我們堅持本周大盤先抑后揚走勢的觀點,對后市大盤挑戰年內高點3127點的觀點也不變,市場風格不變,市場結構調整。操作上,把握結構,調整持倉,逢低關注券商、5G與高端設備、環保與新能源、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及底部補漲股,以中長線思維關注科創板、券商及高科技股,堅決回避短期獲利豐厚股。
美爾雅期貨研究院則表示,道指進入技術性熊市,市場風偏或受到沖擊。國內方面,三大股指未能延續韌性,周二領漲的金融、科技類板塊在午后調整,拖累三大股指震蕩走弱。綜合來看,市場短期仍存調整壓力的概率較大。投資策略方面,早盤市場低開逢沖高后,偏弱震蕩思路應對。
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歐美股市在連續暴跌之后,至少存在技術性反彈的需求,再加上各國政府都會陸續出臺一些降息等對沖政策,所以繼續大跌的可能性比較小。反觀A股,已經步入技術性牛市,近期海外的暴跌也僅僅造成A股的寬幅震蕩,并沒有跟隨連續下跌。所以, A股短期內可能還會有所震蕩,但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極低;短期內震蕩結束后,仍然會繼續牛市上漲行情。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近日公募方面的資金動向。
3月以來,投向海外股市的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受到抄底資金青睞,凈流入資金約15億元。其中,華夏恒生ETF凈流入6.5億元,日經225ETF近10個交易日總份額暴增3.4倍,顯示資金抄底意愿強烈。
此外,在一片跌跌不休中,仍有爆款基金出爐。據悉,近日多款新基金進入發行期,匯添富中盤積極成長混合基金受到百億資金追捧,提前結束募集;易方達中證科技50ETF也宣布提前結束募集。
另外,國金證券發布最新的公募基金股票倉位測算報告顯示,與春節前的測算結果相比,股票型基金倉位從89.49%降至89.42%,混合型基金倉位從69.85%升至70.77%,基金整體倉位保持穩定。擁有權益產品的134家基金公司中,在此期間選擇加倉的基金有74家,選擇減倉的基金60家,表明公募基金仍然整體看好A股未來走勢。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長期投資者,現在也只不過是漫長投資區間的一次波動,甚至還可以逢低吸籌;如果你要博取短期收益,那么近期全球金融市場變化和你持有標的的基本面,就需要好好考慮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