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當“后浪”涌來“前浪”里的中年碼農怎么活?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07 08:20:42

          每經記者 胥帥  張虹蕾  宋可嘉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五一假期的尾聲,《后浪》視頻刷屏了朋友圈,但也引來不小爭議。在這場“前浪不滿、后浪無感”的對峙里,不少“大齡”程序員惶惶不安,“后浪”奔涌而來,為自己貼上“前浪”標簽的他們,自稱是“996”的“韭菜”,彷徨卻又無可奈何。

          曾經,沉迷于傳奇和夢幻西游,這群80后站在“前浪”浪頭,誓要與面前的電腦廝守終身。可倉促之間,他們便步入了人生的新階段——中年。

          中年,在這個標志著“成熟”的年齡階段,家庭、事業、財富,看似擁有了一切,他們卻有些力不從心。左手牽著年幼的兒女,右手扶著年過花甲的父母。房貸、教育等開支“大山”,互聯網人才結構性過剩,年齡增長帶來的高薪壓力,身體機能不可逆下滑……

          就連剛滿30歲的青年也恍然如臨大敵,“中年程序員太難了!”雖然拿著平均高達18153元的工資,但僅有13.57%的人在這個行業堅持了十年以上。

          有人說,程序員的轉型就是離開。但也有人認為,競爭總是存在的,活下去的辦法就是學習,閱歷和經驗,是“大齡”程序員積累的先發優勢。“真正的人才一直稀缺。”畢竟,在每個時代,真正站在浪尖的只有那一小部分人。

          轉型焦慮:

          熬不了“996 不敢輕易跳槽

          隔了兩天時間,何熙(化名)終于有時間刷了刷微信,得知了記者約訪的消息。“只能有15分鐘時間交流!”何熙抱歉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996”的碼農生活太忙了。

          何熙是一家游戲公司的資深程序員,僅比35歲的招聘紅線小一歲。3月下旬,在一家咖啡館里,何熙摸了摸褪去的發際線,嘟囔一句:“最近兩年一直想轉型。”

          2008年畢業至今,何熙已經寫了12年代碼,“簡直寫膩了”。寫膩了的還有老曾,他自稱是“老古董級別程序員”,Python、C++這些都寫過。2012年,他轉型了,“和機器打交道久了,更想和人打交道。”

          過著忙碌生活的還有周易。不過此忙非彼忙,已經從程序員群體“脫坑”的周易,忙著打理烤魚、火鍋生意。轉行做餐飲,更多的是因為無奈,周易曾在華為當了兩年程序員,他對程序員生活的評價是——重復的高強度腦力勞動。時間一長,著實扛不住“996”的生活。

          8110c068.jpeg?Expires=190434145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RYQp24mVuEy3bQln82CeMc%2BazLg%3D

          2008年,學習計算機專業的陳彼得在大學畢業后選擇“滬飄”,進入某世界五百強企業旗下的項目組。

          在陳彼得看來,就像踢球有球感、說話有語感一樣,程序員具有的神秘力量被稱為“碼感”。有探索精神的優秀程序員,除了關注手中的代碼,也會對技術框架和業務需求多加思考,再和產品經理“大戰”三百回合。

          日子久了,他覺得身邊30多歲的同事,就像一顆顆螺絲釘,在計算機前日復一日地完成重復性極高的工作,“就像看見了10年后的自己。”陳彼得形容,這是一種“恐怖的感覺”……

          今年37歲的“老楊頭”是成都一家游戲公司的游戲服務器主程,相當于架構師。經歷過初期的軟件開發、軟件工程師,“老楊頭”已是高段位程序員。從低段程序員走到高段,“老楊頭”總結稱,是拿命拼來的。然而在35歲之后,“老楊頭”感覺自己“提不動刀”了。

          “現在熬上一夜會犯困幾天,以前天天熬夜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早上六七點起床都能精神百倍。”“老楊頭”感到身體機能明顯下滑,而在他身后,有無數個毛頭小伙,像他當年一樣,精力充沛且雄心勃勃。

          32cb666f.jpeg?Expires=190434145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PwU6UZYWzYK6eDUP4on9DzyIsEI%3D

          人至中年,半生已過,中年程序員該何去何從?

