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0 17:06:49
每經編輯 步靜
6月20日,第127場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微生物實驗部主任李鳳琴表示,世衛組織明確,呼吸道和飛沫傳播、密接傳播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發現通過食物傳播新冠病毒的報道。包括海鮮在內的所有食物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但存在被污染的可能。新冠病毒污染了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之后,其表面不能繁殖的。新冠病毒常溫下存活時間較短,低溫下存活時間較長,不能排除低溫冷藏食品和包裝材料作為新冠病毒載體造成病毒污染環境并引起傳播的可能。檢驗檢疫是發現新冠病毒有效手段。為了防止新冠病毒污染的食品進入食物鏈的,當前加大各環節的監管力度,非常重要。
進口生鮮是可以正常的購買和食用,但是要和我們平常一樣,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原則來做和防范。
一、食用清潔的食物和水,也就是說我們在購買食物的時候,應該選擇那些新鮮的食物、干凈的食物,在我們加工食物的時候,或者是說我們清潔所用的加工器具的時候,還有清洗手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干凈的水。
二、要保持清潔,在這兒我想說四個層面保持清潔,就是保持食品加工臺面的清潔,而且要定期的消毒,再一個不要在水龍頭下沖洗生的肉,當然如果是說從外邊買回來的肉,確實需要沖洗的話,我們可以放到盆里,盆里放上水,這樣可以防止這個水花的飛濺而造成的污染。
三、在處理食物,比如說像肉、水產品生的食物的時候,處理完畢最好是用肥皂和流動干凈的水來洗手,最少是20秒鐘。
四、我們外出購物以及接觸生的食物的時候,比如說肉和水產品的時候,手不要去揉眼睛,也不要摳鼻子,這是保持清潔。
生熟分開,加工存放食品的時候我們要生熟分開,尤其在處理生肉、生的水產品的時候,要格外小心,防止交叉污染。第四個方面食物要煮熟了、煮透了,尤其像我們買的生肉、生的水產品一定要徹底的加熱,這樣可以把微生物全部的殺滅。
五、我們要把食品存在于安全的溫度下,這個里邊我可以講兩點,第一點當我們買回來的生肉和生的水產品的時候,我們可以在放冰箱之前先分割,并且按照一次食用的量分別包裝,當然要保證包裝的器具沒有破損。存放的時候還要跟熟的食品分開。還有食物做好了之后,盡可能在兩個小時之內吃完,如果說不能夠馬上吃完,最好在冷藏條件下冷藏,冷藏之后在吃之前還要徹底加熱。上邊說的這些就是對于家庭也好、集體食堂和餐館都適應,但是對集體的食堂和餐飲業等集體供餐的場所。
還要強調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人,要加強食堂工作人員以及餐館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如果說發現有新冠肺炎癥狀一定要及時隔離,不要帶病堅持工作,第二個方面要加強工作人員期間個人的防護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同時一定要戴好口罩。第三個方面一定要勤洗手,在直接接觸食品之前或者說在加工食品之前,在加工過程當中,如果你的手去觸摸了一些開關或者其他物品的表面,一定要洗手,而且便后一定要及時洗手。還有一個是環境,餐飲業也好,還有集體食堂,公共接觸的食品,比如水龍頭、門把手、冰箱冰柜的把手,各種電器開關的按鈕要及時的消毒,因為這些是高接觸頻率的。第二個還是要保持加工臺面的清潔,要及時消毒,同時對經常用的案板也要及時的消毒,同時要及時的清理廚余垃圾。最后一個強調的就是在餐飲業、集體食堂一定要加強分餐,并且使用公勺公筷。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