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0 09:44:33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每經編輯 孫磊
熱點數字一:6款
8月3日,恒大健康(00708,HK)對外發布公告稱,恒大汽車發布了恒馳首期六款車型。
據了解,恒馳首期六款車型分別為恒馳1、恒馳2、恒馳3、恒馳4、恒馳5、恒馳6。恒馳方面表示,此次恒馳發布的六款車覆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等檔次,涵括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車型。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去年8月,恒大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恒馳正式對外發布。按照規劃,恒馳旗下首款量產車恒馳1將在今年內亮相,而恒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開始陸續實現全面量產。根據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制定的戰略目標,恒大汽車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點評:自入局造車賽道以來,恒大汽車遭受了諸多質疑。此次,一口氣推出6款車型,恒大汽車除努力剖白造車“心跡”之外,也證明了自己并“不差錢”。
熱點數字二:18年
7月31日晚,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即北汽集團)正式宣布,徐和誼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現任北京金隅集團董事長姜德義將接替徐和誼的職務。自此,北汽集團結束了徐和誼時代。
從2002年出任北汽控股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開始,徐和誼在北汽集團的18年里,先后主導了北京現代、北京奔馳等項目的導入,使北汽集團走上了集團化發展道路。同時,北汽集團業績也逐年攀升,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增長最快的汽車集團之一。
圖片來源:北汽集團官微
作為徐和誼的接棒者,現年56歲的姜德義并無汽車領域的從業經驗。從姜德義的履歷來看,他曾在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廠以及北京金隅集團任職。有觀點認為,姜德義之所以會接棒徐和誼,與其具有的企業重組經驗不無關系。
點評:“不安現狀”是業界對徐和誼的評價之一。在北汽集團的18年,他從引進合資到推動自主再到資本上市,緊跟市場步伐。業內認為,徐和誼沒有讓北汽集團在中國汽車產業一路高歌的進程中當一個旁觀者。因此,北汽集團內部稱徐和誼為“榮退”。作為北汽集團的新掌舵者,姜德義此前并無汽車領域的從業經驗。在全新市場環境下,北汽自主板塊、合資板塊都有不少問題待解決,他的挑戰不小。
熱點數字三:3年
8月4日,福特汽車宣布,福特首席執行官韓愷特將于今年10月退休,首席運營官吉姆·法利將接任福特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福特汽車方面認為,韓愷特在任3年時間,其領導福特積極地邁入了智能汽車的新時代。同時,韓愷特參與的福特重組業務提高了基礎業務的適應性,加強了產品組合并減少官僚主義。
福特汽車新一任總裁是吉姆·法利,其曾任職于豐田汽車,2007年加入福特。今年2月,福特管理層進行重組之時,法利被任命為首席運營官,向韓愷特匯報工作。
圖片來源:福特中國官微
值得一提的是,在繼任計劃發布后的8月4日,福特汽車股價飆升了3%以上,收盤時報收6.77美元,此前福特汽車股價一直處于低迷中。
點評:韓愷特最初從家具企業跳槽而來,其上任后也進行了一番業務調整,但對福特汽車的盈利和股價影響并不大。短短三年,福特汽車匆匆換帥,新一任總裁吉姆·法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汽車人。他認為,福特汽車的競爭對手并不限于傳統的汽車公司,而是要與特斯拉等車企競爭。在吉姆·法利的掌管下,福特汽車此后發展如何,業界會持續關注。
熱點數字四:4億美元
日前,有消息稱,小鵬汽車計劃趕在赴美IPO之前再融資4億美元。此前,這一數字為不低于3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卡塔爾投資局是此次融資的投資方之一。此外,還有其他投資方正考慮向小鵬汽車投資,有消息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稱,阿里巴巴集團正是其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小鵬汽車創立至今已經歷了10輪融資,投資者包括IDG 資本、晨興資本、中金資本等,融資金額或已超過163億元人民幣,其中在A+輪與B輪融資中,阿里巴巴集團均有參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滑昂 攝
點評:理想汽車剛剛敲鐘上市,小鵬汽車就傳出C+輪追加融資的消息。如此看來,資本市場對于造車新勢力的熱情似乎開始回溫。據了解,此輪融資也是小鵬汽車IPO前的準備動作,小鵬汽車或將迎來上市最佳窗口期。不過,IPO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上市之后,如何利用資金突出重圍,才是造車新勢力的更大挑戰。
熱點數字五:100億元
8月6日,有媒體報道稱,吉利汽車(00175,HK)收購力帆股份(601777,SH)已成定局,屆時力帆股份將僅保留摩托車板塊,其余部分包括上市公司殼資源、生產資質、金融牌照等均由吉利汽車接盤。對此,吉利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對此事不知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琳 攝
上述報道稱,如果交易順利完成,吉利汽車將獲得力帆股份在重慶當地的鴛鴦地塊,此塊地目前價值100億。此外,力帆股份上市公司身份可以為吉利汽車在A股市場融到更多資金,力帆股份還擁有金融牌照,這對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等板塊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點評:車市淘汰賽加速,力帆股份正面臨生存危機。曾經一代傳奇,如今負債累累翻身無力,力帆的結局令人唏噓,也給其他邊緣車企敲響了警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