          比精力,比不過時刻伏案在計算機前的小年輕。他們正處于巔峰狀態——夜深人靜時寫代碼,可以沉迷其中忘記睡覺。

          比思維,長期工作習慣形成路徑依賴,思維革新談何容易。抖音、王者榮耀、吃雞很火,但中年程序員有可能還是喜歡玩紅色警戒,看《康熙王朝》……

          比容錯率,“老婆孩子熱炕頭”加上房貸車貸壓身,這是和初生牛犢完全不一樣的機會成本。

          “各項開支一個月得上萬元,壓力很大,我的一些朋友現在真的不敢失業。”“老楊頭”表示。中年程序員的困境大體如此,越想轉型,卻又越難轉型。

          8760027a.jpeg?Expires=190434145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zKYlIJiOIE0MVX2ajBxHQAGh6a8%3D

          每日經濟新聞在微博發起了問卷調查,在收到的近百份答卷中,有高達72%的程序員在找轉型機會,其中更有39.5%的程序員在考慮告別這個行業。

          75c59b05.jpeg?Expires=19043414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6q6wk%2F2eu9YKJtQHnIzUQ3bkyUg%3D

          他們急于轉型的背后,不僅有步入中年更難承受高強度工作的原因,也擔心自己會被人工智能替代、犧牲生活、待遇下降。

          “世界上沒有能讓程序員待到安全退休的企業,IT行業比任何行業都殘酷。”陳彼得反復強調,計算機行業是一個不斷革新的行業,這一特性決定了程序員不能只靠經驗存活。近年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飛速發展,只有持續學習涌現的新技術,才能讓自己跟得上節奏。稍有松懈,就會被時代無情的拋棄。

          一家負責游戲項目的主管稱,無論你是想從技術開發做到管理組長,還是轉做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都是按照項目成功的幾率晉升。對于程序員而言,有時候,價值不是由年齡大小決定的,而是處理各類BUG的能力。

          高薪背后:

          90后已占半數 薪酬增速放緩

          在程序員整體構成比例中,35歲以上的中年程序員已算是“稀有物種”。

          2019年,20歲~35歲的程序員占比為90.63%;35歲~40歲的程序員占比僅為7.32%,40歲以上的程序員占比更是只有1.91%。

          5a27f02e.jpeg?Expires=19043414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2FpvGDBGbEdLMgHdkAANPwnw%2BqY%3D

          要知道,僅有13.57%的程序員在這個行業堅持了十年以上。

          這是獵聘網給出的一份大數據,也反映出35歲以上還活躍在一線的程序員極少。

          數據顯示,2019年,30歲~35歲的程序員的薪資接近2萬元;40歲~45歲的從業者月薪突破3萬元,45歲之后,月薪達到峰值32320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程序員在40歲之后,薪資增幅逐漸放緩。

          相較于其他大多數行業,程序員的工資水平較為突出。

          根據獵聘網數據,去年全國互聯網行業程序員平均月薪18153元,高于全國全行業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17153元。

          但是,新人對此早已虎視眈眈。從全國互聯網行業程序員的年齡分布來看,90后已成為程序員行業的主力軍。

          在這組數據的背后,互聯網經濟已成為“水大魚大”的市場,養活了大量經濟個體以及程序員。

          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中國網民規模為8.5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1.2%,網站數量518萬個。

          982a82e7.jpeg?Expires=19043414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M8j7c%2FFH5PPcm1vSux2LQZ8gbp0%3D

          可是,程序員市場的人才結構是非均衡分布的金字塔型,一般水平的程序員很多,高水平程序員不足。

          目前,程序員的供給數量大幅增加。各大高校普遍開設了計算機專業,民間也如春筍般興起了各種程序員培訓班。

          從學歷上來看,本科以下(含本科)的程序員搭牢了這個群體金字塔底部。

          獵聘網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本科以下(含本科)的程序員比例分別為83.3%、84.2%、82.1%、79.4%及82.3%。而碩士、MBA/EMBA、博士&博士后學歷的程序員總比例不足20%。

