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8 19:13:41
據悉,軟銀之前承諾向聯合辦公企業WeWork投資30億美元,還有兩周這筆交易即將完成,不過現在軟銀告訴股東,它可能會撤銷投資。與此同時,軟銀股價昨日大跌12%,創下2012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每經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受新冠肺炎“黑天鵝”影響,全球資本市場陷入震蕩。如此背景下,諸多投資機構紛紛調整自身策略以應對沖擊。據彭博消息,本周軟銀集團(以下簡稱軟銀)亦在考慮調整其去年最具爭議的一筆投資——或取消部分原本對WeWork實施的救助計劃。
記者注意到,軟銀此番旨在給原定于兩周后完成的30億美元WeWork股權購買按下暫停,具體調整方案尚未明確。
據悉,軟銀此番決定是由于WeWork受美國證交會(SEC)等部門調查、軟銀信用評級受挫、股價大幅滑坡等多重因素驅動下,軟銀高管采取的謹慎之舉。
據彭博消息,本周二,軟銀向WeWork股東發出通知,因SEC等美國政府監管部門對WeWork展開調查,于去年秋天制定的向該公司私人股東提出的30億美元股份收購計劃,可能不再進行。但軟銀向WeWork承諾注資50億美元的計劃不會改變,并且其中15億美元的資金已經到位。
去年9月,共享辦公“獨角獸”WeWork的IPO失敗,估值從年初的480億美元暴跌至80億美元,公司陷入危機、全球大幅度裁員。而究其IPO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糟糕的財務狀況——WeWork經營現金流長期嚴重失血且未來難以改善,以及同為共享經濟“獨角獸”的Uber、Lyft上市后股價表現糟糕,也嚴重影響了二級市場對于WeWork的估值。
隨后,一直對WeWork寄予厚望的軟銀開始擔起了“救火隊長”的角色,宣布將持續向陷入困境的公司提供數十億美元的紓困資金——其中包括收購該公司價值高達30億美元的股票(含公司聯合創始人、前任首席執行官紐曼高達9.7億美元的股份),以及超50億美元的債務和股權融資。
事實上,從2019年11月開始,WeWork即面臨著SEC的調查。SEC調查的核心問題乃是,圍繞其IPO過程中是否存在財務違規,包括其內部存在的潛在利益沖突以及融資行為。而對于近期被曝出的調查行動,SEC與WeWork均拒絕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向WeWork實施紓困計劃之初,軟銀內部就一直在討論改變股票購買協議,其討論的方案包括削減股份購買數量等。
有市場消息稱,如此考慮實則是軟銀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紐曼套現,不讓他通過此項購買計劃獲得巨額回報。
而就在兩周前,軟銀掌舵人孫正義在紐約的一場私人會議上表示,對自己以過高的價格購買了WeWork股票感到遺憾,不過也建議大家在未來1~3年里對WeWork母公司We.CO“寄予厚望”。
蔓延的疫情讓全球范圍內許多公司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這也讓以中短期辦公室出租為基礎業務的WeWork備受沖擊,此時該公司或許比從前更需要軟銀的“輸血”。
有分析指出,受WeWork被調查事件及大環境影響,軟銀可能會進一步壓低WeWork價格,或者等待經濟企穩后再進行投資,甚至不排除完全放棄交易的可能。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經濟學家均表示,一場全球經濟衰退正在發生。如此情況下,軟銀也不得不更加慎重。而據彭博消息,本月軟銀股價已下跌27%。
與此同時,亦有消息指出,軟銀此時調整對WeWork的紓困計劃或與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下調其信用評級以及近來股價的滑坡不無關系。
3月17日,S&P Global Ratings將軟銀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理由為:該公司近期宣布的股票回購計劃和股價下跌對其財務健康構成了風險。當天,在前景展望被下調和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震蕩的雙重夾擊之下,軟銀股價在東京跌幅超8%,盤中一度下跌12%,創2012年10月以來盤中跌幅最大,創2012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S&P Global Ratings分析師寫道:“如果股價繼續波動并導致其投資資產價值急劇下跌,該公司可能難以保持與評級相當的財務穩健水平。”從2月21日疫情海外蔓延以來,截至3月18日,軟銀股價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跌去42.69%。而縱觀其2019年的走勢,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全年股價跌幅達33.93%。
據彭博消息,目前軟銀的市值已跌至約6.98萬億日元,尚不到該公司預計其應有市值的一半。而就在兩周前的私人會議上,孫正義強調,當下軟銀的交易價格大大低于其實際價值,并呼吁此時是投資者買入的一個機會。
3月13日,軟銀通過其官網宣布為提升股東回報,將在未來一年花5000億日元(約47億美元)回購公司7%的股份。此舉也被外界視為,孫正義在2月新晉股東對沖基金Elliot強勢要求下所采取的舉措。據外媒報道,后者認為軟銀的股價被嚴重低估并要求其回購200億美元的股票以刺激股價,同時要求孫正義改變治理模式,提高對外投資的透明度。
不過在疫情“黑天鵝”的盤旋之下,軟銀宣布回購計劃并未對提升股價立竿見影。當前經濟背景下,大部分刺激舉措都頗顯無力。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股東提出的改變治理模式。軟銀似乎已在行動。3月初,孫正義即坦言,將來在投資行為上會更加小心謹慎,并表示此前他沒有充分重視投資人和獨立董事的意見,承諾將來會更多地傾聽意見。此番,調整購買30億美元WeWork股份計劃或也是這家舉世矚目投資巨頭改變的體現之一。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