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經濟三季報呼之欲出,復蘇“龍尾”能抬多高?20個先行指標帶你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7 09:10:56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dff165e9.jpe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eh64eDZrXmtoQBf9xlkuFS5htY%3D

          中國經濟三季度成績單即將揭曉。

          三季度經濟會比二季度更強勁嗎?供給熱、需求冷的局面有沒有解決?雖然具體數據還未公布,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以帶您透過大數據,來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

          眼下,我們已經步入四季度,中國經濟復蘇的“龍尾”能抬多高?各方專家學者又是如何作出研判的?

          這些焦點問題,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1bbd2ce3.pn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kvYfksw46kiOuSFdDzg5g8eFPk%3D

          國內外機構一致唱多中國經濟

          1bbd2ce3.pn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kvYfksw46kiOuSFdDzg5g8eFPk%3D

          當前,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依舊不容樂觀:疫情陰影仍在,多位國際政要、社會知名人士相繼感染新冠病毒;經濟復蘇尚待時日,絕大部分經濟體出現大幅度收縮、全面恢復的日期一拖再拖。

          5ac419c0.pn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HWhEYV49EPrREw%2FMHfWa6Wb2AIk%3D

          部分地區局勢也緊張起來。

          10d52359.jpe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4h2ifoMJeRaeXgM2rftafZRsEw%3D

          這些因素共同交織,讓國際經濟形勢撲朔迷離。

          414ab5ec.pn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WddPjDa%2BONdrEdU%2FS9%2BSTEBo4XE%3D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無論是國內研究機構還是國際權威機構,對中國經濟都堅定唱多。

          雖然各方分析方法和依據不盡相同,但對中國三季度經濟卻一致看好。

          國泰君安——三季度經濟進一步抬升,主要動能是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受益于年內信貸政策和配套的財政刺激政策。預計三季度GDP單季度增速將回升至5.3%,全年累計增速轉正。

          中銀證券——此前持續低于市場預期的需求,在8月出現復蘇跡象,且生產端恢復較為平穩,8月出現進一步上行的跡象。加之外需的持續恢復,預計三季度GDP實際同比增速回升至5.7%。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從外貿形勢看,相比二季度,7、8月份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外貿將進一步支撐經濟增速回升。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大概率繼續提升,預計增速為5.2%。

          我們統計了截至10月14日國內16家市場研究機構和學術研究單位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的預測。14家機構一致認為三季度GDP增速有可能升至5%及以上。

          3392b91b.pn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XFDOGDa%2F2k1ku9ouFkifQ9jdYUU%3D

          國際權威機構也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經濟展望中期報告》指出,按照目前的經濟和疫情態勢,中國將是2020年二十國集團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8b4d5d69.jpe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DTq%2BPVItw6XnEa%2B6lgzLct5616o%3D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前景最新報告表示,今年,中國將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明年將達到8.2%。

          2621e25e.jpe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2XyIO5bX9tonrWL%2FrHp3IGKQD7E%3D

          9月28日,世界銀行發布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上調至2%,比6月上調1個百分點。


          1bbd2ce3.pn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kvYfksw46kiOuSFdDzg5g8eFPk%3D

          20張圖告訴你中國經濟緣何“逆風成長”

          1bbd2ce3.pn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kvYfksw46kiOuSFdDzg5g8eFPk%3D

          為何國內外機構一致唱多中國經濟?我們可以從經濟運行宏觀和微觀數據中尋找答案。

          深入研究7~9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經濟早已開始復蘇。

          ——PMI

          眾所周知,制造業PMI是判斷產業發展和經濟前景的先行指標。一旦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以上運行在50%的榮枯線上景氣區間,就可以判斷出經濟已經出現趨勢性向好變化。

          而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三季度各月份PMI數據看,其延續了自今年3月起的景氣態勢,全部位于50%的榮枯線上。

          e88f6318.pn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i1sQaqsguISXuTfe82l6BjR%2B4lA%3D

          如果說一、二季度PMI指數的特征是“大逆轉”,那么三季度PMI指數用“復蘇鞏固”概括則最為合適。盡管當中出現過微幅波動,但這三個月的PMI全部高于51%。上次出現這樣的現象,還要追溯到2018年。

