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09 20:46:40
在復盤和關注近期市場及板塊走勢時,錢研君發現,沉寂兩年之久的高送轉題材,正在被市場資金強烈關注,包括卓勝微、奧飛數據、兆易創新、泛微網絡等含權較高的股票,最近的表現都很強勢。高送轉的“春天”似乎來了!不過,經過錢研君仔細觀察和篩選,最強的高送轉股票陣營主要集中在三個板塊,且聽錢研君一一道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各位老鐵,大家好,我是錢研君。每個周六,我都在公眾號“道達號”上發布最新的研究成果——錢瞻研報。
在五一勞動節前的一期欄目中,錢研君分享了關于建材行業的相關投資思考,從白金版的公司池來看,表現總體不俗,三家不同類型的建材公司股價創出新高,蒙娜麗莎股價短期漲幅更是超過15%!
此外,近期分享的云計算和調味品行業,也是走出多只牛股,比如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又比如千禾味業、天味食品。
如果你以為此時錢研君來回顧近期表現是為了自賣自夸,那你就錯了!其實在復盤和關注近期市場及板塊走勢時,錢研君發現,沉寂兩年之久的高送轉題材,正在被市場資金強烈關注,上面提及的中科曙光和天味食品就是例子。
事實上,除了這些個股外,還有包括卓勝微、奧飛數據、兆易創新、泛微網絡等含權較高的股票,最近的表現都很強勢。高送轉的“春天”似乎來了!
不過,經過錢研君仔細觀察和篩選,最強的高送轉股票陣營主要集中在三個板塊,接下來,就進入本周欄目的正題!
本期《錢瞻研報》的白金版,錢研君為大家重點介紹了四家含權、除權科技類上市公司。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閱讀白金版的重磅內容。
免責聲明:本文及錢瞻研報白金版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經過仔細梳理,目前高送轉板塊表現搶眼的三只個股分別是奧飛數據、兆易創新以及中科曙光,而這三只個股分別代表著半導體、服務器以及信息技術三個領域。
為何此時要對這三大領域進行關注,是因為疫情造成的沖擊之下,需要新技術、科技類產業來改變疫情的沖擊!
近期關于半導體行業,最大的新聞莫過于半導體制造商中芯國際宣布擬登陸科創板,這無疑提振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估值體系。
近兩年來,關于半導體行業,講得最多的就是國產替代。的確,不論半導體行業表現如何,國產替代的邏輯,中短期是沒有改變的,國產替代勢在必行之路見下表:
全球半導體呈現一定周期,2000年之前IDM模式主導時期,周期為4至5年。2000年之后Fabless+Foundry模式主導時期周期縮減為2至3年。預計從2020年開始,全球半導體進入下一個周期的向上期。從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月度增速看,2020年2月增速已經回到正增長,達到5%。受到疫情影響,可能回暖速度放緩,但趨勢不變。
目前,世界集成電路工藝技術進入新階段,一是創造新需求,在最先進的工藝7nm、5nm、3nm有新的產品需求,例如手機SOC、CPU、高速運算ASIC、ADAS等。二是各類產品工藝各向前提升一代,例如28nm向14nm更換,90nm向55nm更換,工藝換成更先進的工藝,產品的性能肯定會提升,產品性能提升,又會吸引更多應用。
現如今,投資我國半導體公司存在5大邏輯:
第一,中國半導體公司面向的主要是國產化替代驅動的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增速遠高于全球。
第二,國內的科技公司投資人和美股科技股投資人重疊度很低,雖然有滬深股通可以買國內半導體公司,但是外資實際買入的量很小。
第三,科技股最佳投資期是盈利穩定之前的階段,而此時的業績規模尚不足以支撐高估值,高估值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必要條件,要降低基于利潤的估值邏輯的權重。
第四,高估值不一定有泡沫,因為無法預測半導體未來向外擴展的潛力。1969年的芯片還只是用于計算器,當時不會會想到后來的PC、手機對芯片的需求。
第五,國內的半導體公司正處于上述階段,現在需要重視的是“長期賽道+短期增速”,只要公司的技術和產品處于上升周期,且增速保持高增長,就可以持續買入。
