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07 20:36:26
《指南》在全國首先提出了“食安封簽”的應用,用于外賣食品包裝一次性封口,防止包裝在運送中拆啟,確保食品安全;采用“安心卡”記錄食品操作人員、外賣配送人員體溫等健康信息以及當日餐廳、外賣配送箱消毒情況;送餐人員配送時采用“隨申碼”等移動信息化技術,真正讓老百姓訂得放心,吃得安心。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4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獲悉,為有效引導餐飲服務單位復工復業及安全經營,上海今日起正式對發布實施《傳染病流行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安全操作指南》(以下稱《指南》)。
記者注意到,該《指南》是全國首個全面指導餐飲服務單位疫情期間經營安全操作的地方標準,主要總結固化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餐飲行業在經營實踐中的創新做法和有效舉措,形成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安全經營的標準。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技術管理處翟磊處長在介紹《指南》時談到,標準的制定從背景上體現“三個著眼”:著眼于促進餐飲業高質量復工復業;著眼于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著眼于餐飲業經驗的提煉和固化。
“本標準的諸多指導性規定是在疫情嚴峻期間形成的,對餐飲企業的經營安全提出了較高要求,雖然當前(中國)本土疫情已經大為緩和,但是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輸入性病例依舊不容樂觀,無癥狀感染者依然是潛在的‘危險分子’。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促進、雙勝利的大背景下,本標準倡導餐飲企業以更高要求規范工作流程,高質量復工復業,保障經營安全。”翟磊介紹。
具體來看,《指南》聚焦“分餐制”和“公筷公勺”,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指南》提出,餐飲服務單位宜采用分餐制、套餐、外帶等方式分散供應和用餐,避免人員密集用餐帶來的風險,并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記者注意到,為了進一步細化分餐制及公筷公勺使用的相關要求,增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正加緊聯合上海市商務委、市衛健委等部門制定《餐飲業分餐制管理規范》及《餐飲企業公筷公勺服務規范》地方標準,預計本月底前發布實施。
此外,《指南》還特別涵蓋了疫情防控及復工復業后餐飲服務單位應急處置、原料采購、食品加工、從業人員管理、供餐用餐、外賣配送、防控宣傳等全流程、全覆蓋的管理和服務要求,對餐飲單位的指導做到了全面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學性,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方案、上海模式、上海標準。
針對疫情期間,餐飲堂食和網絡訂餐配送防控特點和經驗,《指南》還特別聚焦“線上”“線下”用餐安全,采用無接觸配送、食安封簽、安心卡、智能取餐柜等創新服務方式,引領消費新模式、新業態。
具體做法上,《指南》在全國首先提出了“食安封簽”的應用,用于外賣食品包裝一次性封口,防止包裝在運送中拆啟,確保食品安全;采用“安心卡”記錄食品操作人員、外賣配送人員體溫等健康信息以及當日餐廳、外賣配送箱消毒情況;送餐人員配送時采用“隨申碼”等移動信息化技術,真正讓老百姓訂得放心,吃得安心。消費者非就餐時進入就餐場所宜佩戴口罩、測體溫,并出示市民動態管理碼“隨申碼”進行健康驗證。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是有利于提振消費信心,助力餐飲業回暖復蘇的必要條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通過《指南》中的倡導能逐步引導大眾改變餐飲習慣,普及百姓健康生活方式,健全社會預防體系,體現飲食文明。同時能提升餐飲行業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翟磊談到,“疫情期間形成的經驗和做法,有必要通過標準的形式予以提煉和固化,為當前和今后提供技術指引。”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