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1 23:46:59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文多
武漢重啟后,作為城市經濟支柱之一的光電子產業恢復情況如何?或許可以從這場年終展會上找到答案。11月11日,第十七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以下簡稱光博會)在武漢光谷開幕,近300家展商展示了自主創新產品和技術,150個專業買家團現場對接。
當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谷)與多家業內知名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據組委會介紹,合作內容涉及集成電路、顯示面板、智能制造等多個細分領域,簽約金額總計過百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中了解到,多家光電企業已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疫后加大了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正在拓展5G商用、芯片國產化、智能制造等新形勢下的發展機遇。
光博會上,銳科激光展示其最新研發的高功率激光器。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主要經濟指標逐月向好,二季度單季打平,三季度單季增長。”對于武漢經濟運行情況,武漢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胡亞波在光博會上表示,“經濟總體態勢強勁,疫后重振風向標作用進一步彰顯” 。
在武漢經濟持續好轉的同時,東湖高新區的經濟重振也步入了“快車道”,二季度地區生產總值較去年同期增長13.5%。作為武漢光谷的優勢產業,光電子產業表現較為突出。據“武漢發布”消息顯示,上半年,東湖高新區保障長江存儲、華星光電、武漢新芯等一批“停不得”企業,在疫情期間安全有序生產,帶動全區經濟逐步復蘇。
“雖然面對了很大的困難,經營上也有挑戰,但實際上已經基本挺過來了,公司整體業績還是穩中有升的。”中國信科集團展位相關負責人雷達告訴記者,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公司國際業務受到了一些沖擊,但是也保證了國際用戶已有訂單的交付,還有新客戶的拓展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總體來講屬于穩中有增;國內市場則保證了運營商的需求,無論從訂單交付,還是從開發環節來看,整體保持了原有的增長速度。
目前,中國信科集團正聚焦新基建,挖掘更廣泛的物聯網應用,其智慧光網已在政務、金融、電力、交通等領域進入商用。
在本次光博會上,激光制造產業是較為凸顯的熱點,一大批自主研發的新型激光器產品亮相,展會還新增了第一屆激光產業大會,從產業鏈集群角度來探討激光產業的發展。
作為上市兩年的本土激光公司,銳科激光也在展會上展示了高功率激光器新品、激光清洗專用激光器等。銳科激光展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萬瓦激光器銷量已經超過500臺,現在已經恢復正常經營水平,三季度業績相比疫情前期要好一些。
中國信科的智慧光網已在多個場景商用。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面對后疫情時代的局勢變化,光電子行業該如何重啟市場和尋找新的增長點?這也是本次光博會探討的重要方向。據組委會介紹,以光在汽車工業、消費電子、存儲器芯片等行業的應用為主線,邀請了行業下游150個專業買家團參觀,預計交易效果將大幅超越往屆。
事實上,光電子企業也在挖掘疫情之后的新機遇。雷達認為,受到疫情影響,人們對網絡教育、網絡安全、網絡會議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了,市場需求也更大了。這可以為光通信行業煥發一些活力,比如遠程會議、遠程辦公的應用。
據其介紹,疫情之后,中國信科集團加大了家庭網絡覆蓋相關產品的研發,改變了原來主要做ToB的做法,推出家庭智能組網方面的系列產品,面向消費者做了一些toC的產品,希望能夠將電信級的設備應用到家庭用戶中,這樣的新技術能夠連接智慧家電,使得家庭網絡更加智能化、可視化,提升家庭網絡體驗效果。
而銳科激光在展會上重點推介2萬瓦高功率激光器,較原有的1萬瓦激光器提高了切割效率。上述負責人表示,疫后很多客戶想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資金周轉速度,所以需要更高功率的激光器產品。鑒于有不少客戶就想將低功率激光器換成高功率的,所以市場需求增大了。
該負責人還透露,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武漢激光企業在精密加工、焊接等方面都出了一些高端機型。還有企業慢慢往新能源方向拓展,做一些細分領域的差異化應用,會逐漸形成一些自有優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