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9 17:27:50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11月19日,中通快遞(紐交所代碼:ZTO香港聯交所代號:2057)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數據顯示,中通快遞第三季度營收為66.39億元(約合9.7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2.66億元增長了26.1%。在此之前,華爾街6位分析師平均預期中通快遞該季度營收將達9.50億美元。
其中,中通快遞的快遞核心服務收入為57.80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3.4%,占總收入的87.1%。與此同時,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跨境電子商務需求增加和價格提升所驅動,貨運代理服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增長75.4%,占總收入的7.2%。
盡管收入達市場預期,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利潤方面,該季度中通快遞凈利潤為12.10億元(約合1.7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凈利潤13.08億元下降7.4%。對此,中通快遞方面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下,仍然維持強大的規模和成本優勢。或受此影響,今日中通快遞美股盤后股價下跌超5%。
在業務方面,2020年第三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46.2億件,較2019年第三季度的30.6億件增長51.2%,市占率擴大1.9個百分點至20.8%。對于業務量的增長,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表示,一方面來自于對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專注,不斷擴大產能并提升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則是中通關注到加盟商的利益和需求,以保障整個網絡的穩定。
就在上周,中通快遞業務量今年雙11當天訂單量高達8.2億件,業務量突破7.6億件,與此同時,中通快運貨量突破3.1萬噸。
而對于一直面臨的“單票收入下滑”這一問題,盡管此前從中通所表達的戰略重點來看,可能短期內也無法得到較好解決。但從此次財報的數據看,中通已經盡可能在減小這一下滑趨勢。
記者也注意到,由于競爭和包裹平均重量減輕等因素,快遞單票價格下降18.4%,中通快遞方面表示,這也是在同業中降幅最低的。同時,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表示,規模效應和降本增效繼續緩解價格下降的影響。據其介紹,本季度中通的單票分揀加運輸成本同比下降9.0%,即8分錢,且公司的管理費用占總收入的百分比仍維持在5.6%的低水平。
在此前的財報發布中,中通則已明確今年的重點是加快市場份額增長和擴大領先距離。因此,中通方面也在財報發布后表示,之后還將加大對規模能力建設投資。
顏惠萍表示:“本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4.8億元,增幅為4.4%。我們正加速基礎設施投資以應對持續增長的業務量,本年度累積資本性支出為62億元。加上本季度在香港二次上市募集的資金,中通截至本季度末擁有各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理財存款達227億元。我們將利用資金優勢進一步加大規模能力建設投資,支持網絡合作伙伴與我們共同發展壯大,來構建全球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的能力和優勢。”
此外,對于之前做出的年度指引,中通此次也沒有修改,即預測2020年的全年包裹量將在162-170億件的區間,對應同比增長33.7%-40.3%,預測2020年調整后凈利潤在48-52億元的區間,對應同比下降1.7%-9.3%。
“價格拐點是供需關系決定的,供大于求,價格肯定往下走,我們看到今年行業分化的趨勢已經出來了,從快遞的網絡結構來講,它是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總部轉運能力的支撐以及效率的優勢,還有一個是收派的優勢,所以跟產能關系很大。”賴梅松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中通今年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同時賦能網點的能力建設。
截至美東時間11月18日收盤,中通快遞股價報收32.59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48%,總市值為278.74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