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7 16:42:56
每經記者 張瀟尹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從2018年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到科創板、創業版注冊制度改革先后實施,國內生物醫藥企業的融資渠道正在不斷拓寬。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環節的風險投資功能是當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方向。
9月2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雁在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圍繞資本市場如何助力中國醫藥創新發展的主題作了演講。沙雁以深交所的改革為例,印證資本市場與生物醫藥產業的結合具有天然的互補性、相輔性。同時,沙雁指出,創業板改革的兩大關鍵變化在于建立了更多元的上市條件和更靈活的定價機制。
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雁 每經記者 滑昂 攝
沙雁指出,生物醫藥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又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創新驅動行業,具有高門檻、高風險、長周期的特征,多數企業難以依靠自身的積累突破研發和持續成長的困局。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必將成為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的關鍵助力器。“資本市場應該以高效的資本形成機制,推動各種生產要素包括資金、信息、技術、人才等,圍繞行業發展形成最優的配置,為加速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技術進步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源泉和動力”。
實際上,近兩年以來,生物醫藥行業已經掀起一股“上市潮”。沙雁分享了一組數據,“從全球市場的情況看,生物醫藥產業在技術進步與需求增長的雙向驅動下,已經迎來發展黃金時期。在過去的2018年和2019年,分別有76家和54家生物醫藥公司在全球各交易所上市,首發募集資金累計超過160億美元,是除金融業以外上市數量最多、融資額度最大的細分產業。從2014年起,美國市場的IPO中行業占比最大的就是生物醫藥相關企業,上市家數穩定在已上市企業的40%左右。”
此外,沙雁透露,近三年,深交所的股票融資額、融資家數、成交額等核心指標已經躋身全球主要交易所前列。目前,深交所的上市公司超過2300家,總市值超過30萬億,高新技術的企業占比在七成以上,已有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科大訊飛、??低暋蹱栄劭频纫慌鷺藯U借助深交所的平臺做優、做大、做強,創新資本的集聚效應顯著。
沙雁進一步表示,“我們的創業板已經形成了生物醫藥產業的集聚效應,截至目前,創業板有69家醫藥生產研發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2萬億元,占創業板總市值的占比接近15%,是創業板的第一大市值產業。”
當前,創業板改革和試點注冊制是國內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對此,沙雁詳細介紹了當前相關改革進行情況。“一方面我們建立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基本框架,系統完善了交易在融資日常監管、退市、投資保護等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切實增強了服務創新創業的能力,更好助力資本與科技、實體經濟進行相互的融合;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統籌推進增量和存量的改革,為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積累經驗”。
那么,本輪改革中有哪些關鍵變化?沙雁表示,“這輪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建立了更多元化的上市條件,綜合考慮、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等指標,設置了多元化更豐富的上市條件,我們允許未彌補虧損的企業上市,大幅度提高了對生物醫藥類創業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同時為未盈利企業留出了政策空間。第二,我們建立了更靈活的定價機制。放開了發行市盈率的限制,建立以專業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市場化發行詢價定價機制,發行價格和募資金額都能夠有效地匹配、更好地服務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注冊審核制度之下,審核的時效性和可預期性大幅提升,沙雁介紹稱,“創業板實施注冊制以后,目前前期上市審核時間大約3個月,會里注冊大約15天,這個時間很好滿足企業發行上市相關穩定預期的形式。此外,我們建立了更可持續的企業發展的支持體系,推出小額快速的再融資機制。”
沙雁進一步介紹,下一步深交所還將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發揮股權融資功能,培育特色的產業集群,通過首發、并購等方式,支持生物醫藥企業登錄深交所市場,特別是創業板、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助力打造生物醫藥的產業鏈,帶動上下游協同效益。二是豐富金融產品供給,拓寬融資渠道,通過發行公司貸、雙創貸等產品幫助生物醫藥企業充分運用債務融資工具。三是進一步強化市場培育服務,促進形成專業化的生物醫藥風險投資市場”。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