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3 18:00:42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繼8月單月出口增速創年內新高之后,9月外貿數據更是多點開花。受此影響,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等多項指標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
10月13日,國新辦就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根據海關總署統計,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
分季度來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一、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增速分別為-6.5%、-0.2%,三季度我國進出口8.8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這也拉動我國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在年內首次實現了正增長。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外貿企業的金融政策和稅收政策。隨著疫情好轉和政策的逐步落地,我國外貿呈現出二季度止跌,三季度企穩反彈的趨勢。
“這種趨勢伴隨外部需求的回暖,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在國際疫情不發生大規模反彈的前提下,四季度的外貿走勢仍然十分可觀。”霍建國說。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9月當月,按人民幣計價,進出口總值3.06萬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出口總值1.66萬億元,同比增長8.7%;進口總值1.40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單月進口增速創年內新高。
近一年多以來我國月度進出口總值情況(單位:億元)
(備注:2020年2月為1~2月累計數據)
而按照美元來計價,9月當月進出口總值4425.2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出口總值2397.6億美元,同比增長9.9%;進口總值20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3.2%。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9月份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速為9.9%,已經連續4個月實現增長,并且增幅持續擴大。“一方面,疫情好轉以來我國持續推進復工復產,生產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促進了出口增長;另一方面,三季度全球經濟整體處于恢復過程,外需修復帶動出口增長。”
劉學智表示,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增速為13.2%,比上個月大幅加快11.1個百分點,好于市場預期。一是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內需逐漸改善,帶動了進口增長。二是出口持續增長,促進了上游初級產品進口需求。三是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推動了進口增速回升。四是中國正在全面落實第一階段中美經貿協議,加大了農產品的采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新辦發布會現場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機電產品進口值增長3.9%,其中電子元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進口分別增長14.9%、11.6%,大宗商品如原油、鐵礦砂、鋁礦砂進口量分別增加12.7%、10.8%和12.7%。此外,前三季度,我國還從美國進口農產品91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4.4%。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我國出口從4月份開始,連續6個月正增長。前三季度累計增長1.8%,表現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主要支撐因素有多個方面。
首先是防疫物資拉動出口增長2.2個百分點,部分企業抓住疫情發生后防疫物資海外需求增長較快的商機,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方向,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合計1.04萬億元,增長36.5%。
其次,“宅經濟”商品拉動出口增長1.1個百分點。我國消費類電子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明顯,合計出口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電等“宅經濟”商品8808億元,增長17.8%。
三是國內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出口訂單的增加,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端率先恢復,有效彌補了全球因疫情沖擊造成的供給缺口,部分企業出口訂單增加,也支撐了出口的持續增長。
從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中藥材及中式成藥,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家用電器、醫療儀器及器械,通用機械設備、集成電路等出口均保持正增長。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同比增長37.5%,醫療儀器及器械同比增長48.2%。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9月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表現較好,美歐日PMI均在榮枯線上,有所好轉,國內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改善,八大樞紐港集裝箱吞吐量表現不差。“另一方面,防疫物資出口在海外疫情二次暴發中也帶來一定支撐。”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9月海外需求持續復蘇,帶動了傳統出口需求繼續回升。同時,消費電子等行業的出口數據顯示短期內中國的全球供應中心角色并未改變,驅動了出口持續高增長。
霍建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防疫物資出口的井噴式增長一定程度上對出口數據形成了拉升作用,但伴隨國際疫情的好轉,可持續性并不強。
“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的機電產品、集成電路、高新技術產品等體量大、含金量高的產品在前三季度的出口均實現了正增長,說明我們國家高端制造業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霍建國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