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7 00:36:37
備受關注的董家渡地王終于開賣。
每經記者 吳若凡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魏文藝
近期,最受業內關注的地產項目,無疑是綠地位于上海董家渡的地王項目。
3月24日,作為疫情之后上海第一個入市項目,綠地董家渡項目的住宅樓盤“海珀外灘”率先開盤了三棟住宅樓。按照均價13.8萬元/平方米計算,首期推出3棟樓203套房源能為綠地回籠近60億元資金。
董家渡地王項目對綠地有多重要?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曾笑言,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項目看一看,有時會“牽掛”到睡不好覺。項目初次赴京亮相時,張玉良甚至親自“壓陣”賣力推介。
3月2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董家渡項目現場看到,這個120萬平方米的巨無霸綜合體已全面動工,數個工地同時作業、近千人施工的場面頗為震撼。
據記者了解,董家渡項目(綠地外灘中心)7棟建成辦公樓已賣出4棟,單價直逼10萬元/平方米,目前已為綠地貢獻了超100億元收入。
如今的綠地,在董家渡用上了幾乎以往所有項目都很難匹敵的“貼金”成色。然而回想一年前,董家渡項目還只是一個東家債務纏身、被“四處叫賣”折價轉手項目。也正是這個曾經的全國地王項目,經歷了資本與地產之間這場“游戲”,從大起大落到起死回生。
董家渡項目施工現場
董家渡項目,原本姓“中民投”。
這家2014年8月橫空出世的企業,由59個民營企業大佬聯合投資設立,股權極度分散(最大股東持股不超2%),財力也極度雄厚——只用了5年時間,就將資產總規模從400多億元猛然拉升到3061億元。
就在掛牌后3個月,新鮮出爐的“中民投”聯合外灘投資、佳渡置業,一手釀造了全新的中國“地王”——總價達248.5億元的上海外灘董家渡地塊。
彼時的董家渡地塊,或許只是眾多民營資本用高杠桿撬動“稀缺地皮”的又一次游戲。不過中民投卻是實實在在的一戰成名,風頭一時無兩。
但世事難料,再次進入各大媒體頭條時,中民投身上的標簽卻變成了“債務違約”“變賣資產”“資產困局”。而中民投曾經規劃龐大的董家渡“高端商辦綜合體”,5年時間也只立起了幾棟孤零零的殘樓。
已竣工的辦公樓
最終,董家渡地王項目也被中民投擺上了拍賣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眾多與中民投洽談董家渡項目的“買方”中,報價越壓越低,有的甚至把50%的債權壓到了初始拿地成本價之下。
但深入盡調過董家渡項目的意向方都會發現,報價或許還算不上什么大問題。因為更多的麻煩來自于中民投本身極其分散的股權帶來的流程糾纏,以及表內表外難以一時厘清的高負債。
坊間一度傳聞稱,曾最接近董家渡項目的是世茂,中民投50%的股權報價160億元,但世茂因交易背后復雜的問題放棄了。
最終接手的是綠地集團。消息起初來得有點突然,但細品會覺得意料之中。
國企背景的綠地,在上海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撮合下,于2019后2月13日正式接下了中民投旗下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上海董家渡13、15地塊。綠地花了121億元,折價將一塊珍寶收入囊中。
拿下董家渡地王項目,綠地似乎也并非勝券在握。
雖然根據協約,綠地不用一次性付款,但121億元畢竟不是小數目。綠地為了確保董家渡項目的開發,就擬在不超過300億元的額度范圍內為項目所屬公司向金融機構的融資提供擔保。
并且據了解,董家渡項目的總投入高達六七百億元,安信信托還投了約100余億元,這部分本金是抽不走的。所以項目變現后必須優先償還工程款、下一期建設投入,以及金融機構的貸款利息等。
有業內人士曾戲言,董家渡項目是一個又貴又費錢的項目。
綠地近年在規模擴張中頻繁融資輸血,董家渡項目能否自己輸血、為集團減負甚至創收,也是影響綠地質量的因素。也由此,這個費錢的寶貝,甚至一度成為輿論對綠地發展勢能的質疑。
張玉良把董家渡項目交給了以管理、效率著稱的綠地二部,短短一年時間,項目確實提速不少。去年5月,董家渡項目以“綠地外灘中心”和“海珀外灘”重新亮相時,據記者了解,綠地已經做成了第一筆訂單。
3月26日,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董家渡項目現場時,7棟辦公樓已經竣工,沿中山南路西側的沿街商場也已結構封頂,甚至數棟超高層也都建設到了一半。
據綠地方面透露,竣工的辦公樓中已經有4棟售出,買家多是有金融背景的公司,比如買下A1和A2棟(共3.85萬平方米)的中國人保,以及買下整個總部辦公的3棟樓(即B1、B2、B3地塊)的海通證券。
記者查看兩棟辦公樓的預售證發現,A1和A2棟的交易對價約33億元,折合單價在10萬元/平方米,幾乎算得上中國“最貴”的寫字樓。
項目施工現場
加之海通證券B地塊的交易對價約70億元,目前項目已經為綠地貢獻了超100億元收入。
金融機構熱情高漲,用CBRE投資部董事周志鋒的話說,“國內金融機構要做一輪新的布局,陸家嘴基本買不到樓,所以要搶占隔江對望的黃埔金融集聚帶。”
此外,綠地的收入,還盯著一塊“肥肉”——住宅。
3月24日,作為疫情之后上海第一個入市的項目,綠地董家渡的住宅樓盤“海珀外灘”率先開盤了三棟住宅樓。事實上,海珀外灘原計劃在2月20日開盤。
畢竟越快賣出,越早賺錢。綠地為了增加套數和客群面,進一步調整了戶型結構,增加了小戶型配比。
按照均價13.8萬元/平方米計算,首期推出3棟樓203套房源,能為綠地回籠近60億元資金。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整個董家渡項目有非常可觀的現金回報。即便是做持有,也可以通過資本化得到非常高的回報率。
不過在這個項目上,或許綠地更看重實實在在的錢。據了解,寫字樓部分綠地只留下了項目的40%作為自持,即含300米外灘地標的一棟和一部分商業,其他均出售。
密切關注董家渡項目賺回多少錢的,還有項目的股東方和財務投資者——安信信托。
近日,安信信托一度因為中民投的關系傳出暴雷,并強行讓投資者延期兌付一年。
據了解,在中民投出現流動性危機、董家渡項目徹底易主后,安信安贏42號后續滾動發行情況不佳,其中優先級信托收益權129億元,劣后級43億元。
加之涉及多達35宗涉訴項目,官司纏身的安信信托涉訴金額已突破100億元。
如今為緩解資本和債務壓力,安信信托對董家渡項目也給予厚望。據透露,從項目的定價、財務到成本、收益等各方面,安信信托都有參與。
“董家渡地王”項目背后的資本參與眾多,即使如今大股東讓渡為綠地集團之后,項目背后以財務投資者、股東方、債權方等身份出現的資本仍然數目眾多。
從全國最貴的地,變成全上海最貴的樓。與其說董家渡是一個地產項目,不如說它從來都是一個“地產資本游戲”。
如今回看董家渡地王項目起死回生的“謀劃”,張玉良親自上陣、大量超高層排布、最貴價格配比,一次次金牌級待遇背后,也是一個個資本訴求。同時,消費方也得到了保值升值的地皮。
或許真正精妙的地產資本游戲,結果就是多贏。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若凡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