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2 23:05:30
界龍集團所持1.8億股股份對應股權轉讓對價為14億元,每股轉讓價格為7.76元,相較《股份轉讓意向協議》簽署前一日(2019年8月15日)收盤價3.84元/股溢價102.08%。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實習記者 舒冬妮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界龍實業(600836.SH)發布公告宣布,公司第一大股東界龍集團與麗水浙發易連商務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浙發易連”)簽署的《表決權委托協議》相關表決權委托事項已生效,浙發易連在公司中擁有委托表決權的股份數量合計為1.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7.23%,浙發易連實控人王愛紅成為公司實控人。
至此,界龍實業一波三折的實控權轉讓歷程終于劃上句號,但未來將走向何方還不得而知。
2019年8月16日,上海桓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桓冠新材”)與界龍實業第一大股東界龍集團簽訂《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擬通過協議方式收購界龍集團持有的界龍實業1.8億股股份。
后桓冠新材退出收購,杭州西格瑪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格瑪貿易”)成為新的受讓方,11月15日,界龍實業與西格瑪貿易、桓冠新材簽訂轉讓協議。
最終,界龍集團所持1.8億股股份對應股權轉讓對價為14億元,每股轉讓價格為7.76元,相較《股份轉讓意向協議》簽署前一日(2019年8月15日)收盤價3.84元/股溢價102.08%。
界龍實業1994年成立于上海浦東,以印刷業起家,房地產也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后因上海迪士尼項目落戶界龍總部附近,公司一度被資本市場熱捧為迪士尼概念龍頭股,但根據歷年公告,界龍實業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實際已經虧損多年。
數據來源:界龍實業歷年年報 每經實習記者 舒冬妮 制圖
界龍實業也多次努力扭轉虧損狀態。2016年,界龍實業投資了3億元新建年產8000萬平方米彩印包裝產品項目;2017年斥資1.5億元新建了紙漿模塑包裝制品項目;2018年投資1.5億元建設干壓紙模產品項目,但結果并不理想。
2019年5月28日,公司副總經理高祖華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被拘留;6月27日,費屹立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今年1月23日,界龍實業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00萬元到-9800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8800萬元到-10400萬元。
當日,界龍實業收到退市風險第一次提示公告,公司股票將在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時至今日,對界龍集團來說,14億溢價“賣殼”可能是好的結局。
啟信寶信息顯示,浙發易連于2019年12月13日成立,由新瑪(麗水)商務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瑪公司”)和西格瑪貿易出資成立,其中西格瑪貿易認繳1億元占比14.29%,并任執行事務合伙人。
此外,根據啟信寶信息顯示,新瑪公司于2019年12月11日成立,股東為西格瑪貿易,后者的實控人則為王愛紅。
根據官網介紹,西格瑪貿易于2008年成立,以國內外銷售、批發零售和進出口業務為主,主營竹木制品、炭制品、橡膠制品等,出口方向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國、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
2019年11月25日,界龍實業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稱,合伙企業仍在搭建過程中,合伙企業合伙人現階段除西格瑪貿易外擬定為四家,其中三家為浙江省內的國有投資公司,資金管理規模均超過20億元,另外一家系民營資產管理公司,資金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
收購價款則共計14億元,根據西格瑪貿易出具的說明,收購資金中由西格瑪貿易出資4億元,其中約1億元計劃來源于西格瑪貿易的股東投入,約3億元計劃來源于西格瑪貿易向實際控制人王愛紅之兄王正郁或其控制的企業的借款;除西格瑪貿易外的四家合伙企業合伙人以自有資金或其管理的資金合計出資約4億元;合伙企業擬向銀行申請并購貸款約6億元。
如今,實際情況與當初公布的信息并不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王愛紅之兄王正郁為富來森董事長,“富來森旗下資產眾多,除了美股上市的兩塊資產外,不排除有計劃向A股進軍,從其從前介入*ST中捷的股權以及當前界龍實業的賣殼中來看,其應該是有在A股有一番作為的想法。”曾有券商投行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但在答問詢函中,根據王正郁出具的說明,就本次收購,王正郁或其控制的企業同意向西格瑪貿易提供約3億元的借款。同時,王正郁承諾盡管其向西格瑪貿易提供上述借款,其現在及未來均不謀求西格瑪貿易和西格瑪貿易控制的企業的控制權。
實控權轉讓完成后,界龍實業的未來將在王愛紅的帶領下走向何方,值得進一步關注。截至4月22日收盤,界龍實業報價6.32元/股,下跌1.56%。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