          “招聘時會篩選學歷,這實際上構成了程序員的護城河。”何熙說,即便半路出家的程序員很多,但99%進入不到行業的升職渠道,可能做個一年半載就會轉行。

          程序員市場的結構性過剩還伴隨互聯網技術更迭引發的需求變化。受訪程序員大多感受到,移動互聯網紅利衰退期導致整體待遇增速停滯,曾經“萬人難求”的崗位熱度退潮。

          多位程序員表示,自從2017年開始,工資基本上就沒有增長。

          獵聘網數據顯示,2018年及2019年,30歲~40歲程序員平均年薪維持在25萬元左右,增長遲緩。

          bff6abfb.jpeg?Expires=19043414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ehnrGjmbLbi6HbLa4VnKc7cbPjI%3D

          “2016年、2017年,算法、大數據比較火。之前人工智能這一塊也比較缺,現在都不怎么缺了,因為整個形勢不行。”何熙說,包括現在做APP、做安卓或者蘋果系統的程序員需求都不如過往。而在移動互聯網人潮鼎沸之時,這類程序員是“白馬股”,享受高估值和高溢價。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市場對做安卓系統程序員的需求僅有1.34%,排在前十開外。

          還有資本退潮擠出水分的因素。2015年,資本市場火熱,誘發了初創科技公司估值提升。但潮頭過后,創投、風投對互聯網企業的投資變得更為謹慎,后者的經濟核算也更為理性,包括對程序員成本的預估。

          “靠一張PPT或者一個APP就想融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何熙說,資本更關注成本、現金流、獲客成本這類通用的商業常識。

          在資深程序員、北京進化星球科技有限公司CEO胡嵩看來,真正把基礎學好吃透的學生太少了。“每次大規模校招,都不免要感慨一下,學校的教育和業界的需求脫節。而日常的社招更是讓人感嘆,大部分程序員的工作都是重復的,沒有在技術提升上起到什么作用。所以,真正有技術追求的人,不要關心統計數據,機會是很多的。

          獵聘方面則指出,2019年,全社會確實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一些互聯網公司有裁員行為,但這只是行業的一部分現象。從整個互聯網行業來看,2019年是互聯網+繼續深度發展的一年,互聯網行業有不少公司獲得融資,甚至是上市。從獵聘大數據來看,2019年,在互聯網整個行業中,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和供給占比都位居全行業前茅,處于供需兩旺的狀態。

          0565a230.jpeg?Expires=19043414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2UfDscrgE47fvChzJxiIUGTNnDU%3D

          獵聘方面表示,中高端程序員不僅是互聯網行業的核心技術職能,也是很多新興領域的重要技術支撐,如AI、大數據、云計算、網絡安全等領域,需要大量的中高級程序員進行技術研發。這些領域在2019年都獲得了迅猛發展,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斷在加大,這會進一步增加互聯網行業和新興領域對于中高端程序員的需求。

          對于新冠肺炎疫情對互聯網人才供需的影響,獵聘方面指出,互聯網行業因為輕資產、可線上化、可遠程辦公的原因,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小,有一些分支領域,如生鮮電商、在線教育因為疫情逆勢上揚。隨著國內疫情總體趨于穩定,不少企業進一步拓展線上渠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互聯網技術的主導力量,中高端程序員群體依然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是招聘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人才。

          行業現狀:

          邁入“工業時代” 崗位好比“螺絲釘”

          長大后想做什么?以往,孩子們的回答大多是科學家或是老師。如今,對于“10后”來說,熱門答案又多了一個。今年3月,少兒編程教育機構核桃編程發布的《新10后Coder觀察報告》顯示,排在科學家、教師之后,最受孩子追捧的職業是程序員

          而我國程序員群體的發展,和中國互聯網進程息息相關。

          一位70后程序員感嘆道,“我填志愿那時候,計算機專業最火爆了,競爭非常大,很多成績優異的學霸都有被調劑的情況。80后還好,正是行業飛速發展的時候,人才缺口很大,程序員高薪就是從那時開始的,但現在這行情,大不如前了,技術人才也已開始爛大街,真替95后、00后擔憂。”

          d2ea1fac.jpeg?Expires=1904341459&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2ByPonmO1FXPpuOdrH0qjVuQ1llg%3D

          40歲的崔三石(化名)從2002年開始,做了10年的軟件測試和開發。他最開始學的是生物醫學工程,但在他畢業時,這一行太難就業,計算機則容易得多。當年,他的工資是2500元一個月,遠高于社會平均工資。要知道,當時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也就2萬元出頭。

          “那個時候,我們所在的二線城市的房價每平方米4000多元,我的工資是(每月)7000元。”何熙仍記得程序員的“金領時代”。

          何熙“入坑”程序員的原因并非方便就業,而是為了有更多玩游戲的時間。但當他掉進坑里才發現“被現實欺騙”。“打游戲和敲代碼根本是兩回事!”

