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2020-05-20 09:13:19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蘧毛毛 攝
特斯拉自動駕駛套件又要漲價了。
5月19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表示,7月1日起“全自動駕駛套件”(Full Self-Driving suite,FSD)的售價將提高1000美元,漲價后,FSD價格升至8000美元。
同時,馬斯克發布進一步漲價“預警”,稱隨著軟件獲監管部門認可,FSD將具備接近完全自動駕駛的能力,屆時FSD的價格將繼續上漲。馬斯克認為FSD的價值可能已超過10萬美元。
事實上,這并非FSD第一次漲價。2019年11月1日,特斯拉推出“智能召喚”功能時,曾把全自動駕駛套件的售價從6000美元提升至7000美元。
僅憑這一點,曾經對特斯拉不屑一顧的百年大眾“認慫”了。
德國《汽車周刊》報道稱,近日,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內部會議上坦承,“大眾想追上特斯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追趕特斯拉的難點在于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軟件技術”。要知道,7年前,大眾還對特斯拉嗤之以鼻,表示“將在201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
不過,得到競爭對手認可之余,軟件也令特斯拉深受其擾。近來,系統宕機、二手特斯拉媒體控制單元(MCU)被曝存隱私漏洞,軟件問題頻發,令特斯拉又一次站在風口浪尖。
賣軟件營收10億美元
此前,美國科技媒體VentureBeat曾報道稱,特斯拉每銷售一輛Model S便虧損超4000美元。如果按GAAP準則(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嚴格計算,2019年特斯拉虧損8.62億美元,仍未實現年度盈利。
然而,靠賣車難賺錢的特斯拉,發掘了新的“掘金場”——軟件服務。
特斯拉開發軟件服務始于2012年6月。彼時,Model S正式交付,這款車首次引入17寸中控觸摸屏,集成車輛信息查詢、導航、音樂等多種功能,同時配備4GLTE無線網絡使車主可以免費享受系統空中升級服務(OTA)。這使得Model S被《時代》雜志評為“2012年25項最佳發明之一”。
兩年后,借助OTA空中升級平臺,特斯拉推出了自動駕駛功能,成為首家將自動駕駛功能應用于量產車型的車企。
盡管特斯拉車輛擁有一些基礎駕駛輔助功能,如緊急制動、碰撞預警等。但是車主如果想使用馬斯克引以為傲的自動駕駛功能,就需要加購FSD。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車主需要額外付費5.6萬元,才能實現自動泊車、自動輔助變道、智能召喚等完全自動駕駛功能。
通過OTA,特斯拉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可不斷迭代。這是特斯拉吸粉的一大原因。
除了直接售賣FSD套件,隨著OTA付費功能一次次更迭,特斯拉還有更多薅用戶羊毛的方式。
2019年12月,特斯拉推出“加速性能提升包”服務,該服務只是通過軟件進一步釋放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雙電機的冗余性能,用戶購買完該選裝包以后并不需要到官方售后維修網點進行硬件升級,只需對車輛進行一次軟件 OTA 升級即可提升車輛加速能力,享受這項服務車主需付費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41萬元)。
今年5月9日,特斯拉針對Model 3 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再次推出付費升級加速服務,車主只需要花費1.41萬元,就可以將車輛百公里加速從4.6秒提升到4.1秒。
美國科技媒體Electrek報道,截至2019年,特斯拉通過出售FSD套件獲得的收入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
當然,賺錢并不是最終目的。在此背后,是特斯拉通過軟件收集海量用戶數據構建的護城河。
分布在全球各地的50萬輛特斯拉車輛像一個巨大的神經網絡,可以連續收集用戶數據,并每隔14天為用戶提供具有改進特性的新駕駛體驗,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坦言, “沒有其他汽車制造商能做到這一點”。
靠軟件還能走多久?
科技力量是一枚雙刃劍。享受軟件技術帶來的紅利同時,特斯拉也在系統宕機、隱私漏洞問題上“栽了跟頭”,成為車主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5月13日晚間,國內多位車主發微博稱,特斯拉App出現大面積宕機崩潰情況,致使手機無法與車輛鏈接,手機鑰匙失效,無法獲取車輛信息、無法點亮車內儀表盤、中控屏,這些車主不得不處于“盲開”狀態。
這并非特斯拉軟件系統首次宕機。2019年9月,特斯拉也曾出現過大面積App宕機的情況,故障持續了大約4個小時。
相比系統宕機,隱私遭泄露更令車主鬧心。5月8日,有推特博主反映,在eBay購買的特斯拉媒體控制單元(MCU)中,發現了大量原車主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住所、工作地點、所有已保存的Wi-Fi密碼甚至網站的Cookie信息等。
更可怕的是,類似軟件漏洞還存在更大安全隱患。
2019年8月,據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兩個蒙面小偷通過“欺騙”車載計算機系統,僅用 30 秒便成功盜走一輛已經上鎖的特斯拉 Model S。2020年1月3日,騰訊科恩實驗室稱,Model S 上的 Parrot 模塊存在兩個漏洞。通過這兩個漏洞,攻擊者可通過無線協議遠程攻入特斯拉車載系統。
對于上述種種問題,特斯拉并未給出令人滿意的官方回應。
另一方面,特斯拉屢屢被吐槽做工粗糙、品控松懈,品質問題成為懸在特斯拉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多位已經離職和仍然在職的特斯拉員工稱,雖然特斯拉的軟件技術值得肯定,但制造工藝卻讓人不敢認同。一名前特斯拉員工表示,同事們不會標出刮劃和凹陷等小問題,而是寄希望于下一道工序的同事發現它們,有時上司甚至會告訴他無須理會發現的問題。
2019年8月,美國科技媒體Electrek報道稱,由于已交付的15輛特斯拉Model 3存在車身損壞、充電控制器缺陷、線路故障和緊急呼叫按鈕丟失等質量問題,德國汽車租賃公司NextMove決定取消此前和特斯拉簽訂的100輛汽車購買合同,這直接導致特斯拉損失500萬歐元。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之下,科技元素無疑是特斯拉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但也的確存在不容忽視的安全問題。此外,除去錦上添花的科技元素,回歸車輛本質,駕乘體驗依然是汽車產品的硬實力。如果特斯拉不重視制造工藝,在軟件研發上蒙眼狂奔,或許,終將因缺乏基本功,被擁抱電動化的百年車企迎頭趕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