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0 00:06:56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界衛生組織18日發布的這一消息,預示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仍將持續。
3月19日,商務部召開網上新聞發布會?!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咴诎l布會上提問:對于中國外貿企業來說,隨著疫情在全球進一步蔓延,多數企業已經從前期擔憂原材料供應不足、物流不暢,轉向開始擔心后續的外部訂單,甚至擔心出現毀約的情況。對于這種擔憂,商務部如何評價?
對此,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回答記者提問表示,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重點運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的財稅、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貿企業保市場、保訂單,引導企業做好風險防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前一段時期,疫情對外貿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我國企業無法復工復產,交不上貨。而后續的影響可能是別國企業到底還訂不訂貨。“尤其是對于疫情嚴重的國家,之前的訂單能不能按時交貨是個問題,所以即便復工復產后,外貿企業仍然面臨保訂單、保市場的重任。”
有企業遭客戶取消訂單
江帆在發布會上表示,世衛組織日前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有全球大流行特征,歐盟、美國、韓國、日本等一些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受到疫情影響,給雙邊貿易活動的正常開展帶來壓力。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可能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凡表示,前期受疫情影響,企業復產時間延遲,對訂單有一定的影響。后續預期還會遇到壓力,特別是歐洲疫情的發展,導致很多客戶不愿意囤貨了。
“韓國客戶的訂單已經受到影響。意大利客戶之前開會時還認為情況比較樂觀,就是一個大流感。但最近該國客戶的態度發生明顯變化。如果疫情繼續暴發,海外的需求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李凡說。
浙江寧波一家外貿公司的跟單員朱女士也表示,目前國內的工廠已經基本恢復生產了,年前的訂單擱置了約兩個月,現在都在加班加點生產,忙著出貨。但近一段時期企業也遇到突然收到客戶通知,要求取消訂單的情況,損失著實不小,“因為公司一般只收取客戶30%的定金,根本彌補不了成本。”
各地陸續出臺穩外貿措施
針對外貿企業擔憂海外訂單被取消的情況,江帆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為了把疫情對外貿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重點運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的財稅、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貿企業保市場、保訂單,引導企業做好風險防范。江帆進一步指出,中國外貿發展的韌性足、余地大,長期向好和對外開放的趨勢不會改變,完全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多個地方就支持外貿企業保訂單、保市場出臺了具體的政策,并已經付諸實踐。
據央視新聞消息,為了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山東提高了對外貿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比例,對小微外貿企業在全省出口信用保險統保平臺項下,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保費給予全額支持。
而在江西省,一家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僅用3天時間就收到全程網上辦理的出口退稅2000多萬元,大大充實了企業復工復產的流動資金。
此前,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合理降低短期險費率,幫助企業應對訂單取消、出運拒收等風險,開辟理賠服務綠色通道,適當放寬理賠條件,擴大保單融資規模。
“根據疫情形勢發展和企業實際訴求,后續商務部還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貿易融資支持力度,保障企業合理資金需求,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為外貿穩定發展創造條件。”李興乾說。
封面圖片來源:楊靖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