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27 17:21:27
根據《財富》中國500強榜單,聚焦互聯網行業,其中京東排名第13位,阿里巴巴名列第18位,騰訊排在第25位,美團點評位于102位,上述企業的排位較去年均有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共有39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拼多多首次上榜,并以301億元的總收入排名第321位。
每經記者 陳克遠 每經編輯 王麗娜
7月27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
根據該榜單,聚焦互聯網行業,其中京東排名第13位,阿里巴巴名列第18位,騰訊排在第25位,美團點評位于102位,上述企業的排位較去年均有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共有39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拼多多首次上榜,并以301億元的總收入排名第321位。
另外,根據《財富》中國500強榜單,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除了幾大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之外,仍是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而盡管拼多多首次上榜,但在虧損榜單中名列第3位。
對于今年的榜單,中金公司分析認為,互聯網服務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在今年得以延續。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今年上半年,美團點評、拼多多市值先后突破千億美元大關,京東也在今年7月進入“千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同月,騰訊、阿里市值爭相創新高。
在這背后,受益于產業互聯網、下沉市場和消費者群體迭代機遇,以及對創新商業模式的探索,國內互聯網企業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也使得巨頭間的競爭越發激烈。
以營業收入為評判標準,多家互聯網巨頭在今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的名次均有提升。
按照《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的行業劃分標準,其中,在批發零售子行業,京東以約5768.89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在第13位,較上一年的排名提升了4位,為國內互聯網行業中排名最靠前的企業;蘇寧易購以約2692.29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39位,與上一年持平;唯品會則以約929.94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第108位,較上一年的111位略有提升。
圖片來源: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
在互聯網服務子行業,居于頭部的是阿里和騰訊,分別以4888.95億元和3772.89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在總榜單的第18位和第25位,排名較上一年均有提升;美團點評以約975.29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第102位,較上一年第140位的排名大幅提升;網易則在今年排名第179位,較上一年第135位的排名大幅下降。另外,拼多多在今年首次進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并以約301.42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321位。
而從盈利能力來看,根據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最賺錢的40家公司排名,阿里巴巴以1721.26億元的利潤水平排在第5位,為最賺錢的互聯網企業;騰訊則以933.10億元的利潤水平排在第8位;此外,網易以約212.38億元的利潤水平位列第39位。
對此,中金公司分析指出,在過去一年中,按照《財富》(中文版)的行業劃分標準,互聯網服務行業的收入同比增長高達31%,而隨著部分頭部互聯網服務公司的逐步盈利,行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長更是超過300%。
但也需要的是,盡管國內互聯網服務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有所提升,但對于部分處于投入期的巨頭企業來說,也仍然存在著盈利難題。
在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共計有15家上市公司未能盈利。其中,拼多多作為近年來崛起的互聯網巨頭之一,盡管今年首次進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但卻以約69.68億元的虧損額,在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虧損公司中排在第3位。
互聯網巨頭在《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的排名提升,體現出國內互聯網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同時,這種提升也體現在每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今年以來,多家互聯網巨頭在市值表現上創下新高。其中,5月26日,美團點評股價報138.9港元/股,港股總市值達到8093.34億港元,按照美元計算,首次超過千億美元;6月19日,拼多多盤間股價上漲8%,最高時達83.96美元,市值首次突破千億美元;7月8日,京東收盤報65.38美元,漲幅為6.02%,也由此加入中國互聯網“千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此外,阿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市值也在今年7月展開了激烈角逐。
7月8日,騰訊股價報收543港元,漲幅達5.23%,總市值約5.19萬億港元,超過當日阿里港股總市值(約5.10萬億港元);而7月9日,阿里巴巴港股大漲10.01%,市值達5.61萬億港元,超越騰訊控股當時5.38萬億港元的總市值,重返中國公司市值第一的位置。
在國內互聯網巨頭爭相創下市值新高的背后,是國內互聯網行業正迎來的產業互聯網、消費升級、消費群體迭代等市場機遇的推動,同時也得益于企業自身的服務和模式創新。
就產業互聯網的市場機遇而言,2019年被稱為“新基建”元年,而在2020年“新基建”概念進一步升溫。尤其是自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后,“新基建”一詞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而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以京東為例,其發展就是依托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升級“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等核心能力。今年6月18日,京東集團正式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用途將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及提高運營效率,這也標志著京東集團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也曾表示,“京東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基于零售板塊產業能力的沉淀,用這些沉淀下的能力去重構其他產業的價值鏈。”
在消費互聯網層面,互聯網企業同樣存在利好。如7月15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公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開辟消費和就業新空間,促進線上直播等服務新方式規范健康發展等。
此外,畢馬威在今年的《2020年全球零售趨勢》中也提出,隨著消費行為不斷改變,企業的業務模式也隨著互聯網平臺的興起而不斷發展,零售商要針對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迅速調整業務模式。尤其是在今年經歷了疫情沖擊后,如今的消費者對網上體驗有更高的期望,包括無限的貨品選項、實時交付、透明定價及更靈活的支付方式。因此,預計電子商務平臺將受到更大的關注,并獲得更多的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