          2706be7f.jpe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yDbpBM2Cxckn7slGwc%2BCmC%2BvNQ%3D

          制造業PMI連續7個月位于榮枯線上,也創下2018年12月以來最長紀錄。

          4f478d78.jpe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8z%2BTHW5Tz98C%2BmqsvMTYqmaCV%2Bg%3D

          由于制造業PMI走勢和GDP走勢具有高度關聯性,因此上述數據也預示著三季度GDP表現將強于二季度。

          疫情期間,服務業承受了較大沖擊,但在疫情控制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服務業等行業的復蘇態勢要比制造業更為迅猛。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非制造業PMI數據顯示,進入今年三季度,該指數連續兩個月攀上55%的高景氣區間。

          c29612d3.png?Expires=191842813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eF5aIY9WeMgkN6tih5%2B43Ej5VD0%3D

          其中,9月份更是達到55.9%,創下2013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

          e99649cc.jpeg?Expires=191842813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2BwztM7cnE6e9VNqzELXFp0Ci8Uo%3D

          ——消費和投資

          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實現轉正。但不少人發現,反映生產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屢屢“飄紅”,而反映需求和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卻遲遲沒有恢復。兩大指標“一冷一熱”,反映出復蘇進程中需求端和供給端不平衡的現實。

          但在三季度,這一形勢發生可喜的變化。

          首先看社零。在9月1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今年8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71億元,同比增長0.5%,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9d03ae4e.png?Expires=191842813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nfWZOJEAYALIKGYsyQ0rBs9Grw%3D

          這一可喜變化背后,是哪些因素在支撐?

          長期以來,由于車市陷入低迷,汽車銷量對整體社零表現產生了明顯拖累。但在今年三季度,這一情況發生改觀。7月和8月數據均顯示,包含汽車在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都強于除汽車外的消費品零售額增速。

          9b7754fe.png?Expires=191842813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siC9GFBZsp5XDSk0IjxbuIxhEMY%3D

          行業機構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我國汽車市場不僅走出了疫情低谷,更走出了長期持續的低迷局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我國汽車銷量已連續5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4349b045.png?Expires=191842813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MCnASFx3bSP6aYY5IWANR%2Fa%2FzUo%3D

          三季度內,各類商品零售數據也逐月好轉:7月,15類商品中尚有三分之一銷售同比為負,僅僅過去一個月,這一數據就從5類收縮至3類。更有6類商品的零售銷量同比增速超過10%。

          除了居民消費,投資也是擴大內需的一個“利器”:三季度內,不少省份陸續發布或調整地方重大項目規模,全力沖刺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e7edd762.jpeg?Expires=191842813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NuIbqnbtvdAo2T640Noq9XjV9Q%3D

          ——工業生產

          今年二季度,工業生產走強,成為當季GDP轉正的最大推動力。進入三季度,生產活躍的勢頭繼續保持,企業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形成正向循環。目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已經完全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49947eeb.png?Expires=191842813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q%2B5kBsKD5az3lll5blM7n%2BLAGac%3D

          雖然受疫情影響,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曾下探至-13.5%,但三季度工業生產表現強勁,累計增速迅速轉正。

          d9042bad.png?Expires=1918428132&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nBLRdoLgYPmkiZz1uKL4uJQoEzk%3D

          除了工業增加值這一直接數據,我們還可以從用電量中窺得中國經濟的強勁動力。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2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這一增速不僅創年內新高,更一舉突破我國單月用電量的歷史紀錄。

          0ae2d77f.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uAKp8%2BTIlIBgwzI8UpNQPPMcFVY%3D

          工業生產恢復正常,工企利潤漲勢喜人。7月和8月,我國規上工企利潤同比增速連續創下年內的最高和次高值。其中7月更是創兩年多來最高水平。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指出,8月份,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繼續回升,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比7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企業生產規模擴張有力支撐了利潤的穩定增長。

          c5283b5e.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7geh34PiJUHBIs9cLOmqTuB7VTw%3D

