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9 15:26:18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退保黑產暗流涌動。有跡象顯示,代理“全額退保”的勢力范圍已由傳統壽險、健康險等人身保險產品,進一步延伸至個人借款保證保險領域。
眾所周知,金融消費者辦理個人借貸業務后,理應遵守合同約定,按時還款付息。消費者辦理個人借貸業務,可通過個人借款保證保險為個人獲得借款提供增信支持。退保黑中介卻瞄上了這類人群,通過慫恿、誘導消費者退保,并承諾可以協助用戶辦理全額退保等事宜,達到賺取高額代理費的目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退保黑中介往往以“消費者維權”做幌子,打出“黑科技手段,成功率高達90%”等吸引力十足的廣告,不少消費者禁不住利益引誘,輕信黑中介,開始了自己的個人借款保證保險退保之旅。
殊不知這樣的操作之后,不僅高額的代理費打了水漂,還將面臨個人征信受損的后果。
前些日子,張萌(化名)在微博上看到一賬號發布“可以幫助退保退息”的信息,稱“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可以根據情況定制方案,90%能成功,收費1288元”,并承諾不成功退款。
一開始,張萌也不大相信,添加朋友之后再三猶豫沒敢多交流。翻看了這個中介的朋友圈,“嗬,每天都有發退款成功的信息截圖”,最后張萌決定相信他。卻沒成想“退款成功的信息截圖”只是誘餌。
1288元的代理費轉賬付款后,這個中介讓張萌下載了一個APP。按照提示注冊成功后,張萌看到,這個APP里都是一些關于申請高額信用卡、退息退保相關的金融類培訓視頻。“中介讓我在平臺上選一位老師一對一教我,老師給我發了一堆話術過來,讓我按照話術給貸款公司和保險公司客服打電話投訴、耍賴……”
張萌說,這時候自己才發現不對勁了,在網絡上搜索,才發現很多人都被騙了,她趕緊找中介想申請退費,卻被告知充值的會員費不能退,所謂的老師也變得愛答不理。
張萌的1288元打了水漂,借款人刁先生付了更多的“學費”。
在聚投訴平臺上,刁先生投訴稱:“銷售極力推薦我購買了4988(元)的服務,說是會有高級金融規劃師全程操作,根據我的實際情況幫我三到五天退息退保。”刁先生說,“實際是所謂的規劃師復制粘貼來了三大段話術讓我們自己整理。”
退保黑中介打著“維權”幌子設下陷阱,在利益引誘下,不少消費者走上了個人借款保證保險退保之旅。然而,惡意投訴擾亂正常金融秩序,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所謂個人借款保證保險,是投保人(即借款人)向保險公司購買的一種保險產品,用于投保人(即借款人)不能按照貸款合同約定的期限償還所欠借款時,由保險公司向放款機構賠付借款本息余額。
據了解,采取購買保證保險方式獲得借款的,借款人容易忽視保證保險的保險責任、繳費方式、繳費金額和繳費期間等關鍵內容,而直接將保險合同簽字確認。而監管部門也對此發出提示,線上投保的,切勿隨意輸入個人信息,盲目點擊確認。線上確認署名或線下簽字確認后,即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監管部門指出,投保個人借款保證保險后,如產生糾紛的,可以通過正規渠道解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代理退保的黑中介往都稱自己是“職業維權人”,從中收取高額代理費,給消費者提供的投訴材料格式化痕跡明顯、口徑雷同,投訴理由集中在“不知情投保”、“捆綁銷售”上。
除了在投訴材料中帶有明顯的“抄作業”跡象,黑中介們在達到目的(取得代理費)后就換了一張面孔。刁先生還投訴稱:“在我和他們協商退款時銷售拉黑我,規劃師答非所問,并且回復速度極慢,根本不想處理。”
當下,退保黑中介牟取不當得利的伎倆已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提示稱“代理全額退保”不是從消費者利益出發,而是為了達到從中牟利的目的。
多地銀保監系統已發出風險提示,一些個人或社會團體以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平臺、短信等方式發布“可辦理全額退保”信息,以慫恿、誘導等手段讓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提示防范“可在全國辦理全額退保業務”等騙局。
退保黑中介瞄上個人借款保證保險背后,消費者又有何誤解?
在采訪借款人的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不少消費者認為,個人借款保證保險退保后,可以只付利息不用再交保費,于是在還款期按照中介的話術惡意投訴,以實現退保。實際上,如果退保個人借款保證保險,可能無法獲得增信支持。
杭經律師事務所壽寶金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實務中,貸款方如要求借款人提供保險公司出具的貸款保證保險保單,該保單將作為借款合同成立、銀行放款以及確定貸款利率的重要條件,保險期間也一般要求覆蓋貸款還款期限。”
“可見,在相應貸款結清前,借款人(投保人)要求退還保費將導致貸款保證保險合同提前終止,存在違反貸款合同約定條件,有觸發貸款合同提前到期等法律風險。”
此外,貸款出現逾期或違約還會影響個人征信。4月,遼寧銀保監局發布提示稱,消費者辦理個人借貸業務后,應遵守合同約定,按時還款付息、繳納保費。如有逾期或違約,將會記入個人征信系統,對未來個人的貸款、出行、就業、任職等產生不良影響。
除“代理退保”外,有的組織還從事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業務,消費者個人信息資料存在較高的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的風險。據了解,一些營利性“代理退保”騙局會誘導消費者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保單、電話號碼等個人敏感信息,甚至要求消費者提供銀行卡原件及取款密碼等。
壽寶金也表示:“借款人(投保人)為了辦理退保退費,將自己銀行和身份信息提供給這些不具有資質和條件的中介公司或個人,存在其個人信息被冒用的較大風險。”
他舉例稱:“我們在辦理大量貸款保證保險相關的訴訟和項目過程中,發現存在部分個人信息被他人冒用,進行違法和犯罪行為的情形,值得引起廣大保險消費者警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