          早期,開放源代碼的互聯網提供了廣闊的公共空間和無限想象力,有能耐、有膽識的先行者在商業化初期挖到“第一桶金”。

          這是中國最早有關程序員的“華山論劍”,“中國第一程序員”求伯君、江民科技創始人王江民……那是個帶有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靠一行代碼成為程序員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郝鵬(化名)崇拜求伯君,也崇拜云風——用夢幻西游拯救丁磊的那個男人。盡管已三十而立,郝鵬一直有固定瀏覽云風博客的習慣。

          可當程序員們在職場中摸爬滾打一圈,便已是中年,他們告別了浪漫的個人英雄主義,成為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步入互聯網“工業時代”。

          “前工業時代出現了非常多的工匠大師,他們手工做出來的東西非常精致。為什么到工業時代就不行了?因為規模上來了,就不再是小作坊就可以完成的。”何熙說,當一個行業成熟后,它的產品就越復雜,個體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則更多。

          移動互聯網的敏捷經濟不斷創造新的需求、新的市場。計算機、代碼和程序員不再稀缺,市場會重新估算每一個環節的價值。

          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打了一個比方:程序員好比原來的車間工人,學藝精湛的做高層級的技術員,能力突出的就帶隊做管理。認真生產好每個螺絲就是貢獻。

          國外樣本:

          日本工作氛圍變得更寬松 但薪酬價差不大

          那么,國外的程序員又面臨著怎樣的就業環境?

          “四五年前俄羅斯盧布大跳水時,我們招聘過二十多個俄羅斯的程序員,年紀都還挺大的,都是在30歲以上。前公司在做社招時,招的程序員年紀基本上都不小,工作年限大多在5年以上。”在日本從事編程工作10年的林磊(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道。

          林磊所指的前公司,是他到日本后的第二份工作——在世界最大工作搜索引擎網站Indeed做后端程序員。在2014年加入了Indeed日本分部后,林磊注意到,這家美企在日本招聘了大量外國程序員。

          其實,類似情況在日本IT公司并不鮮見。“在日本的各種IT公司里,總能看到很多印度人、美國人,還有一些德國人,他們都在這邊生活。”他說。

          實際上,日本IT人才一直存在較大缺口。而為緩解人才供應不足,日本的IT企業大多選擇從中國、印度、美國等地引入人才。

          林磊說,他目前所在公司的工作節奏相對輕松。“晚上不到7點可能就只剩下一半不到的人了。遇上惡劣天氣,大家可能會選擇Work From Home(在家辦公)。”

          2d9ecc6a.jpeg?Expires=190434146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2B6hf3rptQoBQ%2FgCIYXOPBhYRkk%3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因為日本企業大多采取的是終身雇傭制,這一日本特有的勞動雇用制度,讓企業正式員工得以在公司享有能“做一輩子”的終身受雇保障。盡管這一制度近些年在日本也面臨著崩盤危機,但支持終身雇用制的人依舊不少。

          現在在一家日本美企做搜索排序工作的麻布(化名)周末幾乎不會加班,除了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6點的工作時間,都可以進行個人生活安排。

          實際上,曾經被打上加班嚴重標簽的日本,在去年4月已開始實施限制加班新規。政府要求大企業員工加班時長每月不得超過45小時、每年不得超過360小時。如果違反規定,企業會面臨每一人次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罰款。而今年4月開始,日本中小型企業也會施行相同規定。

          林磊表示,雖然自己的薪資和中國同學相比可能已被反超,但是像Indeed這種在日美企,當前畢業生就可獲得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萬元)的年薪,這已是日本社會所認為的中層水平。

          林磊稱,程序員的工資待遇并不比畢業生高很多。“一直待下去肯定會比畢業生要熟一點,干活快一點,按日本的薪資體系,不是說你工作個三五年,就能變成應屆生(工資)的3至5倍,頂多多百分之三四十,這就很了不起了。”林磊說。