          ——進出口

          進出口的表現深刻影響著中國經濟的復蘇進程。在世界經濟仍面臨疫情沖擊的背景下,中國三季度進出口表現強于預期,為全球經濟復蘇打下“強心針”。

          我國三季度進出口有多強?從今年各月累計數據中可見一二:盡管前兩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都處于同比負增長狀態,但由于三季度的大力拉動,使得我國今年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迎來轉正。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

          bf9fd26e.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hbRmKPWk1SmIbFBWwhAlqTDHacs%3D

          從月度數據看,9月份單月進出口、進口值均創歷史新高。

          58629474.jpe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Q1m%2FQjsGrawpAoR%2BGnnrfauPBbk%3D

          沿海港口的忙碌也佐證了進出口的全面回暖。今年三季度,多個港口的吞吐量均創下歷史紀錄。

          3ec8bbe0.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w5r%2BhncO16fSHJvql9mZewM%2Frk%3D

          ——物價和就業

          跟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指標也走勢平穩。

          去年中開始,豬肉價格上漲推動了物價水平,但三季度豬肉價格緩步下降。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內,豬肉出廠價格指數從最高點大降近20%。碗里的豬肉回來了,身邊許多人的幸福感更強了。

          9830aefa.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tIV02xJfEGHEHBDiYJ3vLTyjnIg%3D

          在豬肉等重要影響因素的助推下,我國整體物價也在時隔18個月后重返“1時代”。

          78840a0d.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NOhSTY3RkmuVehkLhznWARQHXM0%3D

          就業方面,反映社會就業狀況的“金指標”——調查失業率已與去年同期差別不大。7月和8月調查失業率均低于6%,并比去年同期僅高出0.4個百分點。

          8e643413.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d%2FzX9IkkT8tBKBPK%2FuD6lZY88qQ%3D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通過分析招聘網站發布的職位供需數據后發現,在過去的6個月內,該指數從1.02的歷史低位回升至了1.87,與去年的差距越來越小,顯示出勞動力市場景氣程度以及就業形勢明顯好轉。

          55238835.png?Expires=19184281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ev%2BiQSYinwxcV2991jXXFbAeHU%3D

           

          1bbd2ce3.pn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kvYfksw46kiOuSFdDzg5g8eFPk%3D

          五年發展“總綱”將釋放哪些信號?

          1bbd2ce3.png?Expires=1918428130&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kvYfksw46kiOuSFdDzg5g8eFPk%3D

          從目前看,三季度經濟復蘇“龍尾”抬高已成定局。多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專家都對此信心滿滿。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記者表示,由于疫情控制較好,中國經濟已基本上進入全方位恢復,預期比二季度表現好很多。在國內生產等方面都可能表現不錯。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向記者表示,三季度經濟數據將會呈現出全面反彈的態勢,回到正常軌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分項數據中,工業產出數據可能會非常突出,投資數據也可能獲得明顯改善。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則指出,二季度以來,經濟持續向合理增長區間靠攏。供給端,復工復產基本達成,PMI已連續7個月位于榮枯線上方,工業增加值持續修復。需求端,國內大循環已基本暢通,整體上呈現投資領先消費的特征。8月制造業投資回升提速,當月增速在疫情后首次轉正,高技術制造業支撐強勁;8月社零在疫后首次轉正,隨著服務業消費場景的陸續放開,未來消費有望加速改善。

          眼下,我們已經邁入第四個季度。中國經濟是否會持續走強,重回6%以上正常增長區間?

          趙錫軍:如果我們以今年10月份黃金周的表現來看,得出的結論是“復蘇迅猛”。如果這個勢頭能夠延續,那么四季度經濟可能會比三季度更好。但我們也要注意到以下兩個因素:一是隨著氣溫下降,存在疫情復發或出現新傳染病的可能性,或許會對經濟產生干擾。二是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巨大,將嚴重擾動外部環境。當然,我們只要把這兩個因素的應對預案做好,四季度經濟增長還是會比三季度更好。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展望下半年,在已經恢復的行業中,金融和建筑業GDP增速年內可能進一步上升,但房地產調控收緊將影響房地產GDP增速;基建投資和海外需求的回暖有望帶動工業GDP增速回升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就業總量和就業結構的變化將制約批發零售、居民服務等行業的恢復。總體來看,下半年GDP增速有望繼續回升,但第四季度GDP同比或低于市場預期的6.1%。