4月16日,芯片代工龍頭廠商臺積電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05.97億新臺幣,同比增長42.02%,實現凈利潤1169.87億新臺幣,同比增長90.55%。凈利潤創近年來一季度歷史新高,主要受5G及高性能計算需求推動,高性能計算部分在總營收的占比為30%,高性能計算的強勁需求是對云計算上游景氣度的驗證。
此外,Intel和Aspeed分別作為X86架構芯片和BMC芯片的龍頭廠商,同時也是服務器核心部件的供應商,其經營數據可以作為判斷市場服務器需求的前瞻指標。考慮到Intel經營數據每季度披露一次,且交貨周期較長,Aspped每月更新營收數據且相對Intel更短的交貨周期,采用其經營數據作為服務器市場前瞻性指標更具優勢。
不難看出,自2018年以來,Aspeed營收同比增長率便達到相對低位水平,2018年12月更是為負值,增速短期低迷后,2019年7月同比增速重回正向區間,2019年12月同比增速為69.44%,回到歷史相對高位水平。Aspeed作為服務器廠商的上游,業績的提升意味著服務器廠商庫存儲備的加速。由于Aspeed營收增長相對于服務器廠商出貨提速具有提前性,其2019年7月之后持續的積極增長態勢或意味著服務器市場2020年上半年的回暖。
國內云計算快速發展,尤其是疫情期間,中小企業上云趨勢明顯,云計算對于云服務器需求增強,對物理服務器供應鏈依賴也有所加強。互聯網和云計算廠商也有對服務器的自研技術,主要是一些對服務器需求量比較大,同時應用需求變化較快的互聯網廠商。
在目前階段,互聯網和云計算廠商仍需要依靠專業的服務器龍頭廠商,專業的服務器龍頭廠商的優勢在已經形成的規模效應,從而體現對供應鏈的掌控力,服務器等基礎設備上游依賴的關鍵技術廠商眾多,除了三大件CPU、內存和硬盤/SSD,還有大量的陣列卡、光纖卡、BIOS、BMC等技術廠商,專業服務器龍頭廠商的規模效應是上游零部件廠商考慮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息技術,也是這幾年大力扶持的行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里,IDC是核心基礎設施,其現已成為信息科技高效穩定運行的最核心場地,是大多數企業極為重視的基礎保障設施。
總體來看,國內IDC行業需求未來將保持30%左右的增速。從下游子行業需求角度分析,云計算、中大型互聯網企業、金融行業需求持續增加,小型企業需求放緩;從IDC所處區域分析,一線城市需求顯著更大。
當前電信運營商占據了行業內超過50%的市場份額,但由于第三方IDC公司在資源獲取、定制化服務、靈活體制、人員激勵等方面的優勢,市場份額逐步增加,其中龍頭第三方IDC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17年的14.3%增加到了2018年的15.7%。預計未來幾年電信運營商建設5G資金緊張將放緩在IDC領域的擴張速度,第三方IDC公司將繼續擴大其市場份額。
現今,一線城市由于政策、土地、電力、網絡等條件的制約,IDC的供給十分有限。北京、上海、深圳均于近兩年出臺明確的數據中心PUE限制政策,以及部分建設總量的控制政策。據工信部測算,2018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均存在明顯的供不應求,平均缺口率達到了25%;而中西部地區存在一定的產能過剩,其中西部最為明顯,供給超出需求達到15%。
根據IDC圈的統計,全球廣義IDC市場整體規模達到6253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6%,而中國IDC業務市場總規模達1228億元,同比增長29.8%。隨著信息技術未來幾年的持續發展,據IDC圈的預計,到2021年中國IDC業務的市場規模將達2769.6億元,增速超過30%。
風險提示:
1、云計算發展不及預期;
2、互聯網新業態發展不及預期;
3、小企業上云速度超出預期;
4、IDC企業杠桿率過高;
5、國產化政策支持的變化。
本期錢瞻研報的參考研報如下:
信達證券:云計算國產化—服務器的雙重使命,數字貨幣場景應用可期
國信證券:半導體行情來了買什么
招商銀行:IDC: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基礎設施
本期《錢瞻研報》的白金版,錢研君為大家重點介紹了四家含權、除權科技類上市公司。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閱讀白金版的重磅內容。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