          寬松的工作環境也讓林磊更加糾結未來是否要回國發展。他說,“畢竟我沒有嘗試過996,工作經驗上可能就比同齡的國內程序員要少一點。我對國內大齡程序員的現狀也有一定擔憂,在我的認知里面,我覺得程序員確實是持久性比較低的職業,一是因為我現在就感覺自小孩出生后,精力上明顯就低了很多,在國外有一個寬松的環境,比較好。”

          未來出路:

          人才一直稀缺 除了學習別無他法

          2001年的互聯網冬天,丁磊一度想要賣掉網易,孫正義的軟銀公司旗下互聯網公司市值縮水超過七成;網宿科技股價曾超越貴州茅臺成為A股一哥,如今的股價已不及巔峰期零頭;中青寶曾成長為創業板翹楚,如今股價不及輝煌時的五分之一……

          時代變遷迅速,中年程序員生于社會變革時代,技術的變革力量會加重程序員的危機感,擺脫路徑依賴則十分關鍵。有程序員說:“如果程序員現在依舊死抱著3G無線通信基帶模塊,結局顯而易見。”

          保持學習是受訪程序員們達成的共識,觀念和思維的進步是提升競爭力的必然路徑。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在接受采訪時反問道:“你們記者不追熱點,不學習,難道不會被淘汰?”

          ab577989.jpeg?Expires=190434146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Thoi%2F7sUl5x3pAwT%2FdEUB8dW1cg%3D

          在陳彼得看來,經過幾十年的培養、積累,程序員在數量上確實出現了飽和現象。但真正有危機感的是技術競爭力不強的群體,真正的人才一直都稀缺,“對技術有追求的、不斷進步的軟件工程師永遠是HR、CTO們眼中的香餑餑。”

          “因為你們是在當下人心浮動、普遍追求短期利益的社會中,能夠靜下心來讀書,能夠獨立思考,能夠虛心求知的一群人。不論你目前社會地位如何、生活狀況如何,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更上一層樓。這種原動力,是中國在過去40多年里能夠高速發展的根本原因。”“老楊頭”最近在讀吳軍的《態度》、《見識》、《格局》三本書,這段注腳是鼓舞中年程序員的文字力量。

          “在公司工作是學習和鍛煉自己,離開也能去更好的地方。30歲、40歲對大家來說,只是面對的壓力有所不同,只是人生的階段有所不同。”上述創始人表示。對此,何熙補充道,中年程序員也有人脈資源、經驗閱歷的比較優勢。

          敲代碼寫程序能體會到邏輯思維的樂趣,看著一個產品從自己手里搭建起骨架然后面世,常常會在思維碰撞時靈光一現,何熙笑著說,程序員還是蠻有趣的。

          借著短視頻的東風,陳彼得也開始在抖音、直播方面進行嘗試。“安安靜靜敲代碼的中年程序員,沒學過專業的拍攝,不懂得怎么拍;日常只知道刷抖音,卻找不到系統運營抖音的方法;程序員不善言辭的特性,讓我不知該怎么面對鏡頭。但我依然在做各種各樣的嘗試。”

          現在的90后創業者,生來就浸潤于互聯網時代,有著更好的互聯網習慣和互聯網思維,這是他們創業的優勢。但當下,在夢想和金錢誘惑的雙重催化下,很可能沖動地開始一個項目,又無聲地結束。程序員創業其實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沒有捷徑可以走,必須要腳踏實地。”陳彼得如是說道。

          記者手記丨不應用年齡定義“前后”浪

          在與多位程序員交流的過程中,我明顯能感受到他們對于未來的焦慮。但是,他們并未因焦慮自我矮化,信心普遍有之。這一道對抗的張力就像波浪的內生推動力,后浪潮起,前浪潮落。

          而潮起潮落也反映出了互聯網的周期律,就像3G替換了2G,5G將替換4G一般。然而,周期律并非是根據時間先后發生的,而是一種邏輯先后——技術無法適應需求,必然被淘汰。

          而有志之士絕不甘于平庸,會以一股韌勁穿越周期。

          誰說“前浪”程序員一定會被“后浪”程序員淘汰?年齡從來不是程序員的度量標準,時代更迭下,會留下更能創造價值的人。

          三十如何?四十如何?五十如何?七十又如何?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前浪”和“后浪”不應以年齡來區分

          激情不減,理想不滅,信心不死,這便是最有力量的浪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6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人成视频福利免费 |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外国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