          在經濟不斷回歸正常軌道的同時,一份將深刻影響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總綱”——“十四五”規劃已在路上。

          展望“十四五”,未來五年,哪些領域將成為政策發力重點?國民經濟各個板塊又將迎來哪些機遇?來看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專家都有哪些真知灼見。

          關于經濟增長目標:

          趙錫軍:2020年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也沒有設定一個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但從2021年開始,我認為我們對疫情的變化已經有一定的把握,并可以把它對經濟的影響進行一個估算,因此在2021年之后,當我們在制定發展規劃的時候,可以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然后設定一個相應的增長目標,這是可以做到的。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GDP增長目標很重要,但更需要凸顯就業等指標的地位。而且,GDP和就業這兩個指標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正向關系。我建議,在“十四五”時期,應該繼續提GDP指導性目標,與此同時也要明確,要把就業和民生指標的地位提到GDP之前。

          關于新增長極:

          顏色:“十四五”時期,預期綠色環保領域的關注度會提高,清潔能源領域、新能源車領域的關注度也將獲得提升。此外,數字經濟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發力重點,因為其對GDP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對糧食、能源、金融安全的重視,也是“十四五”時期與以往不太一樣的一個特點。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未來五年,在線消費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線服務消費行業中,遠程醫療和在線教育的增速可能更高。因為我國醫療服務和教育資源的分布還存在著嚴重的不均衡現象,通過在線服務,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原有的醫療和教育服務區域限制,從而實現向更大范圍、以更加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來提供服務。

          關于多元發展:

          趙錫軍:從“十四五”時期開始,我們更多的要考慮的是全面發展,發展目標也應該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只看GDP增長。在設定多元化目標后,也不一定會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在經濟增長當中,可能有相當的資源會投向別的領域,比如公共服務、醫療、衛生、教育、就業等存在短板的領域。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在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方面,對于不同人群的多層次需求,“十四五”期間,在保障方式和結構上會有進一步的完善。對于低收入人群和老年人群,應在報銷比例上有進一步的傾斜。對于中等收入群體,需要有一些補充性的保險,從而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險體系。

          關于雙循環: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當前,因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因素同時存在,世界經濟形勢發生動蕩。其中,許多行業面臨著重構產業鏈、供應鏈的過程,經濟布局、產業結構面臨調整。隨著我國產業鏈整體上向中高端發展,很多企業面臨產業鏈變化。在存在斷裂風險的影響下,一些企業可能會消失。但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企業會因為產業鏈、供應鏈向中高端過渡,生命力更加旺盛。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外貿出口不僅解決了出口創匯問題,更重要的是出囗貿易帶動了大量國內就業。從激發內需潛力的層面來看,對國內短缺商品的進口,也滿足了國內消費需求。“十四五”時期,我們不僅要鞏固對外貿易的發展成果,而且要千方百計地提高出口競爭力,不斷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發揮外貿在支持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wind、公開資料)

          41b4ef18.png?Expires=1918428134&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I4OtMiyYRNM6Xomo77pW3jRejI%3D

          記者手記中國經濟將書寫更大的奇跡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被許多人稱作是“遲來的春節”:上海的南京路、廣州的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到處都摩肩擦踵;商場、電影院,人山人海的熟悉場面回來了。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中國,正展現出快速復蘇的活力。

          火熱的黃金周,為四季度的中國開了一個好頭。而在接下來的兩個半月里,好消息又將不斷到來:未來的一周,中國經濟“三季報”即將揭曉,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一致認為最終出爐的成績單將超預期;接下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等一系列重磅會議也將召開,未來五年的中國發展“總綱”即將明晰。

          中國經濟,注定將書寫更大的奇跡。


          記者:李可愚

          編輯:陳星

          視覺:陳冠宇

          排版:陳星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精品字幕中文 |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 亚洲不卡永远在线 | 色9月婷婷A级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国产片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