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4 13:42:24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11月3日晚間,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公告,刷爆了朋友圈和多個社交平臺。雖然這并不是第一例在上市前夕被暫時喊停的公司,但對于螞蟻集團這個體量而言,市場影響力顯然要更大。
投資人、股東、員工關心什么時候上市,基民的第一反應就是買的戰略配售基金怎么辦呢?
基金公司也在等通知
猶記得在螞蟻集團上會之前的一周左右時間,證監會接收了5只創新未來18個月主題基金的申報,彼時就有市場人士指出,這幾只基金都是沖著螞蟻集團戰略配售來的。
此后,隨著螞蟻集團過會,這幾只戰略配售基金在螞蟻平臺發售,而且由于銷售的排他性,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盡管如此,這幾只戰略配售基金依然很快完成了募集,每只都達到了120億元的規模上限。
而隨著螞蟻集團發行計劃的進一步推進,在配售結果中,這幾只基金均以頂格的金額參與了戰略配售。
雖然說頂格的金額只有12億元,占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只有10%,但是對于基金來說,參與螞蟻集團的戰略配售本來就是最大的看點,而且還設置了鎖定期,如果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時間拉長,甚至是如果出現不能上市的情況,對基金的影響又會如何呢?
螞蟻平臺首先作出回應:“因螞蟻集團暫緩在A+H上市計劃,基金中原計劃戰略投資于螞蟻上市的部分也相應暫緩。目前基金已成立,基金運作不受影響。“
而從基金公司層面來看,有基金公司表示對此事暫不做回應。
另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關于螞蟻這部分,各家應該情況都一樣,都還是在等通知,自己現在也做不了什么決定。對于基金來說,因為倉位占比只有10%,整體影響并不大,而且這部分各家占比都一樣,真正比拼的其實是剩余90%的倉位,這才是基金經理能夠決定并且可以進行主動管理的部分。”
還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如果萬一到時候這部分打新的錢退回的話,那可能這些基金就變成了跟其它基金一樣,就是幾只普通的(偏股)基金。“
而有市場分析人士則指出:“如果是重新定價、重新發行,新的價格極大概率會比現在低,這是好事。站在基金的角度,公募基金所做的都是組合投資,該股票最多占基金資產的10%,即使是現價遭遇一個跌停,對于基金凈值的影響只有1%,這還是在沒有考慮該基金所持有的其它股票的情況下,如果其它個股做得好,完全可以忽略該股票。“
戰配基金已經開始建倉
記者注意到,從近期的凈值波動來看,這幾只創新未來主題基金,已經開始建倉。
具體而言,截至10月30日,各只基金的最新凈值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記者統計
可以看出,截至10月底,這幾個基金都已經在建倉中,雖然匯添富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混合10月30日的凈值還是1元,但是如果看其10月23日和10月16日的凈值,分別為0.9916元和0.9969元,顯然也同樣有建倉的動作。
因此,不管螞蟻集團暫緩的時間多長,整體上基金90%的倉位不會受到影響,而且由于基金存在18個月的鎖定期,也不會由于資金的進出影響到基金的運作。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螞蟻集團的配售結果,戰略配售基金的限售期是12個月,因此,如果螞蟻集團此次上市推遲在半年以上,而到時再加上12個月的限售期,這10%的倉位鎖定期有可能超過18個月,使得基金未能在鎖定期內進行這部分倉位的兌現。
不過這種情況在早些成立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上也存在,2018年7月成立的6只戰配配售基金,也都參與此次螞蟻集團的發行,而這6只基金距今也過去了2年多時間,同時,這6只基金一樣存在12個月的鎖定期,因為不管此次有沒有延遲發行,12個月后,3年的鎖定期已經屆滿。
至于有些投資者表示,如果螞蟻集團一直暫緩或者最終未能上市,基金的錢會不會退回,其實據記者了解,這種情況并沒有先例,而且2年多前,6只奔著CDR而來的戰略配售基金,最終沒能如預期一樣進行投資,基金的錢也沒有退回。
因此,對于買了創新未來主題基金的投資者來說,除了關注螞蟻集團的上市步伐之外,更應該的還是關注基金剩余90%倉位的運作,這部分才是真正決定基金最終收益的核心部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